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题(十二)

来源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g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题部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窈陷(yǎo) 谛听(dì) 间不容发(fā)
  B. 坍圮(pǐ) 框架(kuàng) 百舸争流(kě)
  C. 黏合(nián) 绮丽(qǐ) 沁人脾胃(qìn)
  D. 筵席(yán) 似乎(shì) 丢三落四(là)
  2.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传统的政府网络,现在不少人更习惯官微、公众号、客户端等新媒体。
  B. 格斯拉兄弟将自己的店房开设在一条横街上,这条横街座落在伦敦市的西区。
  C. 面对汹涌的共享单车浪潮,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都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
  D. 地坛离我家很近。我认为这是缘份。它经历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就获得了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观众盛赞老戏骨表演出神入化。
  B. 移风易俗,讲究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不良习惯的形成与地方传统和民众心理息息相關。
  C. 领导干部当为“两学一做”的参与者、践行者、示范者,才能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见贤思齐。
  D. 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热情待客,让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的校友感到蓬荜生辉。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相较于政府部门对于政务公开的积极态度,社会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也日益提高。
  B.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散布、编造虚假食品安全信息。
  C. 我国接入互联网以来,网络应用不断完善,党和政府发展网信事业的路径日渐明晰。
  D. 政府部门不能直接干预市场,但加大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却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公共服务。
  5.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自钟嵘推陶渊明为“隐逸诗人之宗”,一般人都着重渊明的隐逸一方面;值颜真卿作诗表白渊明眷恋晋室的心迹以后,一般人又看重渊明的忠贞一方面。渊明是隐士, ,像《红楼梦》里妙玉性格的那种隐士;渊明是忠臣,却也不是他自己所敬仰的荆轲、张良那样的忠臣。渊明还有极实际极平常的一方面, ,保持着一个平常人的家常便饭的风格。
  A. 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 他处处都最近人情
  B. 他处处都最近人情 他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
  C. 他处处都最近人情 却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
  D. 他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孤高自赏、不食人间烟火气 他处处都最近人情
  6. 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C.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 下面这句古诗所描述的我国传统节令是( )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A. 重阳 B. 七夕 C. 中秋 D. 元宵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B. 左右欲刃相如
  C. 买无人之头而函之 D. 常以身翼蔽沛公
  9.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刚出生时跟别人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B. 焉用亡郑以陪邻?——(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C.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览。
  D. 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凡这个州有奇异形态的山水,都被我游览过了。
  10. 下列对李煜《虞美人》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 “小樓昨夜又东风”,一个“又”字,既点明词人夜不能寐,也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引起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B. “朱颜”一词既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同时又象征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朱颜改”暗含着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
  C. 前六句,词人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通过反复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恨之情。
  D. 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抒胸臆,词人把抽象的愁绪形象化,写出了愁绪的浓重繁多和连绵不绝的特点,故国之痛更显深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题。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下:下面
  B.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乃:竟然
  C.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益:更加
  D.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
  12. 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出人也远矣
  B. 其皆出于此乎
  C. 吾未见其明也
  D.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3. 下列对选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从三方面作对比论述,有力批判了不重師道的错误态度和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B. “小学而大遗”一句中,“小”指的是“句读之不知”,“大”指的是“惑之不解”。
  C. 文中几个感叹句,语气相同,均有加强感染力的作用,但感情一层比一层强烈。
  D. 作者慨叹现在的一般人,既不能“无惑”,又“耻学于师”,所以变得越来越愚蠢。
  14. 下列对《逍遥游》选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歲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A. 庄子认为,朝菌、蟪蛄与冥灵、大椿,彭祖与众人,客观上有着大小之分,但因为有所依赖,都没有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
  B. 大鹏形体硕大却能展翅南飞,斥■娇小却只能腾跃数仞,庄子由此证明“小知”不及“大知”,从而肯定“大”之逍遥。
  C. 第二段,内容与课文前文有明显重复之处。庄子有意通过“重言”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
  D. 本文在写法上,意随笔至随文挥洒,不拘一格变幻无穷;尤其是寓言故事的使用,使文章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富有传奇色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一首有力的诗,不论它是单纯的或复杂的,其本身的结构总是引入空间和时间两个向量。时间和空间在诗中往往相呼应、相参与、相碰撞、相转换,使诗的内部运动和外表宁静之间产生着张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希腊当代诗人埃列蒂斯在《断章》里有两句诗:
  时间是飞鸟掠过的影子
  它的形象中圆睁着我的双眼
  岁月似流,化成双眼圆睁。这幅叠加的画面,对时间提出空间形象(双眼),又对空间提出时间形象(影子),并在一个感觉的想象里互相替代和转换,从而创造了意象——对时间流逝的无穷叹息。
  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其实也不是纯时间性的。如同一辆在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汽车,它给我们造成的经验是在空间里运动一样,光阴荏苒不过是抽象的时间,它是在事物的位移亦即空间运动中体现出来。而在空间居据的任何一件不动的物体,实际上也不是不具备动的力量,只是意味着各种力量所达到的暂时平衡;一旦被看作平衡的失去,例如同一座电子时钟,且不说它挂在墙壁上 “静止不动”本身要随着地球的自转而移动,假若登山队员把它从地面移至珠穆朗玛峰顶,时钟每秒也要由相对效应而走快一万亿分之一秒,显示出变化的时间因素。
  按照一般的见解,不妨把空间居据的东西称为“事物”,把时间状态上发生变化的称为“事件”。“事物”是能量的聚集,力的式样;“事件”是衡量变化的尺子,速度的象征。我们可以称火车为一件“事物”,而称一辆火车的到来为一个“事件”;称一件“静止”的雕塑为“事物”,而一场音乐舞蹈的演出为“事件”;在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鸣”和“上”的过程可称作“事件”,而“黄鹂”“白鹭”“翠柳”和“青天”又称之为“事物”。不过,相对于有序的动的“事件”来说,上列的“事物”,作为我们的视觉对象,往往也因位移而成为另一个“运动的事件”,也就是另一方式的时间推移。
  (选自杨匡汉《缪斯的空间》)
  15. 下列说法不符合选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时间和空间在诗中往往相呼应、相参与、相碰撞、相转换,由此产生了诗的内部运动和外表宁静之间的张力。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不是纯时间性的,因为时间的流逝往往通过事物的位移亦即空间运动体现出来。
  C. 文中所引希腊诗人埃列蒂斯《断章》里的两句诗构成了一幅“飞鸟的影子”和“圆睁的双眼”叠加的画面。
  D. 一般把空间居据的东西称为“事物”,把时间状态上发生变化的称之为“事件”。“事物”是静止的,而“事件”是运动的。
  16. 依据选文观点,下列诗句与“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所体现的时空关系不同的一项是( )
  A.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B.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非选择题部分
  二、 填空题 (本大题3分)
  17. 根据语境,填写名句。(每小题1分,共3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 ▲ , ▲ 。”
  (2) 李白的《蜀道难》中用“ ▲ , ▲ ”两句写出了蜀道的山之高、水之曲。   (3) 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 ▲ ”一言印证了这句话。
  (4) 苏轼的《赤壁赋》中“ ▲ , ▲ ”表达了“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无尽感慨。
  三、 简答题 (本大题共2小题,第18题4分,第19题5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甲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見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乙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均节选自曹雪芹《林黛玉进贾府》)
  18. 甲、乙两段文字分别写的是什么人(姓名)?两人是什么亲戚关系?
  (1) 甲段文字写的是 ,乙段文字写的是 。
  (2) 两人亲戚关系是: 。
  19. 作者主要用什么方法写两人出场?请根据语段,简要概括两人的特点。
  四、 写作题 (本大题40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礼记》
  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清·郑板桥
  “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鲁迅《祝福》
  对上面的三句话,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要求】 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600字。
其他文献
因为一则宣传片而深陷“抄袭”旋涡,在110周年校庆之际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被民众“吐槽”为“复制大学”“复印大学”,这应该是复旦大学的管理者万万没想到的。  法学家理查德·波斯纳说过:“持续发展的数字技术可能很快就会使他们无所遁形。”网络时代,一切侥幸都无处藏身,复旦大学宣传片抄袭事件便印证了这一点。  2015年5月27日,在110周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复旦大学通过网络发布了最新的宣传片《To
声音无处不在,即使身处幽静无人的树林,你也能听到极轻微的声响。但假设真有一个所谓“绝对安静”的环境,是否真的听不到任何声音了呢?  美国奥菲尔德实验室的无回音室,是吉尼斯官方认证的世上最安静之地,声音大小为-9 dBA。dBA是一种反映人耳对空气中声音大小的感受的单位,比常见的dB(分贝)更精准。0 dBA被认为是人类能听到的声音的最小值,3英尺(约0.91米)外的窃窃私语声大小约为30 dBA。
一百年多年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的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思想和政策,曾在一个时期促进了其经济繁荣和发展,后来普遍发生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便采取了凯恩斯学派的政府干预之经济思想和政策,该经济政策虽在一个时期促进了其經济稳定和发展,但后来出现了经济滞胀,于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又采取了减少政府干预的新自由主义之经济思想和政策,后来也产生了新的问题,仍难于摆脱新的困局。西方市场经济到底向
It is a familiar complaint from those of a certain age: today’s pop music is louder and all the songs sound the same. It turns out they are right.  Spanish researchers carried out a computer analysis
越是沉溺于空虚的物质世界,越是难以得到充实的精神生活;越是著眼于浮华的得失,越是难以成长出成熟的内心。无论是吴敬梓刻画的为了熄灭蜡烛而苟延残喘的严监生,还是巴尔扎克笔下为了吞噬财产而孤独一生的葛朗台,他们无不告诉我们,过分执着于金钱物质是荒谬可笑的,回归自我,注重精神世界的成长才是可贵的。  断舍离,不仅是对浮躁的物质世界的反思,更是对真实内心的追求。它是我们心灵的返璞归真,是物质世界快速发展之后
《论语》阅读题是浙江省高考语文卷的一大特色。按照常理,已经连续两年出现的《论语》阅读题今年应该会“华丽转身”,2011年高考语文参考卷就已体现了命题的变化。但无论试题如何变化,只要紧紧抓住“一个基点”“两个维度”,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 立足一个基点  “一个基点”指《〈论语〉选读》教材的基本思想。  理解教材选段的基本思想是《论语》阅读题考查的出发点,同学们应非常准确地把握以下思想:为政以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蒙田  智者受理智的指导,常人受经验的指导,而野兽受直觉的指导。  ——西塞罗  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思想是导游者。没有导游者,一切都会停止,目标会丧失,力量也会化为乌有。  ——歌德  对于上述材料蕴含的意思,你有何所思所感或所见所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
从近几年各省市披露的高考作文阅卷样文看,许多满分、高分作文都是以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取胜的。作者在文章中谈古论今,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由于这样的文章文势足、可读性强,在考场上总能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因而成了同学们写作的模仿对象。  对于高中生来说,要在文章中显示个人的文化积淀、文化素养,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引用历史故事、文化名人事例和名言警句等,来论述、
“大家”阅读  互联网时代,读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传播价值的内容,却往往淹没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将最有价值的信息,最有锐度、温度、深度和多维度的思考与表达,最值得阅读的网络优质原创内容,快速呈现给读者,是《世界文化》与腾讯《大家》建立合作的初衷与共同努力的方向。【“大家”阅读】每期将臻选《大家》所汇聚的中文圈知名学者、专栏作家的最新文章,与读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在美国的
在秦朝当公务员,要先接受培训。政府在各郡县都设立了“学室”,推行“壹教”(统一教化)的基本国策,李斯和韩非称之为“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在学室接受教育,需要把户籍改为“弟子籍”,这类似于公务员编制,学习期间可以免除徭役和兵役。  负责教学工作的是经验丰富的司法人员,正式称呼是“令史”。他们开设的课程基本都围绕着律法、政令等方面的知识,不会教授诗、书、礼、乐等专供上层贵族修习的内容。  最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