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出国与就业·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715893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该文首先指出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对于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接着,笔者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选择应遵循灵敏性、可操作性、重要性、系统性原则,并从市场供需状况、就业流向、就业质量、就业环境、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方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文章就构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提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构建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作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毕业生求职就业过程中发挥着资源配置、交换载体、价值评价、信息传递及优胜劣汰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尚不成熟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这给市场主体的行为决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而,探索建立一套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及时监测和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状况,不仅可以为市场行为主体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于国家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真实状况、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做好就业市场的监控管理、维护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是对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总量、结构特征以及就业市场具有规律性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描述、刻画、测量及预测的一系列指标的结合。它对于客观、准确地描述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是制定就业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就业是民生之本,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家为促进大学生就业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和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保持毕业生就业市场稳健运行的规范性文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我们也看到目前所制定的政策措施实际实施效果还不太令人满意,有些政策的出台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缺乏整体性、系统性、科学性和前瞻性。因而,必须尽快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充分利用市场的反馈功能,建立预警机制,减少政策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提高宏观调控科学性和预见性。
  2、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化教育”阶段,但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办学模式的影响,许多高校游离于社会经济和市场发展之外,封闭办学,致使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瞄准社会需求,紧盯市场变化,利用就业市场监测指标的信息反馈功能,及时调整学科结构、专业结构、招生规模和培养目标,寻求教育培养和就业市场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是规范市场行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用人单位、毕业生以及中介机构作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微观行为主体,由于目标函数的不同,其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可能存在有损他人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也不利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通过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充分利用指标的可预见性和敏感性,及时发现和防止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违法行为,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微观主体行为,促进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选择的原则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既具有劳动力市场运行的一般规律,又具有其特殊性。因而,在选取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的过程中,我们既要选取能够反映劳动力市场运行共性特征的指标,又要选取能够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自身发展个性特征的指标,通过两者的有机结合,客观、全面的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状况。具体来说,我们在选取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时,主要应遵循如下原则:
  1、灵敏性原则。由于影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因素众多,市场瞬息万变。因而,要求所选取的指标要非常敏感,要能够及时反映和体现这种变化;反之,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任何细微变化也要能够通过这些指标及时反映出来。灵敏性原则对于确保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信息的实用价值,克服行动迟缓和决策的滞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可操作性原则。考虑到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统计工作的实际状况,选取监测指标时不仅要使得指标能够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运行变化,同时也应尽可能考虑到统计工作的实际,尽量采用易于获取数据的指标,指标数据的来源要确保及时、稳定、可靠,并且解决好同现有统计资料的有效衔接问题,提高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应用的可操作性。
  3、重要性原则。应该说,能够作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的指标很多,指标体系的建立也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但基于成本和效率的原则,我们只能选取其中比较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能够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特征和主要变化趋势的指标来建立指标体系,而对于其他次要的、非主流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我们不予考虑,忽略不计。
  4、系统性原则。作为指标体系中的各指标之间要互相依存,互相补充,逻辑联系要比较强,要能够形成一个相对完备的指标体系。既要有体现就业数量方面的指标,也要有反映就业质量方面的指标;既要有反映就业分布状况的指标,也要有有关就业过程和就业稳定性方面的监测指标。总之,指标的设计要体现系统性原则,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
  
  政府、用人单位、中介机构、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行为主体,它们的行为和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这些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影响因素的发展变化,通过指标及时反映这些因素的变化状况和发展趋势。此外,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还受到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变动趋势、科技进步、劳动力市场供需状况的间接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也要充分反映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
  根据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影响因素作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将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间接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变化的指标。由于毕业生就业市场的间接影响因素众多,我们只能选取其中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指标如GDP增长率、社会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等来反映外部因素可能对毕业生就业市场造成的影响变化;另一类为直接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变化的指标。这类指标种类繁多,根据它们反映就业市场发展变化的不同特征,又可以分为五个方面的指标:
  1、市场供需状况。供需形势分析和评价是影响就业市场主体行为、从而决定市场价格的关键因素,因而对毕业生就业市场供求方面的监测成为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毕业生总数和各专业人数及其增长率,反映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方面的指标主要有岗位需求总数和各行业不同层次岗位需求人数及其增长率,反映市场供需状况是否均衡的指标主要有生需比、就业率、失业率、创业率以及按照专业、性别、地区、高校等分类指标构成。
  2、就业流向。它反映了毕业生的最终去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描述毕业生的就业地位和所处的社会阶层,还能够反映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性别歧视程度和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主要的监测指标有:毕业生总体地区流向、行业流向以及按照性别、省份、高校、专业、生源地划分的毕业生地区流向、行业流向。
  3、就业质量。它主要指大学生所能获得的工作优劣及工作固有的特征满足大学生要求的程度[1]。主要体现为薪酬福利、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社会保障、个人发展、工作满意度等方面。大学生就业质量作为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影响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反映大学生就业质量方面的指标主要有:三个月的平均起薪、年终薪金水平、工作1—2年后平均跳槽率、工作2—3年后平均跳槽率、工作未满1年平均跳槽率[2]、专业对口率[3]、社会保险参保率、劳动合同签约率、参加岗位培训的大学生比率。
  4、就业环境。这里所说的就业环境指的是除了就业供需状况之外的制度环境和就业生态。一个好的就业环境是毕业生就业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它主要由政府出台相关的制度和法规来予以保证并通过相关的职能部门和市场主体来予以维护和实施。衡量就业环境的指标有:违约率、劳动合同签约率、社会保险参保率、恶性事故发生率[4]、就业歧视发生率、国家和省级政府出台相关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文件数量等。
  5、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高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职业生涯规划课、个体咨询等形式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政府职能部门、高校和中介机构通过拓展市场、举办供需见面会、校内专场以及网络招聘等形式为学生提供各种就业信息和就业服务。相对完善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对于毕业生及时转变就业观念、降低就业成本、提高求职面试效率、获取高质量的就业信息具有重要的作用。衡量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方面的指标主要有:毕业生就业专项经费占学生学费的百分比、从事就业指导专职老师人数与学生人数之比、一年开设就业指导课学时数、一年内举办供需见面会或校内专场的次数、发布就业信息的数量、提供的职位数。
  
  四、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若干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建立具有高投入、高难度、高效益等特点,需要从战略高度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各省及高校已经建立的就业率统计体系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但要使监测指标体系真正建立起来、有效运作并实现预期目标,还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就业市场监测信息的网络建设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交流和处理的信息量巨大,目前各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监测的需要,因而,应该尽快取得有关部门的支持,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就业市场监测信息网络。
  2、不同监测主体信息资源的衔接问题。由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育状况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领导的重视程度、制度环境以及人才的供给状况密切相关,具有强烈的地域特征,因而全国和各省的监测状况和水平可能并不相同,这就需要把全国和地区的监测信息结合起来,确保对就业市场分析评价的客观、全面。
  3、统计时间、方法问题。现行的就业率统计主要集中在九月初和十二月上旬,属于对毕业生就业的事后统计。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测不仅要借助于就业率的事后统计数据,而且要加强事前监测和事中统计,实现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全程综合评价。此外,当前的就业统计主要通过层层上报的方式进行,就业监测不仅要借助定期上报的方式,还要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满足就业监测的需要。
  4、就业市场监测的实施步骤。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因而就业市场监测体系的建立不宜搞一刀切,而应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由粗到细,逐步推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建国.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2]沈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评价的理性思考[J].江苏高教,2007年第6期.
  [3]周秀群.高等教育市场环境监测与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9月.
  [4]柯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7年7期.
  [5]张爱民,李春亭.中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体系比较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年第4期.
  
  作者简介:张杰(1976—),男,江苏连云港人,博士研究生,讲师,现供职于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业指导等。
其他文献
为缓解基层法院缺员断层、案多人少的矛盾,解决基层法院人才短缺问题,吉林省今年为基层法院选调245名大学生。   在吉林全省法院工作会议上,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提出,要加强基层法院队伍建设,要做好为基层法院面向社会招录人员和选调大学生工作,今年为基层法院选调大学生245名,并从今年开始,法院新增政法编制全部分配给基层法院,尤其是人才短缺的基层法院,进一步缓解基层法院缺员断层、案多人少的矛盾,
期刊
2月1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将于3月至4月举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促进2010年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   据悉,2010年全省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供需见面会由省教育厅主办,分6个场地举行。分别由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聊城大学、临沂师范学院和德州学院具体承办。  具体时间为,3月25日,山东师范大学(长清);3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曲阜);4月3日,德州学院;4月6日,鲁东大学
期刊
今年宁夏要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力促1.9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  宁夏教育厅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宁夏总共有应届高校毕业生20217人。同时,根据往年规律,今年还将有3000-4000名区外求学的宁夏籍大学生回来找工作,就业压力很大。   据了解,宁夏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包括:鼓励和引导8000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就业;机关事业单位招录公务员和工作人员1000名;安排
期刊
【摘要】以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教育为主导,包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政教育的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了社会主义主流文化,民族高校少数民族文化,外国语学院外国语母语国家文化等多元文化思政教育的特点,分析了我国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在思政教育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关键词】民族高校;外国语学院;思政教育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
期刊
贵阳市人才市场对贵阳2010年1月份的人才供求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企业正逐步走出金融危机影响,营销、服务类人才短缺,而技工、广告企划等专业依然供不应求。   据贵阳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2010年1月,在招聘单位中,民营、个体企业招聘占78%。市场营销、服务、技工、广告企划等专业供不应求;而法律、外语、计算机、行政管理等专业就业竞争激烈,形势不容乐观。   据了解,今年1月份,招聘
期刊
日前从江苏省教育厅了解到,该省2009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表明,各类基层单位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主渠道,中小企业吸纳了超过六成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据了解,截至2009年12月31日,江苏高校毕业生年终总就业率达92.72%,其中协议就业率为68.67%,同比上升3.8个百分点;灵活就业率为16.35%,同比下降6.64个百分点;到基层就业的接近32万人,约占73.2%。2009年江苏各类企业接收
期刊
在国家的政权组织结构中,县级政权位居整个体制的前沿,所履行的职能直接关系到民生的疾苦,社会的稳定,是整个社会大厦的重要基石。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任务,各县区都把县(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体现到具体工作中,精心谋划,狠抓落实,成为提高地方经济实力的有效组成部分。当前,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日趋深化,人们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将关注的视野投
期刊
【摘要】随着“QQ农场”等游戏风靡互联网,“偷菜”活动一时间蹿红网络,大批的网民成了这个虚拟世界里的“菜农”,甚至造成了疯狂的全民偷菜现象。为什么如此简单甚至“弱智”的游戏能吸引这么多人?局外人大呼“看不懂”。本文主要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对大众痴迷网络虚拟游戏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网络;去抑制化;动机;虚拟人际交往    一、今天你偷了没?    “抢车位”、“种菜”、“好友买卖”,已成为时下
期刊
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11万人,比2008年增加52万人,而金融危机下的市场变化对一些地区、行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毕业生数量、所学专业与就业岗位的供需不平衡,使得2009年大部分高校的毕业生签约率低迷。因此,高校卓有成效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就业指导工作现状    虽然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起步较晚,但在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内容、方法、模式上都
期刊
【摘要】从用人单位的高职毕业生素质需求研究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我院高职毕业生时偏好四种类型的学生:一是办事灵活的学生干部;二是身体素质较好;三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四是专业技能过硬(理工科毕业生)。而其中用人单位偏好的三种学生(一、二、三)所具备的素质在教育定义上都属于“非专业性职业素质”的范畴,“非专业性职业素质”主要指的是学生的职业理念、从业道德、创新意识、集体协作与交流能力等。高职院校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