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呼啸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xh12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末回家,我听到重庆七舅姥爷的惊人之举。90岁的老人家,因为家庭财产纠纷,被监控得难以忍受,偷偷联络湖南的亲人,抛家舍业,避开监视的耳目,像地下工作者一样,千里奔波,只为求得一份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老妈对亲舅舅的感情非同一般,想起他的未来生活就忧心忡忡,寝食不安。我觉得七舅姥爷的离家出走,很像俄罗斯文豪托尔斯泰。说起来,七舅姥爷的一生,简直就是一出传奇。小时候是大户人家的富贵少爷;上世纪四十年代在南京上士官学校,一腔热血要从军报国,结果备受打击;文革时颠沛流离,见证了中国最野蛮残酷的武斗;后来在师范院校当英语老师,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可惜老年丧妻丧子后,再婚没过上几年好日子,女家的亲戚为财产闹个不休,最后害得他差不多裸身出走。
  古人云,人生七十古来稀,九十的七舅姥爷得说是上寿了吧,被限制出门,被限制与远方的亲人打电话、通信,得凝聚多大的勇气离开奋斗一生的家园呢?幸好,他还有亲人帮助料理生活。可是,有多少老人谁也指望不上,流离失所、凄惨度日呢?他们走过了所有的苦难,如今,却跟不上这个时代了。
  中国1999年就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人口的增长量和增长速度是很惊人的。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超过2亿,占总人口的14.9%,明显高于10%的联合国传统老龄社会标准。未来20年中国将进入老龄化高峰。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每年100万人的速度递增,去年已达到2300万人。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继续增加,从2012年的3600万人增长到2013年的3750万人。
  这个时代那么匆忙,金钱成了强大的衡量标准,也成为很多人生活中一条最基本的线索。我们正在失去一些最朴素、最宝贵的东西,包括传统的道德与亲情。在生存的节奏和压力里,有人为了事业而忽略了父母,有些人甚至坚信,在挣到足够的钱之前,自己根本“没脸回家”,去陪陪自己的父母。
  千万不要把对这个重大问题的思考停留在谴责混沌、恶俗、功利的社会,而是要拷问我们的灵魂到底怎么啦?
  我们不得不直视强大而令人无奈的力量:衰老和死亡。一家老人院院墙上那句红色油漆写的标语总被一次又一次引用:“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
其他文献
丁老师:你好!  我真不喜欢退休,一个人无所事事,日子过得好没意思。我丈夫几年前心梗去世了,唯一的儿子也去国外工作了,只能和他网上视频。因为没有人说话,我常常一整天都开着电视,造些响动;因为没有安全感,我会放一双男人的拖鞋在门外,给自己壮胆。  尤其是过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对曾经的家的回忆点点滴滴,如此真切。我害怕过节,一个人对着一个碗、一双筷子、一个水杯、一盏灯,默默地对自己说:节日快乐!然后落
我当时正处于两个工作之间的空档期,不知道多久才能找到工作,就在外语学院附近租了个一室一厅的老式楼房住着,有时候上自习到晚上才回家。  那天我9点半才回家,夏天学校附近还是很热闹的,人来人往的,所以也没想到会有危险。我独自上了位于二楼的家里,就在我关上门连一秒钟都不到的时候,有人拉了一下门。  我开始还以为是走廊的风吹的门动了一下。但是立刻就有人气势强大地使劲拍门:“开门!快开门!开门!”  我清楚
一  经常有人说我心不在焉,一半魂不在身上,而家人又總说我的心长不大。现在回想起来,可能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我父亲就经常神思飘浮,在“做人难啊”的感慨之余流露出更真切的童心。  过去我问父母自己是什么时候生的,母亲说是白天,父亲说是晚上,两人相争,最后父亲得胜,因为他形容得真切,那天好看啊,一轮月亮又圆又大,所以给你起这个名字。父亲去世后我发现了他一本小手册,上面清清楚楚写着我白天出生的时间,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