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x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分布特征和易发因素相关性分析,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病因机理和危险因素。方法选取社区50~69岁绝经1年以上妇女,以问卷调查,结合DXA测量BMD值,以及血清1α,25(OH)2D3等骨代谢指标测定,分析与骨丢失的相关性。结果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随增龄和绝经年限的延长而上升,绝经年龄早、生育胎数多、哺乳时间长是低骨量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使用雌激素、长期饮用牛奶、维持一定体重对骨量值有保护作用。此外,绝经后OP妇女的血清1α,25(OH)2D3和25(OH)D3含量均明显低于非OP妇女
其他文献
1名65岁女性因为脊柱反复发生骨折,2年内先后4次共8个椎体接受了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专科就医被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经相应治疗病情缓解。本病例提示,在骨质疏松症的诊疗过程
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中运用的最多,也是被批判最多的教学方法。在批判传统教学方法的背景下,现代教学方法被重视,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方法在高校税法教学中运用的比较广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老年人常见病,其发病率为常见病的第7位[1]。骨质疏松症不仅严重威胁老年人群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经济负担[2-3]。中国一
石灰土、二灰碎石(石灰、粉煤灰、碎石)是目前路基填筑工程中常采用的稳定土形式,其成型的密实度是衡量填筑质量的标准.一般公路及水利工程中压实度要求达到90%以上,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