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暗物质粒子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11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且看宇宙是如何展示其“暗面”的: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在一个800千米深的被废弃的铁矿里,一个超低温的晶体探测器捕捉到一个微弱的热脉冲,说明有某些重粒子撞击到了晶体原子。而其他仪器却一无所获,说明入侵者正是尚未被我们所认识的物质粒子。明尼苏达的这一事件是近几个月来的所有同类事件的其中之一。研究人员认为,要么是未知粒子撞击晶体产生频率激增,要么是普通粒子穿越了探测器。要是证明确有未知粒子穿越,那么,宇宙间的这些比可见物质重得多的暗物质即将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相同的实验将在2000年夏季展开。某地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支研究小组正打算在明尼苏达索丹矿进行名为超低温暗物质探测的计划。同样的计划将在意大利某山下的格兰·塞索实验室,在英格兰深达1000米的波尔贝盐矿或其他地下实验室内展开,目的在于避开放射性物质及宇宙射线的干扰。研究人员将采用更大更复杂的探测仪器捕捉交斥在星系及不断透过我们地球的暗物质粒子。
  不久前,意大利某实验室的研究小组报告说,他们的探测器捕捉到了一种非同寻常的信号,科学家们曾认为,捕获行动即将大功告成。但经过仔细分析,成功的可能性被排除了。但研究人员仍然信心十足,期待着成功的真正来临。芝加哥大学的宇宙学家米切尔·特纳说:“成功地捕获随时都可能发生。”
  一旦暗物质粒子成功地被捕获,宇宙暗面的大门即将开启。天文学家认为,在望远镜里所见到的星球、 星系及发光气体仅仅是宇宙弥散的轮廓, 换言之, 这只是宇宙的表象, 宇宙的真正内涵还深藏不露。
  无法在加速器里产生的暗物质粒子,组成了宇宙绝大部分质量。而在过去的两年中,科学家们认可了第二类暗物质的候选对象,那就是一种暗能量粒子,作用就如同宇宙的发酵剂,促使宇宙——也可以说是暗物质——快速膨胀。
  这是一幅怪异的,不可捉摸的景象,使得我们所熟知的明亮的宇宙将还原到它的原态。面对证据,绝大部分天文学家都无可争辩。数十年前,他们早就注意到,就如同人类所在的那些网状的星系旋转得如此之快,除非有超量的物质提供超量的重力牵制,否则,它们将飞到它们的原有轨道。最好的计算结果表明,宇宙间不可见物质比可见物质至少重100倍。
  对巨大星系群的研究,提供了相同的证据。正是交斥在星系之间及宇宙空间最致密的不可见物质,牵制了星系群不致飞离它们的原有轨道。这种附加的超量物质也正解释了为何星系群具有强大的引力场,致使远距离的物体所发出的光线能产生折射现象。
  多年以来,天文学家认为,在星系内的超强引力,至少来自于褐矮星甚至能够被恒星照亮的行星等某些普通物质的尚未被人类发现的层面。但是,天文学家又把目光转向了外星系的星球,企望在它们出现的一瞬,能够找到所谓的“超致密光晕体”的踪迹,遗憾的是,该研究并未真正揭开暗物质之谜。20世纪90年代后期,“超致密光晕体”的研究逐渐销声匿迹。
  暗物质之谜在理论物理学家的心目中久久不能拂去。据理论推测,所谓的暗物质至少有两个候选者,其一为轴子,其重量仅为电子的十亿分之一;另一个为弱相互作用巨粒子——大爆炸的残留物质,重量与金属原子相当。轴子和弱相互作用巨粒子在穿越星系暗物质云时,能随意穿透地球,作用在普通物质上的力对它们毫无影响。
  要捕捉暗物质粒子,首先要解决一个难题。探测某个粒子,即意味着必须促使该粒子在探测器里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而这正是暗物质粒子所不具备的物性。以弱相互作用巨粒子为例,每一秒时间内都有数千个这样的粒子透过人体的每寸肌肤而对人体不造成任何伤害。
  因此,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工作的宇宙学家诺基·科尔勃就曾说过,想像一个暗物质的候选者比找到它容易得多。
  全球的研究小组一致希望,解决方法在于设计一台分辨率极高的探测器,从无数个信号源中甄别出某个暗物质粒子,并且不受放射性物质及宇宙射线的污染。超低温暗物质探测小组,也正着手用锗及硅制作一个冰球大小的探测盘,将其温度降到绝对零度,然后在其外表包一层探测传感器,用以捕捉弱相互作用巨粒子。这样,就可将探测器的灵敏度提高1000倍。罗马大学的暗物质研究小组,正着手制作一个重达100千克的碘化钠探测器,其直径要比原有探测器大1倍。碘化钠制作的探测仪,当有粒子穿越时,就会发出微弱的光信号。
  至2002年,意大利的格兰·塞索实验室将制作一个超低温晶体探测器,从而开始名为“克莱斯特”的实验计划;一个用液态氙捕捉弱相互作用巨粒子的名为“齐帕琳”的探测研究计划,将主要在英国的波尔贝盐矿内展开。探测研究的目的只有一个,即全力捕获弱相互作用巨粒子及轴子——这两个暗物质粒子的候选者。
  在积极行动的背后还存有一些不安,因为就算捕获了某个暗物质粒子,离彻底揭开暗物质之谜还有一段距离。暗物质始终是宇宙学上一个耗时耗力的难题,就如华盛顿大学的天文学家克雷格·霍甘所言,暗物质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怪异的话题。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书案上摊开的是时波先生的书稿《域外UFO散记》,作为这部文稿的责任编辑,我深深地被这部书稿吸引住了,大有恨不得一口气读完它之感。  时波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末旅居法国,至今不觉已十多年了。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他一直没有停止对UFO的研究,著述不断。这部书稿是时波十年中所见所闻的随笔,其中有这十年间世界各地离奇的UFO案,有他采访世界各国有名望的UFO学者的过程和谈话记录,有不同流派、不同立场的U
期刊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地球上的海洋中也有无底洞,说来有趣。  印度洋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北纬5°13′,东经69°27′,半径约5.6千米。印度洋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方向相反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顺时针流动,冬季则刚好相反。无底洞又称“死海”或“黑洞”,其海域不受洋流变化的影响,几乎呈无洋流的静止状态。1992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器的澳大利
期刊
目 击 概 况    1999年12月9日下午16时35分~17时5分,在上海市西部天空中又出现了不明飞行物,因为是白天当时目击者人数很多。我与我的同事们也亲眼目睹了这个不明飞行物,他们都是飞机设计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有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等近百人。此后随着电视、报纸的大量报道,更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各种猜测和推想应运而生。经过调查,我将收集的资料归纳如下:  目击时间: 1999年12月
期刊
UFO的来源报告    根据MJ-12中的调查报告,坠落于美国罗斯韦尔的UFO残骸是外星人的近距离侦察机。不过,身为MJ-12秘密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特瓦尼可将军和相布博士所关心的问题是,这个飞行物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  显然,它不是我们地球上的,这一点已经成为了科学家们的共识。那么,究竟它是来自于哪里呢?科学家们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分析,有的人认为它来自于距离我们地球不远的火星,因为据1976年美国
期刊
不存在的“飞机”    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披露了一条令科学家啼笑皆非的消息:芝加哥国际机场附近空域发现“幽灵”飞机!  没有人知道这些“幽灵”飞机到底是什么玩意。调查报告说,不知是什么原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飞机或者在很远地方飞行的飞机的雷达图像,会突然出现在奥哈尔机场的雷达屏幕上。有好几次,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不得不命令正常起降的航班做突然且危险的规避动作,以避免与“飞机”相撞。但事后查明,那架“飞
期刊
宇宙是始于一次“大爆炸”吗?若如此,这一爆炸是什么样子?它是均匀地膨胀还是脉动性地进行?星系是如何聚集成形的?这些都是天文界有待解决的最基本问题。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射出一颗天文卫星——“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对太空进行观测,寻找并记录原始大爆炸所留下的遗迹。  COBE绘出宇宙的微波背景和红外背景。微波背景辐射被认为是原始大爆炸的残迹,它来自空间的各个方向,几乎是均匀的,
期刊
1997年8月1日晚,内蒙古电视台“地方新闻”栏目以《呼市一居民偶然拍下天上奇观》为题,播出了一段“7月30日晚21时~23时,呼市东南角天空阴云间出现一椭圆形绿色发光体,呼铁局职工孙毅用自家的摄像机录下了这一天上奇观……”的简短新闻。节目中记者采访了目击者苏景云,并请内蒙古气象局的宫德吉总工程师就这一天上奇观做了分析和解释,结论为,这是一个有待于相关学科专家学者破解的谜。  我当时得知这一消息后
期刊
我们常常把时间比做一条笔直的长河,在这条长河里,我们只有两个方向——过去和未来。留给鱼儿的疑惑是:时间是否还有其他方向?在我们的时间直线以外,是否存在着垂直的时间矢量?那样的时间矢量是否会像我们的时间长河一样源远流长,没有始点,没有终限?对超光速现象的研究大约可以追溯到193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麦考尔曾指出:“当一个粒子穿行一个障碍时,它好像瞬间就穿过去了。”到今天,超光速的实验对象已不再仅仅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