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词的动态与静态意义及其语法特征

来源 :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a2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种语法现象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全新的理解,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是英语语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本文从动词的动态意义与静态意义角度入手,以独特的视角全面分析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的意义、语法特征及其实际用法,旨在为英语动词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动词;动态;静态;英语语法
  
  一、动词的动态与静态意义
  
  英语动词根据其语义特征,可分为动态动词(dynamic verb)和静态动词(stative verb)。确切地说,实义动词的意义有动态与静态之分。一种语法现象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会有全新的理解,从而扩大我们的视野。因此,正确地理解动词的动态和静态意义,熟悉其语法特征,对学好用好英语动词,准确理解英文原意,是非常重要的。
  动态动词表示事件的发生、心理活动和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时的动态意义,即表示一种运动状态。动态动词既可用于进行体,也可用于非进行体。动态动词大体分为三类:
  a)持续性动词(durative verb):drink,eat,read,write,walk,run,play,talk,fly,watch等。
  b)瞬间动词(momentary verb):leave,go,come,see,arise,break,open,meet,close,join,jump,admit,discover等。
  c)状态转换动词(transition verb):become,turn,grow,change,come,go等。
  请看一组例子:
  (1)He is writing a letter to his friend.
  (2)He closed the windows.
  (3)The leaves on the tress are turning green.
  (4)He changed his mind.
  通过例2和例3、例4的语义比较可以看出,瞬间动词与状态转换动词的区别是:前者一般没有结果意义,可以在短期内反复重复发生;后者有结果意义,一般不可以在短期内重复发生。此外,通过上述动态动词及其实例分析还可以得出结论,动态动词总体在表示一种运动状态,且绝大多数动词是动态动词。另一方面,动态动词既可用于进行体,也可用于非进行体。
  静态动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状态、相互关系、心理活动的结果状态、情感或情绪状态、感觉状态以及身体姿态。简言之,静态动词表示一种相对静止的动词,且常用于非进行体,即一般时态,同时可以将其细化归纳为以下数种类别:
  (1)表示存在状态:be,exist,seem,appear,sound,look,taste,smell,come from,differ from,matter等。
  (2)表示相互关系:contain,have,own,possess,hold,contain,include,exclude,belong to,lack,con—cern,constitute,consist of,stand for,involve等。
  (3)表示心理活动结果状态:think,believe,know,agree,assume,consider,disagree,disbelieve,suppose,realize,suspect,wonder等。
  (4)表示情感情绪状态:admire,adore,believein,care about,detest,dislike,doubt,envy,fear,hate,like,love,regret,respect,trust,value等。
  (5)表示欲望愿望:desire,hope,need,prefer,require,want,wish等。
  (6)表示身体感觉状态:ache,itch,tingle,hurt,feel,see,taste,smell,hear等。
  (7)表示姿态:lie,sit,stand等。
  请看一组例子:
  (1)The old customs still exist in rural areas.(exist表示存在状态)
  (2)The report consists of five parts.(consist of表示相互关系)
  (3)The police suspect her of murder.(suspect表示心理活动结果状态)
  (4)The little girl saw a black dog beside thedoor.(see表示身体感觉状态)
  (5)He hates being pushed around.(hate表示情感情绪状态)
  通过上述对静态动词的分类和例句分析可以发现,静态动词的语义特征是:状态的存在是不结束的或其结束是不可预料的,表示某时刻或时段存在着的,不可预料其结束的状态。因此,静态动词也被称为非结束性动词(non-conclusive verb)。静态动词只占英语动词的一小部分,因此,掌握了上述语义特征,即可推知某动词或动词的某个意义是否为静态动词或静态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动态动词与静态动词的划分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同一个动词的某个意义可能是动态的,而另一个意义则可能是静态的。如Heis considering buying a car.一句中的consider是动态动词,而I consider him to be the best.中的consider却是静态动词。又如:The soup tastes deli-cious.表示静态,而He is tasting the soup.又表示动态。此外,有些静态动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被活用为动态动词,失去了静态意义,如I am wondering if youcan help me.
  
  二、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差异
  
  动态动词与静态动词在具体用法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本节将根据其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归纳与探讨。
  
  1、动词体(aspect)的选择
  (1)进行体(progressive aspect)
  进行体有三个基本的意义特征三:1)持续性;2)暂时性;3)不完整性。“持续性”特征表示事件的发生正处于持续过程中,因而它主要适用于持续性动态动词,如He is sleeping.“暂时性”特征意味着动作没有持续性,表示动作在短时间内快速地重复,如Someone is knocking at the door.因而它主要适用于瞬间动态动词。“不完整性”表示尚未结束,事件或动作正在持续之中,即表示一种预计会结束而又尚未结束的情景。从上述第一和第二个意义特征中的 例句便可得知这一点。“预计会结束和尚未结束”是使用进行体的两个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鉴此,进行体是专为动态动词而设的,因为只有动态动词表示的情景才是预计会结束的。然而,静态动词以及动态动词表静态意义时,情景的结束是不可预料的,所以一般不能用于进行体。正因为如此,静态动词也被称为非进行体动词(non-progressive verb)。
  (2)完成体(perfect aspect)
  动态动词与静态动词都可以用完成体,但意义以及对时间状语的限制有所不同。动态动词表事件时用完成体,其意义为:该事件在说话人所关心的那个时间之前已结束,主语在该时间处于事件结束后的结果状态。换句话说,说话人关心的是事件的结果、影响,而不是事件本身,如:When he got to thestation,the train had left.
  静态动词用完成体,可以表示从过去某个时间持续至说话人所关心的那个时间,具有未结束和不可预料何时结束的性质。在此情况之下,for短语或其它持续时间状语是必不可少的,如:I have knownhim for ten years./He has lived here since 1990./He came back last year.He had been away forfive years.
  
  2、祈使句的使用
  祈使句的交际功能为说话人向听话人发出请求或命令。它涉及说话人的意志和听话人的意愿与服从,且所涉及的动词情景具有典型的主观可控性。由于祈使句具有动态情景特征,因此,绝大多数动态动词可用于肯定或否定的祈使句,如:Come to my house tomorrow.|Listen to me.|Behave yourself./Don’t lie to me.
  静态动词通常表示不受主观控制的状态,故一般不用于祈使句。但是,当静态动词表示的是一种暂时的、主观可控的状态时,已转义为动态动词,则可以用于祈使句。如:Don’t be so stupid./Be quiet.此外,少数静态动词同时具有状态转换的动态意义并具有主观可控性,因此可用于祈使句。如:Believeme./Don’t believe him.
  
  3、与情态动词连用时的形式及意义
  情态动词有推测性(predictive use)及非推测性(non-predictive use)两种基本用法。关于“推测性”,动态动词和静态动词均可用于这种用法,但在动词形式与时间状语方面需要注意。例如:
  She may/must love you.(对当前状态的推测)
  She may/must be sleeping.(对当前事件的推测)
  She may/will love him in future.(对未来状态的推测)
  She may/will buy a car(next month).(对未来事件的推测)
  从以上两组例句可以看出,表示对当前情景推测时,静态动词用不定式的一般形式,而动态动词则必须用不定式的进行体。表示对未来情景推测时,静态动词必须与表示将来时间的状语连用,否则只能理解为对当前状态的推测,而动态动词则无论是否有时间状语都是对未来事件的推测,除非表示的是习惯意义。
  非推测性用法多涉及说话人或句子主语的主观意志。由于静态动词表示不受主观控制的状态,故一般不用于非推测性用法。例如我们可以这样说:You must come./You may do it this way.但不能这样讲:You must like him./You should lovehim,or he will fire you.
  
  4、过去分词形式极其意义
  动态及物动词的过去分词作非谓语时,具有完成和被动的双重意义,此时,句中某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是分词动作的承受者,且分词的动作在谓语动词时间之前已经结束。如:Built on the top ofthe hill,the fort looks magnificent./When hecame out,he found his bike stolen./When thefilm had finished,he was still excited./He camehome late at night,tired.
  静态动词表示的情景,什么时间结束不可预料,因此,静态动词的过去分词只有被动意义,而没有结束或结果意义。这时,静态动词表示与谓语动词同一时间的状态,通常在句中作定语或状语。如:Sur-rounded by green mountains,the village looks like abeautiful picture./The man wanted by the policefinally killed himself.此外,静态动词的过去分词作表语与静态动词被动语态意义重叠,因此按被动语态分析更好。如:The village is surrounded by greenmountains./The boy is liked by all his neighbors.
  综上所述,英语动词的语法形式与动词的语义尤其是动态及静态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并熟悉这种联系对英语学习是大有裨益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摘要:课外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被关注的问题,可如今中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令人堪忧。如果要使学生形成自觉阅读健康高雅书籍的兴趣,老师主动带头阅读高级文本、开展语文活动,迁移学生的兴趣,并在活动过程中建立起全新的课外阅读价值体系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无意间翻看《中学语文教学通讯》2004年第9期中钱海荣老师的《语文教学中的尴尬及其思考》一文,让我感慨颇多,尤其是其中所转
期刊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要使你的课堂具有感染力,必须充分运用你的语言、动作、神情来诠释课文的内涵,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精髓。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感染力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了大江南北。对于现代教育的“中介人”教师来说,要适应改革的需求,那得从根本上出发,废弃传统的理念与方法,找到能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在课堂教学中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受到熏陶与感染的方法。就语文教师而
期刊
摘要:前概念是学生在学习概念之前,头脑中就已经存在的来自生活经验的对事物现象的重要认识。由于它的不易改变性,对物理概念形成带来巨大影响,所以作为物理教师就有必要对它进行明确的认识,清楚其特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实现有意义的学习。本文针对前概念的形成及特征,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前概念;物理教学;教学策略    儿童第一次睁开眼睛,呈现在他面前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就应当夯实基础,让学生掌握好语言工具,强调对人的教育,以老师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  关键词:人文素养;语文教育;情感熏染    “语文是最基本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标志。因而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而且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进行讨论,着重分析英语词汇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法,探讨提高大学词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大学英语;词汇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分为基础阶段和应用提高阶段。基础阶段中的基本要求是领会式掌握42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2500),较高要求是领会式掌握5500单词(其中复用式掌握3000),同时要求掌握由这些词构成的词组,并具有按照基本构词法识别生词的能力。“领会式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作文批改案作的分析,得出了批改作文几点注意事项。  关键词: 作文评语;教师;学生    〔案例〕    每次批改作文,我都十分认真地给学生写上评语,少至几句话,多至洋洋洒洒写满一页。写的大多是比较笼统的,一般从宏观上去评价一篇文章的优劣,如“本篇谋篇布局精巧,然语言拖沓”,“本篇语言流畅,但脱离了话题”,“本文思路清晰,观点鲜明,若材料更概括一点,那将更好”……次次如此,
期刊
摘 要: 音乐活动是基层武警部队文化活动中最主要的活动内容之一,抓好警校音乐教育,能促进学员全面发展出自己的时代特征,也能促进学员历史文化修养及各种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塑造学员完美人格。  关键词: 音乐教育;发展;警校学员    众所周知,音乐活动是基层武警部队文化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形式最丰富、影响最广泛、参与性最强、活动最经常、最持久。警校是为基层部队输送一线指挥人才的地方,也
期刊
摘 要: 本文中作者根据自身实践谈了对留学生管理工作的认识,指出尊重和包含不同文化的存在是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前提,完善管理制度是留学生管理工作的保障,以情为本是留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  关键词:留学生;高校;管理     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事业、为世界各国培养优秀人才是高校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途径。目前,各高校在国家有关留学生教育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引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大学毕业生就业观自己现状进行解释,指出了大学生主业存在的突出问题,总结了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问题;对象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年年大幅度增长,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也开始出现。据悉,2004年全国共有280万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未就业大学生人数在70万左右(毕业生临时、灵活择业、自主创业或因个人原因暂不就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讲了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解题思路与技巧,并分析了阅读理解能力测试的要求、题型、特征、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与方法。  关键词:阅读理解;高中英语教学    在高中2000级的二年教学中,我大胆尝试了英语阅读理解方面的教学,摸索出了一些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的思路和方法,并用此方法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帮助他们学会获取信息,效果较好。在此,我与同仁们分享,以达到抛砖引玉,进一步提高这方面的教学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