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路径

来源 :思想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rl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前提性承诺是物质生活关怀中的精神扶持,它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培养学生诚信友善、公平正义、家国情怀等心理情感、思想观念、精神品格和行为规范的重要载体.深度剖析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运行过程旨在增强人们的理论自觉和德育自觉;周密构建诚信教育融入资助育人体系的制度结构旨在畅通资助育人的实践路径.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以落实《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为契机,提升高校法治教育的质量与实效是
“唯实观”既是陈云对自己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心得体会进行高度总结和深刻概括的理论成果,也是他对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正反经验进行梳理归纳和科学提炼的思想精髓.
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在高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高校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高质量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教育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概念是对特殊、个别、用经验能证实的"事实"的进一步拓展.拓展主要表现在关涉范围的扩展、相比于理论更加重视行动及其效果两个方面.就前一方面而言,"事实"与个体主义的存在论和方法论相对应,"现实"则与辩证法的社会存在论和方法论相对应.就后一方面而言,作为行动阻碍的既定事实群并不是全部的现实,与实践内在相关的、不断生成创造着的现实才更关键和根本.行动者才有真切现实,旁观者只有既成甚至僵死的现实.由此,观察者-行动者的内在欲望以及意义追求、思想立场就作为两种内在因素介入对社会现实的认知界定.
集体主义精神作为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精神品格,在新时代仍然是指导中华儿女团结奋斗的关键力量.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既离不开正确教育内容的引领,包括彰显集体主义精神的党的奋
近年来,国外教育领域研究者早已将大数据方法用于学生行为分析,以提升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对于国内学生工作者,大数据方法的兴起和推广有助于更加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行为
伟大时代需要英雄人物、伟大事业呼唤英雄精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英雄人物的选树、宣传,营造了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的浓厚氛围.作为中
新形势下,党中央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高校志愿服务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应结合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实现提高精神追求、强化政治觉悟、锤炼品德修
高校在发展大学生党员过程中对党员标准的把握直接影响大学生党员质量.聚焦发展标准与质量,从政治标准、成绩标准、能力标准、日常表现、群众基础等五方面调研了北京地区10所
阿尔都塞对《资本论》的认识论建构呈现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变革的基本形式,事实上展现了《资本论》中的意义论维度,但由于他借助斯宾诺莎哲学理解马克思的文本,从而使得他最终未能成功把握这一变革的基本旨趣.马克思关于经济学研究的"两条道路"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认识论变革的切入点.这一认识论变革的实质是马克思以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理论方式实现了对于历史性现实运动本身的把握,这体现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范畴与其历史性给出方式之间建立起内在联系,并以这种内在联系为根据,从给定的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