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灭私有制”看私有财产的是与非

来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faqiang0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消灭私有制”并不意味着要否定个体的私有财产.事实上,马克思对私有财产问题有深刻的思考:首先,马克思既要求保护所有者的私有财产又反对滥用这种保护;其次,为了防止这种滥用,马克思曾将私有财产视为人与人相异化的表现,并试图用“类本质”的理论来加以克服;最后,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开始,马克思从生产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出发,以所有制的视角来探讨私有财产的成因.这不仅克服了“类本质”学说的局限,也继承了异化理论的思想资源,从而真正找到了私有财产的成因.
其他文献
随着实践观点的确立,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马克思彻底否定了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内在的、无声的”“类”的逻辑路向,确认了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活动出发考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道德不具有独立的存在形态,从而将人的社会历史存在引入对道德本质的反思之中,开启了在物质生产方式中考察道德存在形态的思想进路.以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