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之路充满阳光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h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到远离家乡的城市工作,一年到晚极少回家,美丽的城市建设洒满了他们的辛勤汗水,与此同时,也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逐年攀升,他们的生存状况也成了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加大关注和解决,给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成长环境
  (一)家庭生活方面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外地务工,他们只能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亲戚朋友照管。留守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较大影响。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孩子容易性格孤僻,缺乏自信,有的比较敏感,爱逞凶斗狠;有的自卑内向,胆小怕事;有的集体观念意识淡薄,不喜欢与同学交流;有的与父母感情缺失,关系紧张。
  (二)受教育方面
  由于监护人监护力度不够,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呈现极端化:个别孩子的成绩优秀,表现出众,但多数孩子的成绩偏差。一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觉得亏欠孩子太多,往往在零花钱上尽量补偿孩子,而孩子在花钱使用方面缺乏理性,往往浪费在游戏机和网络游戏上,从而导致孩子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大部分的监护人都是孩子的爷爷、奶奶,他们普遍年龄较大,身体较差,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学习的引导和辅导方面没有太大的帮助。同时,加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留守儿童打架斗殴的现象并不少见。不少留守儿童不大喜欢学习,有的孩子甚至比较讨厌学习。
  (三)个人安全方面
  在农村,对孩子几乎都是“放羊式”的管理,留守儿童更是缺乏监护人的监督和保护。由于大多隔代监护人从事农活,事多而繁忙,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对孩子的安全管理、教育不到位,从而导致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发生,近年来,留守儿童出现的溺水、交通、自杀、触电等事故时有发生。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农村留守儿童意外事故的发生率远高于非留守儿童。
  二、加大关注、高度重视,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作为家长,要在心里装着自己的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他们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无可替代。新生的婴儿对世界是一片空白,他只有对温暖和食物的要求,即是对母亲的依赖。用弗洛伊德的概念来说就是自恋阶段。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孩子,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父母亲就是这种无条件的爱的来源。而孩子懂事后,爱的观念也发生转变: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到“创造爱”。父母是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在5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母亲则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父母亲正确的教导与呵护,才能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立起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同时,还应经常与孩子的班主任联系,了解孩子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帮助孩子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至关重要,这层关系是其他任何措施都无法取代的。
  (二)家庭、社会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
  人是社会的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构建“三结合”教育网络,是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建立家校联系制度,成立家校委员会,家班委员会,通过召开家长会、利用便利的信息平台,有的放矢,对家庭教育给予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做法,拉近家校距离,加深认识,合作探讨,构建良好的家校关系,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同时,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村委会等取得联系,完善联系机制,达成共识,加大合作,深入交流,形成同心协力、齐抓共管的教育氛围,促进孩子更好地健康成长。
  (三)立德树人,教师应多给留守儿童一份关爱
  人的思想品质各有差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品德行为和实际情况,学校教师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立德树人,对待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爱生如爱子,特别对留守儿童,更应倾注多一份关心,多一点呵护。平时,通过多谈谈心、拉拉家常,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的基本情况,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用师爱弥补孩子的父爱母爱的缺失,让孩子更加乐意接近老师、相信老师,把老师当做他们的知心朋友,同时,积极发动班级帮扶小组的作用,多鼓励他们多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或兴趣小组,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得到关心和温暖,从而对学校生活、集体生活更加充满期待和向往、从而更好地、和谐地融入到班级生活中,进而减轻或消除他们父母不在身边带来的种种不安和焦虑的情绪,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建立完善的留守儿童档案
  学生的思想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导者。作为班主任,要用饱满的热情和留守儿童多沟通。沟通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教育的手段。所以,班主任既要从交流中去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多与他们谈心、家访,帮助他们及时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处理他们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又要对本班的留守儿童全面了解,建立并完善好留守儿童档案,以便更好地把握情况,更好地做好留守儿童工作,解决千千万万留守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
  (五)重视思想教育、加强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习惯
  思想教育是教育与实践结合的过程,是孩子认识好与坏、是与非的重要途径。空洞的说教,对小学生来讲收效不大,我们必须根据留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组织开展一些内容鲜活、形式新颖、趣味浓厚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观看重大节日和纪念日的庆典、故事会等活动,寓教于乐,使留守儿童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的影响,同时,通过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影、视频等来进一步强化巩固思想教育的成效。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需要我们同心协力、想方设法、多管齐下、完善制度,用满怀的热情全面去關爱、呵护,让留守儿童的成长之路充满阳光。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新意识是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形成创新人格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以开发学生创造力为核心,让孩子手执钥匙去开启智慧的大门。作为基础课、工具课的小学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目标 前提 基础 关键。  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在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我总结归纳了如下四个方面:  一、形成创新人格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期刊
小学生刚入学就要接触到数学,怎样才能让小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我们就要知道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我觉得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生活服务,脱离了生活的数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好生活的实例,让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知识用来引导同学们进行学习,并把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直这样坚持下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一定会得到较大的提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动力。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挖掘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当今教育教学所肩负的使命。  随着人类社会信息化日益深入,观念也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教育不再是单纯知识的灌输,而是致力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开发人的潜能及创新能力。  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要以幼儿为主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就是幼儿教师要努力提高自
期刊
人才最本质的特点是善于创造。现代教育理念已将培养新一代人的创造品质列为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论证了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要有一支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小学生学习上的创新精神就是创造品格的萌芽。教学实践证明,创新精神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种学习品质,它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去认识人类积累的知识财富,并试图靠自己的努力来增添新的内容。事实上,许多小学生都在“创新”,
期刊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智慧的碰撞,都是一次思想的交流,看到老师们“针锋相对”或是“侃侃而谈”,我都有一种感触,那时的她们,背后都有着闪闪的金光,就如同一块块“金子”。身为教研组的负责人,我希望组内的每位成员都是闪闪发光的,这样我们的教研成效教研效率便能再接再厉再上一层楼。于是,我把自己当做了淘金者一般,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中去挖掘每一个人的金色闪光点。  有这样一类老师,日常巡班都能让你感受到她真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  1.化学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中学化学实验研究活动虽然较受重视也较普遍,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化学实验如何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设计和开展研究型课程中的实验教学活动,如何在实验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怎样使化学实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怎样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世界的能力等等。这些课题的研究在目前我国新课改的大趋势下应该显得更重要一些
期刊
一、转变教学观念,营造创新氛围  课堂上创设宽松、和谐、自主、开放的教学环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迸发创新的火花。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想、大胆地说、积极地问。在教学实践中,本人在完成“了解”、“掌握”、“熟练”这些教学目标的同时,还力求学生在突破教材、突破自我方面有所表现。即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提升,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儿童入园率和幼儿园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条件。在素质教育理念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创新创造教育活动,提升孩子们的创新创造精神已经成为广大幼儿园一线教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基于此,本文将简要概述素质教育理念,并提出培养幼儿创新创造精神的有效策略,旨在增强幼儿创新意识与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公民意识和健全人格的公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德育的战略主题包括坚持全面发展、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厘清德育课程一体化等基本概念,分析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探究德育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具体途径,结合自身德育工作体会和学校实
期刊
创新意识是当今社会不可回或缺的重要理念,社会想要进步,国家想要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在一个规范的社会中,美术常常显露出先锋性和前卫性,不断开启人的新体验和经验,为社会增添无穷的活力。美术课程被公认为是对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课程之一,在新的课程改革当中,创新教育得到了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然成为当代教育者所关心的重要课题。  中国的初中生普遍缺乏创造性,长期的应试教育已经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