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以二斑叶螨为食的尼氏真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植物保护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19、22、25、28、31℃和RH为80%的组合下,以二斑叶螨为食料,测定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各螨态的发育历期,分析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全世代的发育历期在19℃条件下最长(8.96 d),在31℃条件下最短(3.99 d);在19~28℃范围内,各螨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在28~31℃范围内,除卵期外,其他螨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延长,但差异并不显著。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59℃和83.33日·度。分别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拟合温度与发育速率的关系,其中Logistic模型能更好地反映出尼氏真绥螨在高温下发育受到抑制的现象。
  关键词 尼氏真绥螨;温度;发育历期
  中图分类号
  
  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Ehara et Lee)],隶属于植绥螨科(Phytoseiidae),真绥螨属(Eu-seius),其异名为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Ambly-seius)nicholsi Ehara et Lee]。在我国分布较广且是贵州省柑橘、桃、李等果树之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Koch)等害螨的天敌优势种。温度对尼氏真绥螨发育历期的影响前人已有少量研究,但均是以替代食物花粉饲喂的。二斑叶螨是多种果树和蔬菜的主要害螨,为害比较严重,也是尼氏真绥螨的天然食物,而温度对以二斑叶螨为食的尼氏真绥螨的生长发育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二斑叶螨为特定食物时,温度因子对该螨发育历期的影响,以期为二斑叶螨的生物防治和尼氏真绥螨的人工繁殖与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虫源
  尼氏真綏螨于2007年5月采自贵州大学校园内米槁(Cinnamomum migao H.w.Li)上,室内以二斑叶螨为食,饲养多代后作为供试虫源。二斑叶螨采自贵阳花溪附近菜地,用长豇豆[Vigna sesqui-pedalis(L.)Fruwirth]持续饲养供用。
  
  1.2 试验仪器及温度设置
  RXZ系列多段可编程智能人工气候箱(宁波江南仪器厂生产,温度误差为1℃)。试验设置19、22、25、28、31℃共5个处理,相对湿度(RH)80%,光照L∥D=14 h∥10 h。
  
  
  
  1.3 试验方法
  1.3.1 温度对尼氏真绥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水盘法,4 h内产的卵视为同期卵,挑出置于培养皿中保鲜膜上(1粒/皿),每处理10粒。每4 h观察1次,记录各螨态发育历期。当观察有少数活动叶螨时,添加新鲜叶螨,保证有足量的饲料供其生长发育。重复3次。
  1.3.2 尼氏真绥螨各螨态平均发育速率与温度间
  的关系模拟模型
  根据多个温度下尼氏真绥螨各螨态的发育情况,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进行拟合。
  线性日度模型:V(T)=(1/K)×T-C/K;式中,V(T)表示温度为T(℃)时的发育速率;K为有效积温(日·度);C为发育起点温度(℃)。
  Logistic模型:V(T)-K/(1 e)式中V(T)为温度T(℃)时的发育速率;K为最大发育速率;a、b分别为模型参数。
  1.3.3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温度对尼氏真绥螨发育历期的影响
  尼氏真绥螨各螨态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见表1。结果表明,温度对其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经F显著性测验,差异显著(P<0.05)。各螨态在19~28℃范围内,整体上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即在此温度范围内,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关系,经Duncan’s新复极差法检验,差异显著。而在28~31℃范围内,除卵期外,其他螨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延长,表现出与温度呈正相关的关系,说明高温对尼氏真绥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差异不显著。
  
  2.2 温度与尼氏真绥螨各虫态发育速率的关系
  根据表1的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日度方程和逻辑斯蒂曲线方程进行拟合,得到尼氏真绥螨卵、幼螨、第1、第2若螨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模型,其关系式如表2。经拟合度的显著性测定,均显著(P<0.05),各模型的r2均大于0.9,说明两模型都能较好地拟合温度与尼氏真绥螨各螨态发育速率的关系。
  尼氏真绥螨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图1。由图1可以看出,采用线性日度模型虽能较好地描述其发育速率在适宜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的现象,但不能反映出在高温条件下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增加而趋于平缓或缓慢下降的特性。而用Logistic模型进行模拟,则能较好地描述其发育速率在高温范围内的这一特点,其模型的r2也较大,说明Logistic模型能更客观地反映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尼氏真绥螨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
  
  2.3 尼氏真绥螨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根据表1的数据,运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尼氏真绥螨各螨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表3)。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8.59℃和83.33日·度。
  
  3 讨论
  
  昆虫(螨类)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昆虫或螨类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它对于害虫害螨预测预报和益虫的利用有着巨大的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以其田间猎物之一的二斑叶螨为食料,分别采用生态学中的基本模型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曲线模型对尼氏真绥螨卵至成螨各螨态及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后者能更好地反映出温度对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
  研究表明,在19、22、25、28、31℃5个恒温处理下,饲以二斑叶螨,该螨的发育历期分别为8.96、6.09、4.82、4.12、3.99 d,较郅军锐等用蓖麻花粉饲养的发育历期明显缩短,与秦素研等口妇以朱砂叶螨饲养的发育历期差异不大,这可能与叶螨和花粉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同有关。当温度超过28℃,其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趋于平缓。试验证明,在19~31℃范围内,尼氏真绥螨的发育历期明显短于二斑叶螨,约为后者的1/2。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温度对尼氏真绥螨生长发育的影响,除温度外,湿度、光照、饲料种类等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叙述了三光气的性质、制备方法及其在高分子材料、医药、农药等方面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