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积累之我爱家乡

来源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zhuc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一方水土一方人。家乡的丰富特产养育了我,家乡的一草一木陪伴我茁壮成长。亲不亲,家乡人;美不美,家乡水。我爱家乡的山山水水。
  巧用修辞
  我的家乡东北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其中奔跑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精灵,它们身披万点梅花,自由自在地徜徉在广袤的青山碧水之中。(选自《我爱家乡的梅花鹿》)
  引用谜语
  “远看是幅画,近看还是画。是画可是画,画出来变化大。”小朋友们,你们猜出来了吗?谜底就是农民画。农民画是我家乡的一大特色,画作出自农民之手。画风朴实,地域特色鲜明,反映了家乡独具特色的风土民情。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还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市场前景广阔。据说,还远销海内外呢!(选自《我爱家乡的农民画》)
  开门见山
  在我的家乡,无论是平地还是高山,无论是田边还是地头,总能看见它们高大挺拔的身影。它们挺立在家乡的黑土地上,好像是一群威武的哨兵,日日夜夜地守护着家乡。别看它们的样子极其普通,可是它们的用途却是相当大的,在家乡的建设事业中不可或缺,它们就是我家乡的县树——柞树。(选自《我爱家乡的柞树》)
  引用诗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没有艰辛的磨练,没有严冬的洗礼,怎么会有家乡人坚强不屈的人格魅力?怎么会有家乡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追求?而这一切,都源于寒冬的锤炼,我们感谢那零下四十度的严寒,感谢这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我骄傲,我的家乡在东北。我自豪,我是东北人。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冬天。(选自《我爱家乡的冬天》)
  主题升华
  白杨树是朴实的,它对人类要求的极少,给予人类的却很多。它不需要人类浇水施肥,也不需要人类来悉心照料,它只要脚下有一块立足之地,就能顽强地向上生长,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多么像家乡的人民,他们世世代代坚守在这块黑土地上,不怕狂风暴雨,不怕干旱洪涝,不怕天灾人祸。他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回报社会,支援国家建设,多么伟大的家乡人民啊!(选自《我爱家乡的白杨树》)
  直抒胸臆
  多少年来,你一直默默地呵护着家乡的人们。春天,带给人们最美丽的风景;夏天,送给人们最凉爽的浓荫;秋天,你满山黄叶飘飘,献出你珍藏的野果;冬天,你一袭白衣胜雪,依然倾情守望着脚下的城市。多少人徜徉在你的怀抱里,享受生活的安宁;多少人攀登在你的肩头,步履如飞,享受健身的快乐。我爱你,南照山,我心中最美的山。(选自《我爱家乡的南照山》)
  【眉心飞语】
  巧用修辞式开头,首先将家乡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作为背景,然后用比喻的修辞“身披万点梅花的小精灵”来突出家乡的梅花鹿的形象,自然醒目,具有极强的视觉效果;引用谜语式开头,通过一个谜语,使文章开头充满趣味性,同时,折射出浓郁的地域风情;开门见山式开头,围绕家乡柞树高大挺立、数量之多和用途广泛三个方面展开介绍,将柞树真实、立体地呈现出来。
  层层递进
  是的,只有我的家乡,只有家乡的黑土地,才能种出这样优质的玉米;只有家乡朴实的农民,才能种出这样朴实的玉米。而这些玉米和农民一样,世世代代地生长在家乡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选自《我爱家乡的玉米》)
  承上启下
  晴天,这里固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可雨天呢?雨中的杨木水库,又是什么样子呢?烟雾弥漫之中,一切都显得那么缥缈,那么神秘,让你感觉仿佛走进了瑶台仙境,飘飘欲仙。(选自《我爱家乡的杨木水库》)
  顺承过渡
  我拿着糖葫芦走出人群,迫不及待地撕开外面的一层油纸,顿时露出了糖葫芦红彤彤的脸蛋,甜丝丝的香味儿扑鼻而来。我忍不住咬了一口,甜津津的,甜中还带有一丝山楂的酸味,真是令人回味无穷。(选自《我爱家乡的美食》)
  【眉心飞语】
  层层递进式过渡,从家乡的黑土地、玉米到家乡的人,形成层次感,逐次深入,揭示出淳朴的乡情;承上启下式过渡,承接上文晴天时杨木水库的美丽,引出下文雨中杨木水库的别样风采;顺承式过渡,用糖葫芦的色泽、香味和口感,引出下文对家乡美食的热爱之情。
  词汇聚焦
  山清水秀 人杰地灵 物产丰富 钟灵毓秀
  清澈见底 风味独特 远近闻名 驰名中外
  自由自在 风光秀丽 人才辈出 独具特色
  【眉心飞语】
  引用诗句结尾,用一句诗来总结家乡人民在严寒中磨砺出的坚强精神,突出了冬天对于家乡人的特殊意义,赋予了冬天一种别样的情怀;主题升华式结尾,借白杨树的高大形象,自然引出朴实善良、勤劳勇敢的家乡人民,自然合理,有效地拓展了主题的深度和广度;直抒胸臆式结尾,洋洋洒洒地谱写出南照山一年四季的不同风采,并运用拟人的手法,传递出人与自然的真挚淳厚的情感。
其他文献
乐清,江南水乡,榕树随处可见。有榕树的地方必定有水,有水的地方必定有人家。我家门口,靠近河边,就有一棵三层楼高的大榕树。  深褐色的树干长而巨大,表面粗糙,枝干上垂下数以万计的“胡须”。站在树下抬头望,树叶密密麻麻,几乎不留一点缝隙;远看则如一把巨大的绿伞。这是一棵不知道年岁的古榕树,村里最年长的老人,也不知道它的年龄,只知道,他们很小的时候,老榕树已经在这里生长多年了。  以前,“榕树下”是一个
期刊
今天早上,我趴在窗前看着外面。大雨就要来临了。  一开始天黑漆漆的,像被一层黑纱包上了似的,雷公公也敲上了他的大鼓,风吹着小樹,小树在风中摇啊摇。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雨点如豆粒般大小,打在大地上。雨中的汽车开着小灯,滴滴地按着喇叭,小雨点像一个个淘气的小娃娃,学着汽车的喇叭声滴滴答答,像是在开狂欢会;雷公公帮着大雨点伴奏,他们唱着歌,那歌声真动听。闪电哥哥又把“闪光灯”打开了,这狂欢会真热闹啊!
期刊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等工序。  此道工序看似简单,不费太多体力,实则要求手工精细,且不烦不躁,颇耗费时间。至于“磨工”和“洋”字联系起来,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故事。  1917年至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
期刊
【导语】  窗外飘飞细雨,静坐于夜幕的一角,聆听雨珠滴答滴答溅落窗台,轻拾自然的美丽温馨,烟雨朦胧处,邂逅一袭花香!本期的“主题素材”栏目,我们就一起来走近朦胧的细雨吧!  词语盛典  和风细雨 柔风甘雨 斜风细雨 风雨交加 滂沱大雨 雷声轰鸣 细雨如烟 淫雨霏霏 风雨如磐 细雨绵绵 凄风苦雨 风凄雨凉  【佳例一】  雨更大了,房顶上,街道上,溅起一层白蒙蒙的雨雾,宛如缥缈的白纱。这时一阵风猛刮
期刊
人们常用“胸无点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什么知识文化。用“喝墨水”来指上学读书。文化怎么和墨水联系起来的呢?原来,考究起来,这里面还有一段历史。  历史记载,南北朝时的北齐有明文规定,在考试时儒生成绩非常糟糕者,要被罚喝墨水,此举沿袭了几个朝代。虽然罚喝墨水有可能激励了一些考生再作努力。但是,时有發生因罚喝墨水太多使考生生病甚至死亡的事件。到了隋朝,皇上恩典,颁布罚喝墨水减量,《隋书·仪礼志》记载,凡
期刊
我的家乡是湖南。湖南最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就是湘绣。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绣品生动逼真、色彩鲜明,形神兼备,风格豪迈。  有一次,我偶然从书上看到一幅湘绣的图片,名叫《饮虎》。只见图中的老虎尾巴摇得老高,粗犷的黄色皮毛中夹杂着一道道黑色的条纹。它的神态被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两只耳朵高高地豎着,眼神敏锐,警觉地盯着前方,两排牙齿紧咬着,四条腿稳稳地踏在地上,缓缓地走动着
期刊
我,只是清晨的一滴小雨露。  昨夜的一场急雨消去了连日来的炎热,也将眼前的世界洗得格外明净。大雨已停,我作为雨的化身,静躺在一片绿叶之上,静等着黎明的到来。  一声鸟鸣,打破了黎明的寂静,越来越多的鸟儿开始在这片小树林里飞动。一丝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照在我躺着的那片树叶上,我全身顿时暖烘烘的,好舒服。阳光为我披上了一件五彩的外衣,我想远远看来,我肯定像一颗钻石一样熠熠放光。一只小麻雀被这突如其来的
期刊
一次,一艘远洋的大船不幸触礁,沉没在无际的大海里。  七名船员幸存了下来,他们拼死登上了一座不知名的孤岛。在烈日的炙烤下,他们又渴又饿,嗓子好像要着火了。四周都被大海包圍着,只有海水,谁都知道,海水又苦又涩又咸,根本不能用来解渴。  时间一点点流逝,慢慢地,他们终因支撑不住纷纷渴死在孤岛上。  当最后一个船员快要渴死的时候,心想与其这样渴死,不如喝点海水再死,反正都是死。  于是,他跳进海里,尽情
期刊
乔治家非常穷。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  乔治常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家里人干活。他们没有好的干柴用来生火,于是乔治经常从树下捡干树枝当做干柴。  7月晴朗的一天,母亲让乔治去拾柴,乔治欣然答应了。他要去离他们居住的村子很远的树林里才能拾到柴。乔治要在那里待上一整天,这样才能拾到更多的柴。  那天天气真好,乔治干活也很卖力。随着太阳越升越高,乔治感到越来越热,汗水如同断了线的珠子似的不断在
期刊
雨声渐渐地住了,窗帘后隐隐地透进清光来。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  凭窗站了一会儿,微微地觉得凉意侵人。转过身来,忽然眼花缭乱,屋子里别的东西,都隐在光影里;一片幽辉,只浸着墙上画中的安琪儿——这白衣的安琪儿,抱着花儿,扬着翅儿,向着我微微地笑。  “這笑容仿佛在哪儿看见过似的,什么时候,我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