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比修辞手法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shantonga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侯琛关于对比的分析,其指导老师是胡玲。首先介绍了对比修辞的定义及主要特征,接着举例鉴赏,最后总结其审美价值。吴若彤和王诗雨的同题文章,是为贯彻落实贾勇教授“读写一体化”理念而写。贾教授是陕西教育厅评定的省级优秀教材《大学语文》《新编大学语文》等书主编,公开出版《应用文写作》等12部专著和高校教材,曾两度荣获教育部颁发的创新成就奖。
  关键词:王侯琛;吴若彤;王诗雨;胡玲;贾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王侯琛分析对比修辞手法
  对比是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它是把两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形象更鲜明,感受更强烈,往往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主要特征是把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很好地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里将白鹭与白鹤、朱鹭和苍鹭进行了鲜明对比,突出了白鹭颜色与身段的恰到好处,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将白鹭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再如许地山先生的《落花生》中写道:“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看它们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里也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对比,强调了花生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特点,表明了作者对花生精神的赞美,通过对比告诉读者:做人不要只关注外表和形式,内在才是根本。
  综上所述,写作中巧妙运用对比修辞手法,能让人进入一种前所未有的审美意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二、吴若彤(初三学生):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在语文考试中,我们常遇到这样的阅读理解题:“请从修辞角度赏析这句话”;“下列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么什么是修辞手法呢?我们又应该如何答这类题呢?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引用、反问、对偶。而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是:①这句话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②解释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__(内容);④表达了作者__的思想感情。
  上述的答题格式只是干巴巴的“躯壳”,需要我们通过具体分析将“血和肉”填进去。这里以比喻为例进行分析。比喻有明喻和暗喻之分,运用明喻时句中往往有“如”“似”“像”“好像”等字眼;而暗喻则用比喻词“是”(或者没有比喻词)。先看这句话:“窗外的杏花快要开了,而窗内的我却像枯藤般缠绵在病床上。”句中有“像”,显然运用了比喻,这就是答题的第一点;第二点要分析修辞手法的具体运用,即找出本体与喻体:把生病的“我”比做枯藤;第三点是找出本体与喻体的共同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的枯瘦,没有活力,遭受了巨大疾病痛苦的折磨;第四点是作者的情感:表达了“我”痛苦、难受、无奈的思想感情。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暗喻。例如“孩子们有的安静,有的活泼,每个人都是我心头的一朵花。”句中有“是”,分析可知运用了暗喻手法。答题套路和明喻是一样的,只不过需要更努力地寻找本体与喻体间的共同点。分析可知,答案是: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孩子们比作“我”心头的花;写出了孩子们的纯真、可爱、美丽的特点;表达了我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
  三、王诗雨(初三学生):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在语文考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下面这类题目: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文中划线句……对于此类题目,我们要在定性基础上分析其作用。
  (一)定性分析是哪一种修辞手法
  怎样具体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呢?举例如下。
  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分析:像这种诗词,我们必须先翻译它。上面这句的意思是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这是真的吗?湖水怎么能摇撼一座城池呢?像这样与事实大相径庭的,一般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科学家发现植物的语言非常奇特且魅力十足
  分析:在这句话中,我们发现“植物的语言”是个偏正短语。语言是人类所独有的,而作者却在说植物的语言。所以不难看出,这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二)举例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
  每种修辞手法都有一定的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答题时必须联系语境即上下文的意思,这里只就答题要领谈一些个人体会。
  (1)比喻,可分为明喻和暗喻两种。比喻是指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一种事物的手法。它的作用通常是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的某些特征,通过化深为浅、化抽象为具体来吸引读者,增强可读性和艺术感染力。举个简单的例子:母亲对于我来说犹如空气一样不可缺少。这句话把母亲比作空气,人没有了空气难以生存,母亲也是不能没有的,这就说明了母爱的重要性。
  (2)借代,是指借用与所表达事物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本身。借代可用局部代表整体,具体事物代替抽象事物,用某些特征代替人。其作用是使語言表达更加简练、含蓄。如古诗中的矛、盾、戟等有时就代指战争。
  (3)夸张,是指将一个事物的形象、特征、程度等故意放大或缩小。比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使用了夸张手法,目的是突出庐山瀑布之高。
  (4)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种,就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或是把人当作物来描写。例如:毛泽东诗词中的名句“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几声凄厉,几声抽泣。”就运用了比拟手法中的拟物。
  本文荐稿人简况
  关于本文荐稿人的情况,百度“贾勇语文”或“贾勇写作”亦或“贾勇教授”、“陕西贾勇”,即可查到贾老师部分成果,然而署名单位主要是全赢教育、西安外事学院、西安欧亚学院等曾经兼职任教的机构。贾老师人事关系是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考前辅导及教师培训工作。2019年担任《作文素材》编委,所属单位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主持国际合作科研项目“部分学生厌读怕写的原因与对策”受到美国福特基金资助,并在结项时被北京大学和美国马里兰大学评定为优秀课题。
其他文献
摘要:魏晋南北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它承载着中国文化一段灿烂又辉煌的时光。而诞生在其中的《世说新语》可谓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深受魏晋特殊社会时代背景的影响,将魏晋文人的风采气度、思想文化跨越千年展示而出,具有重大的史料价值,也影响着后世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对于自我的塑造以及中国文化整体的发展脉络。  关键词:魏晋风度;《世说新语》;影响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科学技术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人们物质基础需求得到了有效满足,逐渐对环境保护领域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汽车尾气对空气质量造成的破坏,相关人士从教育领域入手,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全面发展。本文针对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措施展开详细分析,将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从而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
期刊
摘要:“表扬信”是教师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其加以描述,通过小小书信的形式发给家长,再由家长进行反馈,以此促进孩子在各方面取得更大进步的一种教育手段。  关键词:表扬信;激励;沟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了以教书育人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与学生进行交谈,习惯了站在为人师表的位置以批评教育的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但事实是,大多数孩子都希望老师能因为他们而感到骄傲,同
期刊
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如何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知识架构是当今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高中数学教师也不例外。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义务教育时期不同,其难度更大,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空间思维要求更高。若想确保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质量得以稳步提升,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规律。  关键词:高中;数学;深度学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摘要:班主任是学生道路上的领路人,德育工作渗透入班级管理工作之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并且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新时期班主任开展德育管理工作,必须要创新工作教育方法,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效增强学生的思想品德建设,促进学生个人均衡发展。所以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分析探究如何用爱浇灌滋养学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成长,并提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指导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发展成果也举世瞩目, 社会各行业同互联网的结合也更加紧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将互联网技术融入教育改革中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互联网技术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有效的信息呈现形式以及有趣的信息呈现过程成为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基础能
期刊
摘要:政治在高中教育阶段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是一门必修学科,对学生人生三观的树立有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全面推进的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学内容要求策略和形式产生了明显变动,为了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教师需要以学生的全面成长及发展为中心目标,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确保高中政治教学取得新的成效及突破。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政治;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政治是一门理论性的学科
期刊
摘要: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有所成就者需要经历的三种境界,本文主要分析王国维先生提出的三种境界,并结合接受美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王国维;三重境界;《人间词话》;接受美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浅析王国维的三重境界  词之正雅即神不在貌,王国维先生读词注入其自身精神思想,因情起兴,得到某种感悟,总结出为众人所知的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因为王国维先生的三重境界是超越字面
期刊
摘要:教师通过互动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文章的创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更加敏锐,收集到更多的生活当中的素材,还可以让学生对于生活当中的事物更加关注,提升学生对于生活的热情,让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面更加全面,看待问题也能更加深刻。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互动情境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互动情境教学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期刊
摘要:生本教育理念是新课程下一种新型课堂教学理念。其重点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综合发展能力。如何在“生本理念”的框架下实现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成为所有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现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教学策略,以期在数学教学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本理念;智慧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