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改的深入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各级卫生机构都建立了专用的医院信息系统,提升了工作效率。但是,限于管理原因和系统设计等原因,医院之间尚无法进行有效的信息共享,病人从社区医院转诊到上级医院时,其在社区医院的诊断和保健信息无法实现同步转移,有必要建设一套基于区域共享的预约转诊平台,使病人得到有效分流,以达到分级诊疗的目的。
关键词:区域预约转诊平台;设计与实现
1 建设背景
随着医改力度不断加大深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其医疗需求得以释放。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特别是各大医院的特色专科,更是“一号难求”,患者就医“三长一短”现象日益突出。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就医,2009年9月30日,原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组织若干家医院联合建立网络挂号平台。鼓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院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2 现状分析
2.1区域平台信息化建设现状
虹口区卫计委在国家及上海市医改要求,从2012年开始通过“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医改信息化工程”搭建了全区卫生信息化专网,建立了区卫生数据中心,建立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初步构建了具有虹口特色的卫生信息化服务体系。
2.2预约挂号信息化现状
在虹口区,目前开展了预约挂号服务的医院主要是市属三级医院、区属二三级医院。虹口区目前的预约挂号方式主要是各家医院自己的网站、现场预约、电话预约、转诊等。现有诊疗预约模式以医疗机构自发建设为主,由其根据自身需要定制开发,并选择特定渠道面向居民或合作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该模式缩短了门诊的排队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虽然现行的预约挂号系统建设给医疗秩序及就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这种分散建设的模式由于接入方式较多,又没有统一的入口,需要居民记住各家医院的预约渠道及预约规则,使居民的实际预约过程略显繁琐;二是对区域预约挂号资源缺乏全面了解而导致不同医院间预约资源的利用率存在较大的两极分化,号源使用率远远未能达到理想水平。
因此,虹口区需要强化预约转诊模式的服务特性,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统合各类发布渠道,集中面向居民或合作医疗机构提供统一的预约转诊服务,有效推进分级诊疗的实现。
3 功能需求分析
3.1区“1+1+1”签约转诊现状
虹口区于2016年启动建设虹口区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项目重点内容包括区级“1+1+1”签约转诊系统建设。在预约转诊方面,包括如下内容:
(1)区“1+1+1”签约服务:依托全市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区级签约共享库,实现家庭医生注册管理和签约信息共享。
(2)建设区预约受理服务,实现区内医院专家号源整合,依托全市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顺畅预约渠道。
(3)区域转诊受理服务:建设区转诊受理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上级医疗机构顺畅转诊渠道。
3.2用户需求分析
本项目所建系统主要用户为社区和区域业务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
(1)居民
随着經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迫切需要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方便、快捷地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及时获取有效的医药保健信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医生
对于各级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来说,希望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服务,包括能方便、快速、准确、高效的为患者诊断病情;针对性的开具处方;及时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历史信息。在本单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及时获取上级医疗单位的资源支持。
(3)医疗机构
对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院来说,希望能充分享受到区级综合医院下沉的成果,在本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级医院能及时共享检查资源、床位资源、专家资源等医疗资源。
(4)卫生行政管理人员
对各医疗机构、各医疗活动进行监管。通过有效措施,盘活存量医疗资源,充分共享大型检查器械、专家、病床等医疗资源。
3.3核心业务需求分析
区域预约转诊平台通过整合医院挂号号源资源,具体而言,这些业务关联包括:
(1)预约挂号:基于区域预约转诊平台,实现在建设范围内医院的部署,形成在门诊环节,对医疗资源的预约。
(2)双向转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形成规范化转诊通道,实现在诊疗过程中根据业务需要的即时转诊操作,包括转出和转回,涵盖门诊转诊服务。
4 核心系统实现
虹口区区域预约转诊平台的建设并非建立一套孤立的系统,作为一个区级的大型业务系统,应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避免形成孤岛和重复投资。因此,虹口区区域预约转诊平台可基于虹口区区域卫生信息中心进行建设,作为虹口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区域卫生信息深化应用之一。
4.1总体框架
区域预约转诊平台是面向全区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平台,优化医疗资源统筹安排,提高利用率。区域预约转诊平台将整合医疗机构包括专家、教授、副教授等级别在内的预约资源,建立区级号源库,提供号源管理、预约管理、业务规则管理、转诊服务等功能。
区域预约转诊平台作为基于区级平台的应用之一,其架构及标准都应考虑与区级平台的一致性,达到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接口。
4.2号源管理 三种号源管理方式,分别是共享模式、全托管模式和部分托管模式。
共享模式:接入机构控制号源,自身有排班系统,机构提供预约服务接口,平台调用。
全托管模式:平台控制号源,机构通过平台上的号源管理系统来完成排班。
部分托管模式:平台控制号源,机构自身有排班系统,机构向平台注册部分预约资源信息。双向转诊系统
4.3双向转诊
主要功能包括患者转出、患者转回、预约转诊等。
(1)患者转出
医疗机构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嵌入的转出申请功能填写转出申请单。转出申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联系电话,转出机构,接诊机构,转诊原因,转诊申请日期,现病史、既往史等。转出功能包括转诊申请单填写、转诊申请撤销等。
(2)患者转回
医疗机构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嵌入的转回申请功能填写转回申请单。转回申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联系电话,转回机构,接诊机构,转诊原因,转诊申请日期,治疗情况等。转回功能包括转诊申请单填写、转诊申请撤销等。
4.4预约转诊
预约转诊包括预约医院查询、预约科室查询、预约专家查询等。
(1)医院查询:可以通过医院名称模糊查询医院信息,选中医院后,显示该医院的详细介绍信息,可以查看该医院的科室和专家信息。
(2)科室查询:可以通过选择医院、科室名称模糊查询科室列表信息,选中科室后,显示该科室的详细介绍信息及排班信息,同时还可以显示与该科室同类的其他科室专家。
(3)预约专家查询:预约专家查询可以通过选择医院查询专家,通过科室查询专家,输入专家姓名查询专家列表信息,选中专家后,显示该专家的详细介绍信息及排班信息。
5 效果与总结
预约转诊平台通过利用目前全区医院已有的挂号数据资源形成资源大集中,使得挂号资源统一集中到预约转诊系统当中,它具备的优势是通过本系统能在最短时间内为市民选择最合理的时间、最优质医院、最优秀医生或者是市民理想的医生,它是区域医疗数据资源集约化的代表。
总之,双向转诊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患者合理分流,同时可以减轻大医院过高的诊疗压力,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晓云. 医疗预约双向转诊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哈尔滨工業大学硕士论文,2014
[2]周凌志. 我国城市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试点经验及相关启示[J];重庆医学;2010年02期
[3] 赵阳;李潇;张亚超;何振仿;宋渝丹;张卫东;曹志辉. 我国双向转诊运行现状与效果的系统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31期
[4]林淑周.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5]陈昌贵. 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信息网络平台介绍[A];2009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杨洪春. 湖南省某区域医疗联盟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关键词:区域预约转诊平台;设计与实现
1 建设背景
随着医改力度不断加大深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其医疗需求得以释放。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匮乏的问题日益突出,各大医院人满为患,特别是各大医院的特色专科,更是“一号难求”,患者就医“三长一短”现象日益突出。
为了有针对性地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看病难”问题,改善医院系统服务功能,方便群众就医,2009年9月30日,原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组织若干家医院联合建立网络挂号平台。鼓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院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预约诊疗服务”。
2 现状分析
2.1区域平台信息化建设现状
虹口区卫计委在国家及上海市医改要求,从2012年开始通过“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医改信息化工程”搭建了全区卫生信息化专网,建立了区卫生数据中心,建立了以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初步构建了具有虹口特色的卫生信息化服务体系。
2.2预约挂号信息化现状
在虹口区,目前开展了预约挂号服务的医院主要是市属三级医院、区属二三级医院。虹口区目前的预约挂号方式主要是各家医院自己的网站、现场预约、电话预约、转诊等。现有诊疗预约模式以医疗机构自发建设为主,由其根据自身需要定制开发,并选择特定渠道面向居民或合作医疗机构提供服务,该模式缩短了门诊的排队时间,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虽然现行的预约挂号系统建设给医疗秩序及就医环境带来了较大的改善,但仍存在较大的问题,一是这种分散建设的模式由于接入方式较多,又没有统一的入口,需要居民记住各家医院的预约渠道及预约规则,使居民的实际预约过程略显繁琐;二是对区域预约挂号资源缺乏全面了解而导致不同医院间预约资源的利用率存在较大的两极分化,号源使用率远远未能达到理想水平。
因此,虹口区需要强化预约转诊模式的服务特性,促进区域医疗资源的纵向整合,统合各类发布渠道,集中面向居民或合作医疗机构提供统一的预约转诊服务,有效推进分级诊疗的实现。
3 功能需求分析
3.1区“1+1+1”签约转诊现状
虹口区于2016年启动建设虹口区社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项目重点内容包括区级“1+1+1”签约转诊系统建设。在预约转诊方面,包括如下内容:
(1)区“1+1+1”签约服务:依托全市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区级签约共享库,实现家庭医生注册管理和签约信息共享。
(2)建设区预约受理服务,实现区内医院专家号源整合,依托全市分级诊疗体系,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顺畅预约渠道。
(3)区域转诊受理服务:建设区转诊受理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区内上级医疗机构顺畅转诊渠道。
3.2用户需求分析
本项目所建系统主要用户为社区和区域业务管理部门及工作人员。
(1)居民
随着經济的发展,城乡居民迫切需要享受更高品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方便、快捷地获得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及时获取有效的医药保健信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2)医生
对于各级医生特别是基层医生来说,希望在诊疗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诊疗服务,包括能方便、快速、准确、高效的为患者诊断病情;针对性的开具处方;及时获取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历史信息。在本单位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能及时获取上级医疗单位的资源支持。
(3)医疗机构
对于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院来说,希望能充分享受到区级综合医院下沉的成果,在本院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上级医院能及时共享检查资源、床位资源、专家资源等医疗资源。
(4)卫生行政管理人员
对各医疗机构、各医疗活动进行监管。通过有效措施,盘活存量医疗资源,充分共享大型检查器械、专家、病床等医疗资源。
3.3核心业务需求分析
区域预约转诊平台通过整合医院挂号号源资源,具体而言,这些业务关联包括:
(1)预约挂号:基于区域预约转诊平台,实现在建设范围内医院的部署,形成在门诊环节,对医疗资源的预约。
(2)双向转诊:在不同医疗机构间形成规范化转诊通道,实现在诊疗过程中根据业务需要的即时转诊操作,包括转出和转回,涵盖门诊转诊服务。
4 核心系统实现
虹口区区域预约转诊平台的建设并非建立一套孤立的系统,作为一个区级的大型业务系统,应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避免形成孤岛和重复投资。因此,虹口区区域预约转诊平台可基于虹口区区域卫生信息中心进行建设,作为虹口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应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区域卫生信息深化应用之一。
4.1总体框架
区域预约转诊平台是面向全区医疗机构的预约转诊服务平台,优化医疗资源统筹安排,提高利用率。区域预约转诊平台将整合医疗机构包括专家、教授、副教授等级别在内的预约资源,建立区级号源库,提供号源管理、预约管理、业务规则管理、转诊服务等功能。
区域预约转诊平台作为基于区级平台的应用之一,其架构及标准都应考虑与区级平台的一致性,达到统一规划、统一规范、统一接口。
4.2号源管理 三种号源管理方式,分别是共享模式、全托管模式和部分托管模式。
共享模式:接入机构控制号源,自身有排班系统,机构提供预约服务接口,平台调用。
全托管模式:平台控制号源,机构通过平台上的号源管理系统来完成排班。
部分托管模式:平台控制号源,机构自身有排班系统,机构向平台注册部分预约资源信息。双向转诊系统
4.3双向转诊
主要功能包括患者转出、患者转回、预约转诊等。
(1)患者转出
医疗机构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嵌入的转出申请功能填写转出申请单。转出申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联系电话,转出机构,接诊机构,转诊原因,转诊申请日期,现病史、既往史等。转出功能包括转诊申请单填写、转诊申请撤销等。
(2)患者转回
医疗机构通过门诊医生工作站嵌入的转回申请功能填写转回申请单。转回申请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卡号,联系电话,转回机构,接诊机构,转诊原因,转诊申请日期,治疗情况等。转回功能包括转诊申请单填写、转诊申请撤销等。
4.4预约转诊
预约转诊包括预约医院查询、预约科室查询、预约专家查询等。
(1)医院查询:可以通过医院名称模糊查询医院信息,选中医院后,显示该医院的详细介绍信息,可以查看该医院的科室和专家信息。
(2)科室查询:可以通过选择医院、科室名称模糊查询科室列表信息,选中科室后,显示该科室的详细介绍信息及排班信息,同时还可以显示与该科室同类的其他科室专家。
(3)预约专家查询:预约专家查询可以通过选择医院查询专家,通过科室查询专家,输入专家姓名查询专家列表信息,选中专家后,显示该专家的详细介绍信息及排班信息。
5 效果与总结
预约转诊平台通过利用目前全区医院已有的挂号数据资源形成资源大集中,使得挂号资源统一集中到预约转诊系统当中,它具备的优势是通过本系统能在最短时间内为市民选择最合理的时间、最优质医院、最优秀医生或者是市民理想的医生,它是区域医疗数据资源集约化的代表。
总之,双向转诊制度有利于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现有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促进患者合理分流,同时可以减轻大医院过高的诊疗压力,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格局。
参考文献:
[1]王晓云. 医疗预约双向转诊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哈尔滨工業大学硕士论文,2014
[2]周凌志. 我国城市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试点经验及相关启示[J];重庆医学;2010年02期
[3] 赵阳;李潇;张亚超;何振仿;宋渝丹;张卫东;曹志辉. 我国双向转诊运行现状与效果的系统综述[J];中国全科医学;2010年31期
[4]林淑周. 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能力研究综述[J];福州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5]陈昌贵. 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双向转诊信息网络平台介绍[A];2009年浙江省全科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杨洪春. 湖南省某区域医疗联盟医患双方对双向转诊的认知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