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着,创造着

来源 :科学24小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lwcsql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2年,是梁启超先生谈论“趣味教育”最多的一年。这年8月6日,他在东南大学为暑期学员做演讲,题目就是《学问之趣味》。他的演讲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思想活跃,富有说服力。
  这篇演讲词很短,不足3千字。开门见山,梁启超就宣布:“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划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名叫‘趣味’ 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下仅有个0了。”接着,他表示:“我觉得天下万事万物都有趣味,我只嫌24点钟不能扩充到48点钟,不够我享用。”这位博学不厌的学者,站在讲台上对我们说:“我一年到头不肯歇息,问我忙什么?忙的是我的趣味。我以为这便是人生最合理的生活,我常常想鼓励别人也学我这样生活。”
  接着,梁启超回答“怎样才算‘趣味’”这个问题。他给“趣味”定了一个判据:“凡趣味的性质,总要以趣味始以趣味终。”他认为,能“以趣味始以趣味终”的,只有学问、艺术、游戏、工作这四项。实际上,他说的能称为“趣味”的这四件事,正对应了人类的四项天性:神圣的求真(文学、科学)、审美(艺术)、自由创造(工作)与游戏。
  人生情趣,在求真、审美、创造、游戏。求真、审美、创造,是人类有意义的游戏。人生如旅程,情趣在路上。求真着、审美着、创造着、游戏着,我们体验着快乐,我们享受着幸福。
  演讲者须是自己宣示的观点——如“趣味人生”的证人,梁启超做到了这一点。他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把如何产生“学问之兴趣”,讲得清楚、明白、可信,令学子们愿学着先生的样子,做一个趣味人生的实践者。
其他文献
本论文是关于中学生写作策略的实证研究。调查的目的是想发现中学生使用什么写作策略、使用写作策略的频率、哪些写作策略与写作成绩正相关以及写作策略与学生性别、年级和成
伴随着欧洲迈向现代化的脚步,关于女性群体权利问题的讨论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西方女性意识的觉醒不仅仅是这一个群体的思想转变,更是整个欧洲文明的一次觉醒。本文简要通过对
人们普遍认为,科学上的创新需要深厚扎实的学识基础,需要坚持不懈的艰苦努力,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一点可遇不可求的天赐良机。这样的看法显然没错,但除了以上这些要素,我们觉得真要在
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跨越沟谷、溪沟、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流不妨碍交通,而需要修建各种横向排水构造物。涵洞是最常见的小型排水构造物,有时
1506年,意大利和法兰西爆发战争,一日寸问硝烟四起、生灵涂炭。1512年,一群法国士兵玫入了意大利布雷西亚镇,镇上的居民大多闻风而逃,未及逃生的只能拖家带口躲进教堂避难。按照当
我们时代是商业时代,二十一世纪是商业的世纪,这是历史演变的必然进程,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选择性侵犯脊髓前角细胞、下段脑干运动神经核、皮质椎体细胞的慢性病变性疾病。其属中医痿症的范畴,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疑难疾病,目前,西医对此尚未有确切的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