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自带玩具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4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享”是指幼儿将自己喜爱的物品、美好的情感体验及劳动成果与他人共享的过程,它是儿童社会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策略和技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到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也在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关键词】分享;幼儿;社会性发展
  “老师,xx有很多积木,但是不给我玩;老师,他们不要和我一起玩;这是我的,不给你;老师,xx把我的玩具抢走了……这些言语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而表明幼儿缺乏分享的意识和行为,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因此,我们要为幼儿创造分享机会,建立分享规则,并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分享意识的教育.通过与家长沟通,师幼商讨决定在每周四幼儿可自带玩具来园,并把分享时间定在餐后自主活动中。旨在培养中班幼儿与同伴自主分享自己喜欢的玩具,并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一起交往、游戏,从而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一、分享自带玩具能为幼儿提供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交往的过程应该是自愿的、轻松愉快的。
  观察记录1:
  浩浩带来的玩具是3只小恐龙,吃好午饭,浩浩就拿出恐龙来玩,成成看到了也很喜欢,就过去想和浩浩一起玩。“你这个恐龙我家里也有……”成成说,“你知道这是什么龙吗?”浩浩问,“这是独角龙!”成成说“我家里还有翼龙,还有恐龙的书,下次带来给你看!”“好的,我最喜欢剑龙和雷龙,你呢?……”聊着聊着,两人还互换了玩具。
  从中可以看出,自带玩具恐龙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成成主动亲近浩浩,对大家共同的爱好沟通交流,两人建立了友好关系。
  观察记录2:
  艺艺带来的玩具是蝴蝶翅膀,燃燃带来的是魔法棒。一开始,艺艺穿上自己蝴蝶翅膀想象自己就是美丽的蝴蝶仙子在一边飞呀飞;燃燃拿着魔法棒变呀变。没一会,我就看到,艺艺拉着燃燃的手在一起飞,原来是两人商量着要一起玩。她们想了很多办法,两人交换着玩,轮流着玩……玩得很开心!
  从中可以看出,艺艺和燃燃学会了与人交换玩具、轮流玩、合作等简单的技巧来自由结伴开展游戏,分享自带玩具促进了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良好发展。
  二、分享自带玩具有助于幼儿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习理解别人
  自我主要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控制。这是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以及一切积极个性特征形成的基础。在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例:愷恺很委屈地跑过来告诉我:“老师,霖霖抢我的玩具!”,霖霖又理直气壮地跟我说:“老师,他不愿意把玩具和我一起玩!”恺恺认为玩具是他的,主动权在于他,给不给你玩由他说了算;霖霖认为,老师一直都在说同伴之间有好玩的要一起分享,所以恺恺把玩具给他玩是理所应当的,恺恺不肯是他的错,那我就抢。
  首先我引导他们自己来想想今天的做法是否合理,“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对于恺恺,要学会与人分享,对于霖霖要学会用友好的方式与人交往,要学会相互商量、讨论、合作,引导他们学会理解别人,逐步摆脱以自我为中心。通过沟通交流,恺恺和霖霖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是这一次风波,帮助他们学会分享、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习换位思考,理解他人。
  三、分享自带玩具能使幼儿融入集体,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人本身就生存在一个大的集体社会中,我们每个人的最终目的是能在集体中生存、发展,当然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更需要社会的关注,更需要去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人不是孤立的,而是高度社会化群体中的一员。那么,我们的孩子呢?如果让我们的孩子走入社会,进入集体,我们相信他们也会耳濡目染、受到环境的熏陶。让他们敢于与人交往,这将为他们长大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分享自带玩具能锻炼幼儿意志,学会遵守行为规则,爱护他人物品
  幼儿年龄较小,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对于集体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难以接受和适应,如果把规则融入到活动中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老师,xx把我的玩具弄破了”是在分享活动中会发生的常见问题。对此,我和幼儿一起制订出一些规则,要求幼儿遵守。如:未经允许,不能擅自拿别人的玩具;借玩具时要商量;轻拿轻放玩具等等。提醒每个人在玩别人的东西时候,应加倍小心,别人有时不愿意借玩具的原因:是担心玩具会被弄坏。所以,要想玩别人的玩具,必须做到爱惜别人的东西。再次,就是要引导小朋友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别人玩具。当有许多人都想玩同一样玩具时该怎么办?经过讨论,小朋友知道自己不会玩的应去请教别人,或者先看别人是怎么玩的,学会了之后再去玩。此外对一些比较贵重的玩具,应和带的人共同玩,或者请教师参与,带这种玩具的人也要提醒别人注意小心。
  分享自带玩具帮助幼儿培养了分享意识和行为,使幼儿初步萌发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并初步懂得游戏和交往中要礼貌的与他人协商,促进了幼儿间的友好相处。使幼儿的分享行为逐步由被动分享、诱发分享上升到自发分享,最终自觉产生分享行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其一生良好品德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章洁洁(1987-),女,浙江绍兴嵊州人,民族:汉,职称:幼教一级,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参考文献:
  [1]車燕虹.试论幼儿合作交往技能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01.
  [2]《幼儿教育》杂志
  [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其他文献
【摘 要】幼儿教育是孩子漫长求学生涯中的首要阶段,它在孩子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幼儿时期的孩子们涉世较浅,他们的思维行为等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积极开展幼儿“八礼”教育,进一步规范、约束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就幼儿园教师在“八礼”教育中凸显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就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八礼教育;凸显问题  孔子曾经
期刊
【摘 要】语言游戏”是植根于生活形式之中。语言游戏说”对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的意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语言教学与语言习得者。为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在理论上提供了哲学依据。  【关键词】“语言游戏”;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  “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 L.)后期哲学思想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言游戏说”关注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语言乃生活形式的一部分,即社会活动的一部分,是
期刊
【摘 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福;习惯养不好,则终身受其害。”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任务中也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习惯;思想与行为;习惯培养  一、
期刊
【摘 要】班级管理可谓是班主任的核心职责,可以顺势细化为人员、事务、物品等诸多管理内容。客观角度观察,幼儿班主任须经常面对一些身心尚未健全的孩童,因此班级管理期间要表现得更为专心细致一些,即要保证耐心观察引导每个孩子的基础上,协调和班上各类工作成员,以及家长之间的关系。所以,为了确保持续大幅度提升幼儿班级的管理质量,笔者决定理清精细化管理类的内涵基础上,结合实际探讨幼儿班级管理精细化的创新要点,希
期刊
【摘 要】孩子是祖国的明天,幼儿的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未来的发展,随着我国对幼教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关于幼儿创造性游戏的讨论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让孩子自主构建游戏规则的话题。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学习和执教经验,首先解读了关于自主性游戏的一些认识,接着以“游戏棋”为典型案例分片段加以剖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大班孩子自主构建游戏规则的问题所在,最后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