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导向的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刍议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d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問题导向在当前阶段的教学应用过程中,其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其思维能力以及实践精神等。在基础教学阶段的应用上,需要重视流程以及情境方面的构建,由此在一定基础上保证教学的实施质量。
  关键词:问题导向;电子技术;基础教学
  引言:
  问题导向在教学的应用中,不仅具有理论总结的特性,还具有思维引导的作用。在电子技术的相关实验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原理、实验现象等发现问题,并在此过程中通过问题的解决总结出相关理论经验等,进而在一定基础上改善学生的理论学习其情况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探究能力及总结能力。
  一、问题导向在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的实施意义
  问题导向在实际的应用的过程中,需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形成以及反思行为的养成等[1]。问题导向主要以问题作为出发点,对当下理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思考、完善以及创新等,此过程中不仅需要形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还需通过反思行为的养成,从而在一定基础上改善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此外,对于电子技术的教学而言,比如电子产品发生电路或者元器件方面的故障,通过问题意识的养成,并以电子产品的运行原理、特点等作为参考,进而提出相关问题的可能性,以及问题的解决思路等;另外通过反思行为的养成,使学生可以在理论学习以及动手实践的过程中通过流程以及结果分析,得出理论方面的运用特点以及实践应用的具体方式等。
  二、教学中发现问题的相关途径
  (一)以多种情境构建及提出问题
  不论从社会生产、生活还是教学角度进行阐述,“问题”这一概念涉及的领域较广,且在内容的呈现上也具有一定多样性和复杂性[2]。从作用的角度上看,其不仅可以展示理论研究以及教学实施中存在不足,还可以其提供相关的解决思路。具体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可通过设备故障、实验探究、教学案例以及学生自主提出的方式进行问题研究。其详细内容以及情景设置,可进一步分类阐述,如:
  1、故障现象产生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应用过程中,可在课堂上设置扩音系统,并通过声音传导器与扬声器之间的位置关系、距离关系进行扩音系统运行情况探究,并分析其电流因素和装置特性等。
  2、实验探究形式发现问题。该方式作为教学中常见且核心的理论讲述手段,可在实验证明的过程中向学生抛出相关问题,或者阐述相关原理等。如二极管导电形式、电流方向通常以简单的灯泡电路进行表示。
  3、教学案例中产生问题。教学案例涉及的内容具有一定广泛性,比如教材内容的教学案例和实际制造环境下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此环节的问题展示中,一方面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展示,一方面可以根据实际制造工作进行案例收集、展示等。
  4、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描述。该环节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性以及思考能力等,教师可通过课前预习或者划定相关理论知识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作为问题阐述的主体,并以此进行分析、解决等。比如在振荡器的电路安装实践中,将负载设置成不同色调的发光二极管,进而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以及问题提出等。
  (二)以小组实践的方式发现问题
  问题的产生、发现、解决以及总结的过程中,“发现”在问题导向的研究过程中,不仅需要良好的知识理论体系,还需实践过程中具有较好的总结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等。对此,在电子技术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小组形式进行相关的理论实践,比如:在《半导体PN结》一课的学习内容中,教师可通过验证PN结单向导电性作为小组实验内容。原理图如图一。
  此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方面还要加强其解决过程中的总结能力,比如学生在此过程中提出问题:“PN结加正向电压时的导通,为什么加反向电压时就截止了?”,教师可在其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理论解答与总结等,如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即电子和空穴,二者在定向运动时可产生到导电电流等。由此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加强问题导向的教学促进作用。
  (三)通过研究总结、理论总结发现问题
  总结归纳主要建立在理论研究以及实践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数据以及原理之间的对比分析、验证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总结相关的方法与经验等。对此,教师在完成某一阶段的教学流程时,需要根据整体的教学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进而以问题导向为基础完善理论方面的实施。比如:在《触发器的触发方式》一课的教学中,学生针对触发器多次翻转的情况提出疑问,教师可根据RS触发器波形图进行指导,如图二。
  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理解空翻现象的产生原理,即时钟脉冲太宽,一个CP脉冲会引起触发器多次翻转。
  三、结束语
  本文根据问题导向的相关原理、内容以及应用方式,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了综合的理论探究以及实践分析,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究与发展,提高新时期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军, 孙立辉.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才智, 2017(06):83.
  [2]于跃, 刘加存, 王骥. 基于探究式教学的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浅析[J]. 科技资讯, 2018, 16(16):152-153.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世界。信息技术也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面对信息社会,作为一名一线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然而现行的教学过程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教育显然与时代的要求、课改的目标不相符。因此需要提高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构建学校信息化学校环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不断对领导层的培训,优化学校信息化
期刊
摘 要:高校大学生学习军事理论的一个最基本教学形式就是高校军事理论课,所谓的探究式教学法就是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理念,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发挥,立足于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其个人价值和主体能力的发展。本研究首先介绍了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模式,其次对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军事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为高校军事理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高校军事理论教学探究式
期刊
摘 要:为更好满足社会对高校创新型人才需求,需要加强高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两者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与此同时,两者在教育目标方面存在共通之处,有利于更好将两者教育职能和具体工作落实到位,推动高校党建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个性化发展,积极有效地为学生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校党建;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引言  在立德树人教育背景下,高校党
期刊
摘 要:本文就如何充分利用学案进行导学,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先学后教进行简要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初中数学教学中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践行培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要求,必须创新教学方法,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关键词:先学后教;学案导学;核心素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终身发展  作为一个在教学一线奋斗了十余年的教师,我不断地尝试改变创新,使教学更顺应学生的需求,更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
期刊
摘 要: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部分,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主要教学内容,我们在对小学生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题是一种十分普遍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分数百分数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在实际的应用题应用过程中,却很难良好的契合,这需要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且找出相应的应对技巧,本文也正是对此进行的分析,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效的帮助。  
期刊
摘 要:高中地理教学在具体的教学流程中不能仅重视抽象的概念讲解,还需注重地图技能的辅助教学,通过理论与直观式的地图教学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理论渗透的质量以及理论教学的效率等。对此,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应加强教学观念的建立、读图能力的培养以及图文转换的教学形式,进而改善整体的地图技能应用能力及理解能力。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图技能;教学  引言:  地图技能作为地理理论学习以及思维拓展的重要方式
期刊
摘 要: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许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不能满足当前行业的发展要求。学生专业技术不够扎实,职业素养达不到国际水准,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教学水平落后,不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家对汽修行业的教学改革方案不断地调整,加强职业学院汽修专业人员能力的培养,以促进国产汽车走向国际舞台。在此综述了职业学院汽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微课基本内容,并探討了当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最后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例分析了相关改进策略,希望为教师日后改进高中地理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高中地理;微课设计;开发;问题;改进策略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起着巨大作用。“微课”这种新型教育方式走进课堂,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效率高等诸多特点,深受广大教师与学生的青睐。
期刊
摘 要:生活化教学方法有助于突破高中数学教学的难点、重点,以便让学生轻松简单地理解数学知识,主动地加入到数学学习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提高措施;教学质量  一、采用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与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数学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素质教育推行并发展的
期刊
摘 要:高职阶段的体育课程教学引导工作,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文化课、专业课指导才能顺利完成。高职教育需要围绕社会发展实际情况,探索体育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方法,将课程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不断强化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高职体育;社会适应能力;教学指导  引言: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各行各业对人才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精神要求逐渐增多。显然社会劳动力的专业素养与知识水平明显提升,在周围环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