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体育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主动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即“多维健康”。本文就通过对排球比赛规则的改变,如何使高中女学生达成以上目的,阐述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规则;女生;健康教育
一、积极参与比赛的策略
排球运动,除了可以健身外,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这项运动没有身体的直接对抗。因此,排球应该成为女生十分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排球运动规则规定在空中击球触球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连续两次以上击球,技术要求较高,这给初学者在学习排球技术的过程中带来了比其他运动项目更大的困难。刚开始学时,对球的高度幅度和飞行路线难以控制,极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而影响练习情绪,加上可能因为动作不规范,容易戳伤手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练习动作表现为失败的多、成功的少,遇到的困难多、得到的收获少的时候,会使学生有挫败感,使之焦虑、畏惧、心烦意乱,从而产生情绪低落厌烦的心理状态。而且,女生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和后天营养的影响,必然会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差异,加上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与束缚,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影响了这项运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发展。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排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使其在女生中受到欢迎,我们对比赛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如发球,只要求发球落点为对方后场,发球区域可以是在本方后场,也可在正式比赛发球区;在处理球过程中,允许球在本方场内落地一次;允许“二次击球”,但个人不可以连续击球三次,等等。通过几点规则上的变化,排球运动也开始简单起来。这样,大部分球都可以传给对方,从而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连续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集体项目的比赛对于提高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这些比赛活动的规则,让高中女学生也有了更好展示自己运动能力的机会,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集体争荣誉的机会。此后,在上体育实践课时,很多女生未上课前就检查教师有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排球,而且都要拉着教师指导动作。此时说明她们已经喜欢上排球运动,教师现在就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慢慢提高要求,并尝试让学生理解正式比赛的规则,并用正式的比赛规则进行比赛。
二、如何通过比赛进行“多维健康”教育
我们一直都强调体育教学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还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要做到这一点,通过每周两节的体育与健康课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比赛中势均力敌的两个队,出现比分胶着的情况,这时,队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配合默契程度,就成了胜利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通过比赛,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探究,以便促进人际交往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规则的变化,让女同学更容易参与比赛,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体会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手与裁判,培养自制品质;让她们体验比赛的瞬间变化,时机的稍纵即逝,要求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培养果断品质;让她们感受比赛过程中要不断地克服自身困难和其他各种困难,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夺取胜利,培养坚韧品质。只有通过参与比赛,有机会更好地在比赛中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配合,明确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提高与同伴间的信任,增强适应能力。
通过参与比赛,使平时性格内向,不喜欢交往的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用行动来展现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配合,增进理解和尊重,增强她们的自信,并可以认真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也得以提高,能够较好地与不同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同学进行友好交往。
三、运用比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比赛有胜有负,怎样正确看待比赛的胜负也预示着怎样看待人生的得失。只有全身心去投入比赛,才能体会到对胜利的渴望。当比赛的结果如愿胜利时,总会欣喜庆祝,但失败了呢?对于中学生来说,有时失败比胜利更具有教育意义。胜利或成功了,往往只庆祝,不总结经验教训,甚至自满、盲目自信。失败了,因为有教师或同伴的支持,会更加认真地总结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后走向更强更好的方法。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在比赛中发球不过网,连续几次都是如此,导致她所在的班级输掉比赛,她看起来非常懊恼。赛后笔者找她聊天,鼓励她不要气馁,要正确看待比赛。在此之后,她根据笔者的提示反复进行练习,终于可以很好地发球,且在以后的比赛中发挥得很出色。
比赛是人生诸多竞争的缩影,通过比赛可以使学生冷静对待胜利与失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程景瑞.浅析大学生如何通过参加乒乓球比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J].科学之友,2009,(07).
关键词:规则;女生;健康教育
一、积极参与比赛的策略
排球运动,除了可以健身外,还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可以增强集体凝聚力,更重要的是这项运动没有身体的直接对抗。因此,排球应该成为女生十分喜爱的一个运动项目。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我们知道,排球运动规则规定在空中击球触球时间不能过长,不能连续两次以上击球,技术要求较高,这给初学者在学习排球技术的过程中带来了比其他运动项目更大的困难。刚开始学时,对球的高度幅度和飞行路线难以控制,极易让人感到枯燥乏味而影响练习情绪,加上可能因为动作不规范,容易戳伤手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练习动作表现为失败的多、成功的少,遇到的困难多、得到的收获少的时候,会使学生有挫败感,使之焦虑、畏惧、心烦意乱,从而产生情绪低落厌烦的心理状态。而且,女生受遗传因素、生活环境和后天营养的影响,必然会造成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差异,加上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与束缚,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最终影响了这项运动在学生群体中的发展。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排球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使其在女生中受到欢迎,我们对比赛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如发球,只要求发球落点为对方后场,发球区域可以是在本方后场,也可在正式比赛发球区;在处理球过程中,允许球在本方场内落地一次;允许“二次击球”,但个人不可以连续击球三次,等等。通过几点规则上的变化,排球运动也开始简单起来。这样,大部分球都可以传给对方,从而大大提高了比赛的连续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集体项目的比赛对于提高集体荣誉感与凝聚力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通过这些比赛活动的规则,让高中女学生也有了更好展示自己运动能力的机会,有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集体争荣誉的机会。此后,在上体育实践课时,很多女生未上课前就检查教师有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排球,而且都要拉着教师指导动作。此时说明她们已经喜欢上排球运动,教师现在就可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慢慢提高要求,并尝试让学生理解正式比赛的规则,并用正式的比赛规则进行比赛。
二、如何通过比赛进行“多维健康”教育
我们一直都强调体育教学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学会锻炼身体,还要加强学生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但要做到这一点,通过每周两节的体育与健康课是很难实现的,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对学生意志品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比赛中势均力敌的两个队,出现比分胶着的情况,这时,队员之间的信息交流和配合默契程度,就成了胜利与否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通过比赛,可以引导学生对信息交流与情感沟通的探究,以便促进人际交往活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规则的变化,让女同学更容易参与比赛,充分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她们有更多的机会自己体会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手与裁判,培养自制品质;让她们体验比赛的瞬间变化,时机的稍纵即逝,要求抓住时机,果断出手,培养果断品质;让她们感受比赛过程中要不断地克服自身困难和其他各种困难,以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夺取胜利,培养坚韧品质。只有通过参与比赛,有机会更好地在比赛中与同伴进行交流、鼓励、配合,明确自己的职责,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提高与同伴间的信任,增强适应能力。
通过参与比赛,使平时性格内向,不喜欢交往的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用行动来展现自己,与他人进行沟通配合,增进理解和尊重,增强她们的自信,并可以认真提高其运动技能水平。在现实学习和生活中,人际交往能力也得以提高,能够较好地与不同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同学进行友好交往。
三、运用比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比赛有胜有负,怎样正确看待比赛的胜负也预示着怎样看待人生的得失。只有全身心去投入比赛,才能体会到对胜利的渴望。当比赛的结果如愿胜利时,总会欣喜庆祝,但失败了呢?对于中学生来说,有时失败比胜利更具有教育意义。胜利或成功了,往往只庆祝,不总结经验教训,甚至自满、盲目自信。失败了,因为有教师或同伴的支持,会更加认真地总结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后走向更强更好的方法。
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在比赛中发球不过网,连续几次都是如此,导致她所在的班级输掉比赛,她看起来非常懊恼。赛后笔者找她聊天,鼓励她不要气馁,要正确看待比赛。在此之后,她根据笔者的提示反复进行练习,终于可以很好地发球,且在以后的比赛中发挥得很出色。
比赛是人生诸多竞争的缩影,通过比赛可以使学生冷静对待胜利与失败,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程景瑞.浅析大学生如何通过参加乒乓球比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J].科学之友,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