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媒体优势 强化核心竞争力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12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进步催生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发展与繁荣。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12月,我们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同时,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规模也已高达2.33亿人,手机上网已成为互联网用户一个新的增长点。
  新媒体的崛起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极大地改变了媒体的生态环境,影响着现存的媒体格局。对传统报业而言,新媒体不但使报纸的受众严重分流,还带来发行量和广告额的双重萎缩。影响力的下降和经济收入的锐减造成报纸的生存空间被大大压缩,其传统的强势地位受到了严峻的挑战。
  面对新媒体的蓬勃日盛,传统纸媒要想在未来的传媒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与改变:在立足报纸主业、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带来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整合资源,创新求变,在与新媒体的融合中推动传统报业的数字化、信息化转型,从而实现纸媒的长远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目前以报纸为主成立的报业集团,也可能在与新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实现做强做大目标。
  立足报纸主业,增强核心优势
  报纸始终是报业集团的主业和“第一资源”。要应对新媒体的冲击,报业集团必须立足报纸这一主业,不断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方能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当前,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的海量和迅捷以及行业管理与从业人员素质的有待进一步提升,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内容上的无序与良莠不齐,缺乏准确性和权威性,这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一条锁链”。相对于新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创造能力是报纸媒体的优势,而权威性和公信力更是纸质媒体尤其是党报多年以来积累的最大财富。这些优势与财富是新媒体所不具备的,是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在今后与新媒体的竞争中必须不断地得到强化。
  强化核心竞争力,就要坚守“内容为王”的信息传播策略,积极推进纸质媒体服务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在信息渠道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读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他们希望获取的不只是单一的信息,而是关于信息的综合服务,其中包括信息的精确性、权威性、深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等在内的一系列元素。因此,要把提供读者所需要的优质新闻内容作为竞争的重点,写有思想的文章,选取最有价值的信息,发挥出报纸最大的效能。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尼葛洛庞帝提到,在互联网时代,最终胜出的媒体就是提供“关于信息的信息”。对纸质媒体尤其是党报而言,提供集高质量、专业性和权威性于一体的信息服务应该是其发展的大方向。
  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的旗舰媒体《河南日报》,在积极贴近读者、提供信息服务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与改革。2004年以来,《河南日报》根据“权威媒体,政经大报,高端互动,关注民生”的定位,把自身重新界定为一份具有市场导向,并面向党政干部、知识分子、企业家和公司白领等有话语权的主流人群的大报。充分利用党报的特殊地位和新闻资源,挖掘好河南省时政财经类的新闻,做精、做深、做透;力求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手段,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党报的权威性、可读性、公信力和影响力。同时,《河南日报》设置了一些栏目专版,如“视点”、“民声民情”等,或以深度报道的形式,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调查、分析、评论,体现党报应有的深度;或以与百姓互动的形式,倾听基层心声,反映百姓疾苦,引发全社会的关注。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读者的喜爱,更扩大了《河南日报》的影响力。
  目前,为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河南日报正在酝酿新的改版,拟从更高端的视角、更广泛的信息、更权威的言论、更贴近的民生服务以及内容与形式高度统一的视觉冲击力等方面,对报纸的核心竞争力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这种战略的把握和时机选择无疑是正确的,对强化其自己的旗舰作用和整体提升报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及时与有益的。
  借助报网互动,打造读者平台
  媒体的网络化、数字化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网络传播正在成为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的平台。网络媒体相对于纸质媒体而言具有明显的优势:传播速度迅捷,传播方式多样,传播过程互动,其信息的无限性、交互性与可检索性对年轻化以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受众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而这一群体正是未来传媒市场消费的主力军。因此,报业集团要想在这场受众争夺战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纸质媒体与互联网之间的联姻。
  报网互动正是纸质媒体与网络媒体融合各自优势携手合作的新模式。2004年10月,河南日报改扩版时创办了“焦点网谈”栏目,在全国各大传统媒体中开报网互动、手机短信互动的先河。一方面,“焦点网谈”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放到论坛上讨论,设置公共议题;另一方面,它又汇集网友意见,梳理其中代表性的观点,发表在《河南日报》和大河网“焦点网谈”专题上,既在党报上展现了网络民意,又在网络上体现了党报导向。“焦点网谈”栏目先后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一等奖、2006年互联网站品牌栏目等荣誉,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和认可。
  “焦点网谈”栏目是《河南日报》探索报网互动模式的一次成功尝试。它以报网联姻为切入点,以网络视点带动报纸焦点,在提供思想交锋平台的同时加强舆论引导,其传播效果大大超出预期。对于报网互动中网络媒体与纸质媒体各自扮演的角色,有学者曾如此评价:数量庞大的网民基于互联网平台设置社会议程、提供信息和发表意见,专业性的媒体和工作人员则提供高效的内容聚合、意义梳理和价值提供。下一步,加强报纸内容与新媒体信息传播深度融合,以实现报纸网络于新闻链条生产环节上的衔接与整合,将是报纸媒体探索报网互动新模式的方向。
  赶抓高新科技,着力突起新媒体
  在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对其有一个认识、竞争与融合的问题。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诸多新兴媒体的繁荣提供了可靠的平台,以网络为主力,手机、移动电视、数字媒体等为侧翼的新兴媒体方阵每年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纸质媒体要获得长远持久的发展,必须转变传播形态,順应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传播技术影响下的内容产业发展趋势,构建聚合、传播信息资源的平台,发展数字化内容产品,实现用新技术增值传统媒体的目标。这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河南日报》是全国党报中较早开始探索新媒体的报纸之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社长朱夏炎在2005年提出“死的是纸,活的是报”的观点,认为在新媒体的冲击下,纸质媒体这种传播形式必将不断萎缩乃至消亡,可报纸之所以为报纸的灵魂——报道,以及报道体现出的思想和观点,肯定会以新的载体来表达。这一观点高度概括了未来报业的发展方向。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河南日报在新媒体应用方面进行了多种尝试:
  1998年,河南报业网创办。2006年7月,省委宣传部所属大河网与河南报业网正式整合为新大河网,成为继河南日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河南电视台之后的第四家省属新闻媒体。如今的大河网每天向全球发布权威的河南新闻5000余条,日页面点击量超过1000万次,已发展为中西部地区影响最大的新闻门户网站,并成为河南唯一获得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音视频网站。
  2005年8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河南省移动公司合作创建了河南手机报。经过几年的发展,河南手机报已实现全国发行,订阅用户已达百万,位居全国省级手机报前列,而当时制定的每月3元的收费标准也成了全国同行参照的收费标准。
  2007年8月,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郑州街头推出了国内首创的报纸、电视、网络三位一体的无线上网多媒体阅报栏。它既能阅读党报,也能播放电视节目,还可以实现人机互动,提供各种公共信息查询服务。这种运用新兴技术的阅报栏不仅扩大了报纸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还使媒体平台变成了交易平台,读者转变成为消费者。
  在跨媒体运作方面,大河网的“省报选图”、“茶坊”、“记者连线”等栏目,通过传统媒体记者与网民的在线沟通,给传统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源,实现了新闻更广泛的传播与延伸。
  此外,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正在筹建大河电子商务平台,目的是将其与目前的网络营销、数据营销有机整合,完善大河发行商务网的布局架构。通过这个平台,推出网上订阅模式,网民可以通过付费在线阅读《大河文摘报》、《漫画月刊》等;通过与网友互动,建立完善读者信息数据库,使网络媒体不断实现精细化营销……
  努力实现从报业集团向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
  新媒体的发展主宰着未来传媒市场的格局,纸质媒体日渐式微。从传媒行业发展的角度看,报业集团要继续做强做大,就要努力实现向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型,加强媒介融合,建立全媒体的生产能力、形成全介质的传播能力和提高全方位的经营能力。这是报业集团新形势下适应传媒市场变化、迈向科学发展的战略要求。
  实现向传媒集团的转型,要改变报业集团“一报独大”的局面,强化媒介融合,丰富传媒产品线。中国人民大学喻国明教授曾指出:“在现代传播领域,任何一种媒介的单一市场价值正在衰减,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战略,就是在媒介组合和相关资源的结构性配置中寻求媒介价值提升,这就是造成媒介融合现实趋势的客观基础。”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在近年来的发展中积极拓展产品线,当前已形成拥有“十报两刊一网站”的现代传媒体系,在新媒体的开发和应用方面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初步形成了一个以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产业链。
  实现向传媒集团的转型,要积极推进报业集团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创新。随着媒介市场竞争的加剧,报纸广告受宏观经济形势及国家政策调整的影响越来越大,传统报业单靠广告收入进入“窘境”。在这种形势下,报业集团必须扭转经营思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创新,改变自身盈利模式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差的现状。2007年,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确立了“报业为主,多元经营”的经营思路,提出了“3368”的发展战略,努力构建报纸发行商务网、书报刊发行网、酒店管理服务网3个网络,培育壮大报业、新媒体、图书发行与物流配送、印刷、酒店旅游、房地产6大支柱产业。目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已涉足印刷、发行、房地产、物业管理、酒店、教育等10多个领域,非报业经营收入已经占集团总收入的近半壁江山。
  实现向传媒集团的转型,要积极引进战略投资,提高资本运作能力。2010年1月12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河南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协议,正式联手组建置业公司共同开发经营河南传媒大厦,缔造了媒体与工业企业喜结联盟、共创双赢的大手笔。目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正在积极推进改制、上市工作,大河传媒股份公司与4家券商合作涉及的改制和IPO上市、借壳上市草案均已完成。资本市场的运作有望成为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再次腾飞的推动器。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指出,报纸这种历史最悠久的传播工具在第三次浪潮的来临之后正在逐渐丧失自己的读者,未来享有广大读者的日报,将会在“非群体的传播工具”的竞争下处境日艰,当前报纸的困境印证了托夫勒的预言。但是,新媒体的崛起同时也是一种难得的机遇,报业集团如果能把握住新媒体崛起带来的发展契机,融合新技术优势,强化核心竞争力,成功实现战略转型,便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單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编校:郑 艳
其他文献
摘要:《呵嗬》是一首生命长歌,叙述了一个民族苦难的历史。诗歌表现出诗人在独特的人文地理形态中形成的浑厚、古朴、旷达的内涵以及民族间的款款深情。  关键词:李发模 诗歌 仡佬人 文化精神    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叙事诗《呵嗬》,是李发模先生的一部力作,是“一支歌,是仡佬人唱给山水,唱给天地,唱给古往今来的生命长歌”①。全诗分十章,五千余行,叙述了以竹为图腾的“古老族”在遭遇到战争的创痛后逃进
期刊
电视与民主  谈到媒介与民主,或许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现代的民主观念与印刷媒介的发展密不可分”①。印刷媒介的普及带来了公共教育的发展,于是,知识和信息的垄断被打破,社会中所有的阶层,尤其是中下阶层,都开始寻求自身的政治权利,民主程度得以显著提高。正是伴随着印刷术出现的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罗马法复兴,才使欧洲社会真正走到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号召的资本主义民主革命的道路上去。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潘恩的小
期刊
“人文关怀”一词脱胎于欧洲人文复兴时期提出的“人文主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因而也称作人本主义。“人文主义”的含义在历史各个时期是不同的,但是在强调人的价值、强调人文关怀等方面是相同的。随着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进一步实施,今天的人文关怀,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它的涵盖面更广,表现为个人、群体、自然之间的健康互动,彼此理解。在广播节目中,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因素充分考虑到广播的各个环节。那
期刊
摘要:在电影形态的影像传播中,具有深刻的表征意义,电影《2012》中运用了众多的中国符号,从中可以解读出影像对国家形象具有一定的表征作用。透过影片本身运用中国符号达到市场经济利益外,其也透过影像的视觉传播表征了本国与他国形象的不同形态。  关键词:影像传播中国符号国家形象表征    电影影像传播中,折射的是影像制造者和影像符号对影像的内容表征意义,透过影像,作为第三者的读者能够更深层次地解讀影像表
期刊
电视作为最能体现大众传播特性的媒体,也一直是广告商青睐的对象。然而,在当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电视媒体不能只“为他人作嫁衣”,而必须也“为自己作嫁衣”,通过自我宣传来树立独特的媒体品牌。在这方面凤凰卫视堪称典范,其栏目“广告宣传”成为独具特色的品牌营销方式之一。在此,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来解构与探究这一自我宣传模式,力图对电视媒体的良性竞争及健康发展有所助益。  凤凰卫视栏目“广告宣传
期刊
主持人是节目魅力的直接体现,是节目形象的塑造者。而编辑是文化背景、想象能力、思想深度的综合体现。在听众的期待中,个性化节目主持人已经不再取决于个人魅力的表现,而是集合了栏目内容的特质。一个优秀的节目必须有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做支撑,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通过各方面的密切配合,打造一个成功的节目。在众多广播节目中“个性化”是成功的一个标志,它实质上是被挖掘出来的。  主持人的个性化塑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和
期刊
中国的电视媒体正在迎来属于它的第二个春天,全球领先的媒介调查机构尼尔森媒介研究的一项调查显示,拥有13亿人口、3.4亿个家庭和超过1000家电视台的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视市场。  广东的电视事业近几年飞速发展,目前,各个专业电视频道运行良好,新闻、财经、体育、文艺等频道都有自己固定的收视人群和较为稳定的广告收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群众喜闻乐见、广受欢迎的电视体育频道应运而生。2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蜗居》台词语言符号、场景和大环境等非语言符号以及主要人物“叙事结局”的分析得出结论:在肯定此剧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的同时,我们也不能迷信《蜗居》,其文本符号所反映的只是现实种种镜像的集合体,它并不是现实本身,而是超现实,是人们想象催生的神话。  关键词:《蜗居》超现实神话建构    引言  《蜗居》(以后简称《蜗》)是2009年中国大陆最热门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之一,探究
期刊
摘要:湖南卫视娱乐节目《天天向上》是一档以展现普通人性格魅力为主要目的,地域风土人情为辅助背景,探访搜奇为叙事噱头,艺术表演为基本表现对象,主持访谈为引领挖掘手段,记录、游戏、互动相集合的综合性的大型、系列、表现性栏目。其节目资源丰富多彩,充分展现了“陌生化”的艺术审美效果,平民性、草根性、原生态是节目的一大亮点,同时借助中华传统礼仪的直观外壳,运用插科打诨式的脱口秀节目方式,在嬉笑怒骂的现场氛围
期刊
2009年5月和10月,笔者所在课题组以重庆高校广播收听情况为例,调查了广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收听现状和影响情况。  本次调查以在高校学生中随机投放问卷的方式进行,选取的是重庆三所高校的本科大学生。为了达到取样的多样化,课题组分别选取了这些高校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共计3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得到了有效问卷33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了95.4%。  本次调查问卷共涉及有关广播收听的10项内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