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cm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群众路线,必须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求真的态度了解群众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求是的精神研究群众工作的客观规律,以求实的理念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措施,切实把以人为本、服务为民的理念落实到各项工作之中,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深入实际、贴近群众,大力弘扬求真的学习之风
  习近平同志强调,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党员干部加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端正学风、改进作风,坚持群众路线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这是我们党取得不断胜利的法宝之一。
  加强调查研究。要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切了解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把广大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把群众之事当“家事”,把群众工作当“家业”,真实了解基层的情况,正确把握群众的脉搏,在为人民群众全心全意服务的实践中增强学习的动力和活力,提升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坚持理论武装。理论是旗帜、是方向。对党员干部而言,思想境界的高低、工作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素养和理论水平。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理性思维,提高运用理论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从眼花缭乱的社会现象中抓住事物的本质、在纷繁复杂的实际工作中找准问题的关键,工作思路就会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制定政策就能真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突出为民宗旨。善于运用新的本领和新的方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可忧在民穷,天下可怕在民忧。各级党组织要大力倡导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风尚,使广大干部充分认识到,新形势下党为人民谋利益的方式虽有所变化,但一切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根本立场和宗旨永远不会变;党依靠群众的方式虽有所变化,但一切依靠群众的根本行动准则永远不会变;党的决策方法虽有所变化,但坚持群众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永远不会变,自觉地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更好地肩负起代表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历史重任。
  广泛学习、提高本领,大力弘扬求是的学习之风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总路线。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这也是党的优良学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而增强这样的本领,首先要站在群众的立场想问题、看问题、解决问题。
  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培育优良学风的过程,不仅是学知识学本领的过程,也是学做人学做事的过程。我们要把群众放在心上,把学习与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与了解和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越是困难的地方,越是群众意见多、矛盾集中的地方,领导干部越要到那里去。只有这样,才能知道要学什么,为何学习,学到什么程度。
  认真吸纳群众智慧。向实践学习,必须深入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是鲜活的,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生动的。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是无穷的。每一名干部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拜人民群众为师,甘当人民群众的学生,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提升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提高学习实践本领。弘扬优良学风,要着眼于解决问题,坚持用问题牵引学习,用学习解决问题。要坚持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相统一。改造客观世界,需要做到正确认识客观事物,把握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按规律办事;改造主观世界,需要摆脱形而上学、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等的束缚,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的侵蚀,按规矩办事。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将理论学习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的收获运用到改造客观世界中去,联系工作实际,解决具体问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在实践中实现学习与运用互促并进、同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学以致用、为民服务,大力弘扬求实的学习之风
  要学以致用、学以为民,这是落脚点。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真正做到察民之所虑,倾民之所爱,为民之所盼,以真真切切的为民之心,实实在在的兴民之举,扎扎实实的富民之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常怀爱民之心。时刻关注民生,真正把人民的冷暖挂在心头,把人民的疾苦记在心里,把人民的安危放在心上。每一个干部都是一面旗帜,都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坚持勤于学习、虚怀若谷、善于纳谏,树立起领导干部可信、可靠、可敬、可亲的形象;要在推动发展上有新成效,坚持学以致用、学以为民,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事务、解决问题等,都应该注意运用所学知识,力求把工作做得更到位,把事务处理得更妥当,把问题解决得更彻底。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决策的首要条件、做好工作的根本出发点、检验成效的重要依据,真正顺乎民心、合乎民意。切不可只对上级负责,僵化教条,搞强迫命令,态度粗暴,颐指气使,吃拿卡要,搞“通不通三分钟,再不通龙卷风”,伤害群众感情,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干部形象。
  常思为民之举。必须在学中干,用先进的理念、创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不断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偏差,认真解决矛盾,不断提高实践的层次和水平,学用结合;在干中学,尊重实践中的创造性,总结实践中的新经验,在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检验认识,发展认识,提高认识。要集中民智,广泛调研,问计于民,把人民群众的金玉良言、真知灼见集中起来,深入下去,不断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针对性。要顺应民意,珍惜民力,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好的效果,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当务之急。切不可搞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不务实效的“达标工程”。
  常谋富民之策。充分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放手发动群众,真正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跨越发展的根本保证。民思莫过于思富,民盼莫过于致富。人民群众总是从就业渠道的实实在在拓宽中,从自己收入的实实在在增加中,从生活水平的实实在在提高中,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赞扬党的干部。反之,则说什么都缺乏号召力,讲什么都缺乏说服力。当前,必须围绕国家和省市的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在其位、谋其政,用其心、尽其力,全心全意造福于民,不断维护好、实践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其他文献
有声语言是教师教学中最直观的教学手段.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教学往往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道、授业、解惑,而忽视了教师本身所具有的隐性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隐性语言(无声语言)起
期刊
解决好弱势群体的利益矛盾问题,是争取民心、民意,巩固执政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当下,对这一社会矛盾的客观性,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对矛盾的艰巨性、复杂性,要有足够的估计;对化解这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德体系应分为两个层次,即现实道德和理想道德。现实道德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并为市场经济服务,以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原则为核心,要求社会生活所有主体都必须遵
全面小康,我们还缺什么?以英国为镜,我的结论和假设是:我们最缺的是文化,尤其是文化能力!  英国历史上的辉煌和自我中心意识之强,可能“日不落国家”的表述最为经典。今天的英国在国际舞台上似乎总是追随血缘上曾是它的子辈的美国人的左右,让人滋生一种“垂垂老矣”的悲凉。的确,英国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于世界文明发展中已是下午三四点的太阳,虽仍不失绚烂,但正在西下。然而认识如仅停滞于此,并没有触及英国文明的本
美国是实行两党制的典型国家,由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象驴之争”与“朝”、“野”之争,似乎表明它们是政治角逐中的两极。然而,大量事实和种种迹象的曝光,使美国的两党制现出
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正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已经成为区域发展新的驱动力。近年来,丹阳以尊才重才爱才的大情怀、引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迎接21世纪的挑战——发展知识经济是我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抓住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的发展机遇,大力提高民
用“补人头”代替“补砖头”,以货币补贴形式代替实物补贴形式解决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这是常州住房“新政”的核心。作为一个尚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常州“新政”从一开始就争议
比较语法是一门新兴的语言学科。本文试就法语、汉语两种语言的定语作比较,阐明两种语言的共通性和各自特点
随着信息社会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已然与“物质”、“能源”并驾齐驱,成为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信息消费就是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方式逐步由最初的温饱型向发展型、享受型方向转变,信息消费的潜力与空间将快速释放。蓬勃发展的信息消费正日益成为我国新时期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战略支点。  信息消费的特征决定其成为重要的消费亮点  作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