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纪虽小,我却喜欢在雾气弥漫的清晨,坐在床边,饮一杯茶。看着眼前朦胧的一切,在茶色液体中的倒影。杯口冒着白气,还来不及凝成雾珠,便消散在空气里。轻轻吹散浮在茶杯上的热气,喝上一口,那股暖流从喉中缓缓而下,在腹中汇集,温暖着肠胃中的每一个细胞,溶入血液,不断在身体内回流。还带着些许睡意的器官,受到茶水的滋润,渐渐苏醒,周身的毛孔也慢慢舒张,从头顶到脚尖,被暖了个遍。
茶香还留在口中,萦绕在唇齿之间,苦中带甜的茶味在舌尖挑逗着味蕾,那香醇,那清新,在口中流连,这便是所谓的回味无穷吧?
我不仅喜欢饮茶,更爱泡茶。早早醒来,跑到厨房,从茶叶盒中捻起一小撮茶叶,放进白瓷茶杯里,烧一壶水,一边等,一边听水壶里的水发出“沙咕沙咕”的声音。等到水沸腾了,呼呼冒着热气,且慢,稍微等它冷一冷,听人说,九十摄氏度左右的水泡出的茶最香最纯。
茶叶不算极品,不是什么龙井、乌龙,是外婆捎来的熏茶。老家后面的山上,种着一排排的茶树。暮春三月,雨水滋润,天气渐暖,正值家乡青茶发芽吐绿的时候,青绿的茶叶伴着雨露,映着阳光,经风一吹,显得熠熠动人,像无数个精灵在翩翩起舞。小时候,外婆常牵着我的小手,挎个竹篮子,带我进山采茶。一进山,微风夹着茶叶的清香徐徐而来,氤氲了整个山谷。沿着崎岖而蜿蜒的小径,将茶树上浮着的那层最嫩的绿芽一一采下,不出半个钟头就能收获满满一篮子。回家后,经过外婆炒茶、搓茶等一道道的工序,巧手熏制,就制成了浓香的熏茶了。虽算不上名茶,闻闻,却有独特的质朴芳香,像是带着深谷吹来的山风的气息,又像是外婆身上的淡淡的烟草味道。
水烧好了,滚烫的水流沿着长长的壶嘴,习惯地在空中划过一道平浅的斜抛线,注入白瓷杯中。干枯的茶叶被这股热流席卷,在杯中翻滚、沉浮、旋转,片刻,在水浴中缓缓舒展开来,杯里的水也浸染成浅淡的茶汤。冲泡得愈久,茶色愈浓,茶味愈醇香。一杯茶泡好后,整个屋子都会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仿佛置身于老家的茶山了。
端著白瓷茶杯,找一个恬静的角落,一个人慢慢地饮,缓缓地品,千万种滋味,在一浮一沉、一吐一吞之间融会贯通。那一刻,茶的芬芳充盈着身体的五脏六腑,仿佛每个器官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了。
茶之道,在于品。其实,茶不过是浅色浅香的平凡液体,当我们下意识地为它注入某种特定味道,它便足以让我们回味。品茶,品生活,更是品那些如茶般浓郁而香醇的记忆。
茶香还留在口中,萦绕在唇齿之间,苦中带甜的茶味在舌尖挑逗着味蕾,那香醇,那清新,在口中流连,这便是所谓的回味无穷吧?
我不仅喜欢饮茶,更爱泡茶。早早醒来,跑到厨房,从茶叶盒中捻起一小撮茶叶,放进白瓷茶杯里,烧一壶水,一边等,一边听水壶里的水发出“沙咕沙咕”的声音。等到水沸腾了,呼呼冒着热气,且慢,稍微等它冷一冷,听人说,九十摄氏度左右的水泡出的茶最香最纯。
茶叶不算极品,不是什么龙井、乌龙,是外婆捎来的熏茶。老家后面的山上,种着一排排的茶树。暮春三月,雨水滋润,天气渐暖,正值家乡青茶发芽吐绿的时候,青绿的茶叶伴着雨露,映着阳光,经风一吹,显得熠熠动人,像无数个精灵在翩翩起舞。小时候,外婆常牵着我的小手,挎个竹篮子,带我进山采茶。一进山,微风夹着茶叶的清香徐徐而来,氤氲了整个山谷。沿着崎岖而蜿蜒的小径,将茶树上浮着的那层最嫩的绿芽一一采下,不出半个钟头就能收获满满一篮子。回家后,经过外婆炒茶、搓茶等一道道的工序,巧手熏制,就制成了浓香的熏茶了。虽算不上名茶,闻闻,却有独特的质朴芳香,像是带着深谷吹来的山风的气息,又像是外婆身上的淡淡的烟草味道。
水烧好了,滚烫的水流沿着长长的壶嘴,习惯地在空中划过一道平浅的斜抛线,注入白瓷杯中。干枯的茶叶被这股热流席卷,在杯中翻滚、沉浮、旋转,片刻,在水浴中缓缓舒展开来,杯里的水也浸染成浅淡的茶汤。冲泡得愈久,茶色愈浓,茶味愈醇香。一杯茶泡好后,整个屋子都会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仿佛置身于老家的茶山了。
端著白瓷茶杯,找一个恬静的角落,一个人慢慢地饮,缓缓地品,千万种滋味,在一浮一沉、一吐一吞之间融会贯通。那一刻,茶的芬芳充盈着身体的五脏六腑,仿佛每个器官都被洗涤得干干净净了。
茶之道,在于品。其实,茶不过是浅色浅香的平凡液体,当我们下意识地为它注入某种特定味道,它便足以让我们回味。品茶,品生活,更是品那些如茶般浓郁而香醇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