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材再构建中的“加减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na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处理,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在处理教材时必须要做好“加减法”,所谓加法就是强化和延伸的内容,而减法就是弱化甚至删减的部分内容。
  关键词:教材再构建;教材内容的删减和补充;加减法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都需要对教材进行再处理,这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采取恰当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有效的知识与能力,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要让一堂课变成优质高效课,在处理教材时必须要做好“加减法”,所谓加法就是强化和延伸的内容,而减法就是弱化甚至删减的部分内容。
  在谈加减法之前,有两个前提必须明确。
  1. 模式和方法哪个更重要?
  教育报上曾刊登了一篇文章《貌似正确的理念蒙住了谁的眼》,学生学不好,因为教师不好?教育质量不高,因为模式不科学?离教学实践最近的,既不是美好的理念模式,也不是先进的理论,而是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教学方法。我本人也参观了许多南方的优质学校,很多校长明确说,教学模式是写给外边的人看的,或许是应付检查的,而真正破解教学问题的是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问题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内容,可以通过学生自学来完成,难度大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导学案、问题教学法等来完成,如果一个学校所有的课程都采用一种模式,就好像医生对所有的病人统一用一种治疗方案一样,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辅以不同的教学手段,如果学校能包容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教育质量才能稳步提升。
  2. 如何把握主干知识?
  要把握每一门课程的核心知识、主干知识,首先要看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研究中考试题,当我们把历年的中考试题系统地进行研究后就会发现一定的规律,在上课时就有了目标感、方向感,就能把握住教学的重点,我们经常说考题遵循课程标准但不拘泥于课程标准,只有把课程标准和中考试题的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对所教内容进行有效的加与减。过去我们在教美术班时,等到专业课考完只剩下三个月的时间,如何提高成绩,对低频点的知识,可以大胆地删减,但对于高频点的知识,除了讲透彻还要做好拓展训练,前提是教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一、 教学内容的加减法
  (一) 如何做好减法
  1. 删减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对教材内容的删减包括文字和内容两个方面,对教材文字的删减主要引起教材文字数量上的变化,而对教材内容的删减包括知识点、图像、练习、活动等的删减,从删减的程度上来看,可以小到几句话、一个知识点,大到删减几个自然段,有时甚至是一个单元的知识点。我们许多老师感觉到一节课要讲的内容太多,时间不够,要么讲不完,要么拖堂,其实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把核心的知识点讲透,做到整体扫描,局部聚焦,就能够做到减负高效了。
  2. 减少教师的讲解和提问,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教堂”变成“学堂”,以学生自学或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简单的问题自检解决,面对存在的问题,重点加以引导,或者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把学习变成一种交流活动,减少教师的讲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我们发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提的问题很多,随意性很强,有时不断地问“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太多,学生只是无心的回答,自然就没什么效果。
  3. 减少多媒体的使用量,多媒体的使用要因课而异,毕竟它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如果教师每节课都从头到尾使用多媒体,信息量过大,学生根本记不下,而且速度又快,跟放电影似的,很多学生只是看热闹,教师黑板上没有板书,学生也不记笔记,书上也懒得画出重点知识点,到复习的时候,看书也就非常盲目,想提高成绩就非常难。
  二、 如何做好加法
  (一) 增加自学和思考的时间,这点完全符合现代教学理念。
  (二) 对教材的补充。有许多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光靠在课堂学习书本知识显然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无处不在。教师在备课时,就必须通过自己平时的积累补充一些素材,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有用的知识。
  (三) 隨堂练习。随堂练习对学生巩固知识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环节中,随堂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补充适当的随堂练习题。
  三、 作业布置中的加减法
  目前,我校的各科作业布置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各科自己布置自己的作业,导致有一天作业特别多,学生晚上12点还做不完,有一天作业又特别少,学生无事可做,教师对发的练习册当中的习题不加以取舍,全部布置下去,重复的题目比较多,或者非重点的知识点涉及的题目比较多,都是无效重复的练习,教师在备课时,同时要备好作业,该减的大胆减去,该强化练习的要追加一些练习题,只有这样,训练的效果才会比较理想。
  四、 复习课中的加减法
  初中阶段,各种考试的易中难比例基本是7∶2∶1,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70%的简单题,学生容易理解,只需记清楚而已,我们可以少讲或者不讲,这就是减法。但对20%的中等难度和10%的难题,如果没有知识的外延和拓展训练,是绝对不可能拿到高分的。所以我们对这部分知识点要用发散思维的观点来处理,强化训练,这就是加法。
  轻负高效是我们教学当中永远的追求,学习的内容很多,只有教师的筛选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耗低能”问题。
  作者简介:
  吴征兵,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市第六十五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教学反思来总结教育行为,改进教学方法,是教师提高业务能力和增强课堂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教学反思;课堂效果;提高能力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就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除了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更重要的是在一堂课后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去粗存精,这对我们日后的课堂教学益处良多,有效的教学更
目的:从分子水平探讨肾小球硬化的发病机制,观察。肾小球硬化大鼠蛋白尿等肾病表现及肾组织病理改变,从蛋白水平分析肾小球硬化相关因子的作用以及NF-кB与肾小球硬化、细胞凋亡
摘 要: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能够为学生创造激发积极情感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学生提供满足学习需求的教育教学情境,不断提升小学生乐学、会学、善学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育;自主学习;学习能力;能力培养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组织下,通过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小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的教育教学过程。小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对
目的:  探讨无支架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治疗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的临床价值。  方法:  收集45例我院2015年7月-2016年
摘 要:我国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地域发展不平衡,越来越多的人外出务工,而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开始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之一。由于这些学生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以及生活习惯等都不同,心理发展状态也不一致,为了实现对外来务工子女学生的正面引导,使学生尽快地转变心理状态,就需要对此类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文主要论述了针对外来工子女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目的] 用ZT胶进行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诱导非栓塞侧肝叶代偿性增生,研究ZT胶在兔SPVE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选健康新西兰白兔32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四组
摘 要:朗读是小学生学习和掌握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能使学生深刻感悟课文,提高学习能力和品德素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朗读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水平,培养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能力;培养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言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朗读教学,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