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

来源 :电脑知识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下,高校为满足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需要对新时期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进行研究。高校信息化管理应以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组织架构为基础,构建符合校园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搭建服务于高校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的信息系统,要实现数据和信息的统一化管理,要建立各类资源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确保信息化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高等教育;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4-0005-02
  各大高校围绕新时期下大数据教育改革开展了大量研究[1]。在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曾明确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同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中明确指出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的要求。促进高校管理水平标准化、规范化,逐渐提升高校整体管理现代化水平[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摇篮,应走在信息化发展的最前端,引导整体社会信息化发展方向。教育信息化是实现高校现代化教育、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直接关系到高校综合能力提升,也是增加高校核心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1 新时期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研究
  1.1 建立符合信息化发展要求的组织架构
  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主要依靠加强教育管理信息化,也是保障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高校信息化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化的工作,如果缺乏学校领导的支持,则无法达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配合,信息化管理难以得到顺利开展。教育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针对技术上的建设,更需要领导者与管理者在管理理念、信息化机构建设、人员编排等方面进行重要决策[3]。同时需要构建一个高权威性、教育信息化的组织架构,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交流,发挥各部门自身作用。建立信息化责任制机构,专门对教育信息化进行构建与实施,利用信息化资源对高校教育信息进行彻底改革,其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
  在建立的组织架构中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对教育信息化进行统领、协调、组织与决策;专家小组主要负责对教育信息化技术、产品以及方案等问题进行评估指导;实施小组主要负责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前期调研、分析、规划、组织培训与推广等相关事宜进行实施。信息化负责制机构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孤岛现象,在管理、机制与技术上实现了统一处理。通过信息化负责制机构进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并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进行有力管理,使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有力支撑。
  1.2 构建符合校园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模式
  高校教育信息化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其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体现了学校整体办学水平[4]。为方便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开展,需要以信息化校园管理模式为基础,其规划方案以高校实际需求为主,与高校中有经验的教授、专家进行共同设计、研究,得到更多信息需求,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信息化校园管理模式以构建一个完整统一、具有先进技术且高校安全的校园信息化系统为目标,其框架如图2所示:
  信息化校园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与服务层几个方面。基础层以软硬件设置为基础,为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基础条件[5]。数据层主要通过搭建数据库资源,为全校师生提供开放性共享数据资源,实现全校信息资源统一化。应用层则应用层主要通过建设各种校园平台,为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便捷路径。服务层则以提供个性化服务为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与教师教学质量。
  1.3 搭建信息系统
  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要求教师有着过硬的科研、管理以及教学能力。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需要以教师信息化能力为基础[6]。搭建服务于高校管理、服务和教育教学的信息系统,让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空闲时间进行学习,提高自身信息化能力。通过邀请教育信息化专家与教授等,设计教育教学内容与过程,将课程内容以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分类放置于教育信息系统,让教师能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提升信息化教育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资源重复利用率[7]。
  信息系统通过提供专家咨询服务,向用户提供各种关于教育信息化方面问题的解答,同时用户可通过上传资料,实现经验交流与讨论。通过系统平台中现有资料,对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通过网络提供资源,实现高校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充分利用校园中多媒体设备,便于对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解决。
  1.4 实现数据和信息的统一化管理
  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中,传统建设模式存在着各自分块发展的模式,导致各部门针对上级相关信息标准颁布与实施存在一定差异,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高校目前教育信息化数据格式存在差异、信息不标准、信息共享性差以及数据集成性差等。因此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需要强调规划中信息的统一,作为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方式,应对联合建设逐渐重视。在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設中,除了资金投入外更应有效调动高校各部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对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形成联合建设加快高水平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推行与启动。
  在建设过程中,从多维度方面考虑,对个性化信息门户、统一电子身份验证、集成信息系统等进行进行完善,形成统一、有序的共享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教育信息化管理主要以校园网络为基础,利用校园网络设施无障碍运行以及安全管理教育化管理正常开展为前提。根据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发展来看,网络安全问题是校园网络正常运行的关键。虽然高校在软件系统、网络系统的构建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建设较为薄弱。大部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更注重于杀毒与防御方面,无法对网络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同时也从未制定相关的风险应急预案机制。各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中,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从网络系统反击、防病毒等安全管理方面人手,同时重视安全认证、使用安全以及存储安全等问题加以重视[7]。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想要做到统一化资源管理,首先需要保障网络安全管理软硬件资金投入,并不断引进网络高级管理人才,对网络风险进行实时评估,制定有效风险应急预案。由计算机专业人才有效构建网络安全管理中心,专门对校园网络建设、管理与维护制定有效应措施。对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不断进行完善,对教育信息化管理范围进行确定,保证整个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要求高校中各部门人员做到各司其职,确保教育信息化数据在存储、维护更新等方面做到稳定发挥。
  1.5 建立各类资源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
  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需要以各类资源为基础。国家在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方面,每年会定期给予经费与扶持,保证学校网络的正常运行。同时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需要结合校园实际需求,对接下来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并将其计划上报校长与其他认可,得到学校拨款。但学校拨款方式会给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带来一定资金申请压力,一旦资金得不到落实,直接会影响整体管理计划的落实。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相关部门主要采用模式化资金预算,以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拨款最低额度为预算基础,且每年学校建设最低拨款额度不应少于这一额度。相关建设部门根据每年拨款预算对各部门需要资金预算进行调整,协调各方面建设资金。根据每年教育信息化管理具体情况与各部门上报预算方案,学校领导对接下来一年管理方法进行制定后并进行审核批示。这样,能够保障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经费需求,减轻各部门经费压力,同时也有助于学校领导对每年信息化建设效果重视,促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
  除此之外,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资源短缺问题,可通过高校与企业联合的方式,利用项目外包来减少高校费用开支。或者采用高校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企业派人人驻高校,符合对高校网络与多媒体设备进行管理与维护,保证高校管理的正常运行。同时,企业对学校各种软件平台的高效使用,能够加快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在减少高校管理建设开支的同时,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
  2 结束语
  高校信息化管理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方法创新,更重要的是对教学理念、教学环境、教育组织、教育思想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想要全面推进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顺利开展,需要遵循“科学发展观”战略要求的前提下,科学制定教育信息化管理计划,满足整体管理发展需求的同时,切实推动高校管理改革稳步发展。结合高校自身实际管理模式,为高校发展综合型人才提供条件。
  参考文献:
  [1]陈超,刘楚.作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必由之路的教育信息化——全国教育大会与教育信息化笔谈之三[J].中国电化教育,2019,384(1):17-21.
  [2]钱晓芳.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评《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7,76(23):16-21.
  [3]张瑞杰,牟蕾,张文生,等.完全学分制下个性化人才培养的教育数据挖掘分析研究——以教育信息化时代大学生自主选课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1):87-91.
  [4]陈琳,杨英,华璐璐.“十三五”开局之年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新发展-2016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大热点新闻解读[J].中国电化教育,2017,76(2):12-15.
  [5]张虹.高校领导者信息化领导力理论模型构建研究——以组织变革为视角[J].电化教育研究,2017(9):31-36.
  [6]章雯華.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功能设计思考[J].财会通讯,2017, 79(1):121-123.
  [7]周肖树,魏志军,董雨,等,高校学生诚信教育信息化平台的构建探索——以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为例[Jl.高教探索,2017,76(6):114-118.
  [8]袁兴梅.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457(24):34-36.
  【通联编辑:张薇】
  收稿日期:2019-08-25
  作者简介:涂莎(1992-),女,湖南岳阳人,本科,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信息化管理。
其他文献
随着时代的发展,智能手机成为方便、快捷的通信工具并走进了千家万户,中小学生拥有手机已成为普遍现象,但这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争论。为了解决目前中小学生沉迷手
摘要:学分制智能问答系统应用智能检索技术,与学生进行问答式的交互。系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可以准确地理解学生通过自然语言提出的问题,继而通过检索FAQ库与学分制的知识图谱,反馈给学生正确答案。相较于搜索引擎,基于学分制垂直领域的智能问答系统,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分制信息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问答系统;FAQ库;知识图谱  中圖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
摘要:摩登农场网站是为了解决白领工作的压力以及丰富白领的生活而打造的一款软件。利用此款软件将用户和农户联系起来,农户将地划分模块,然后分租给需要体验的白领客户,租客可以利用闲暇时间去感受劳作以及收获的过程,从而满足了人们在现实中寻找轻松自在的需求。  关键词:农场;网站;设计;实现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31-0035-02  1背景 
摘要:计算机软件是工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工科背景下开展软件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势在必行。针对软件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重复、忽略课程衔接,不利于软件人才培养的问题,提出新工科背景下多课程交叉软件类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并以Java程序设计为例从修订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设计优秀案例,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为同类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多课程交叉;软件类;
摘要:菜鸟驿站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客户信息沟通不畅通、客户自提取件体验不佳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APPInventor平台开发工具,设计一款菜鸟驿站App,实现菜鸟驿站科学管理快递件和客户取件便捷的目的。通过搭建AppIn-ventor开发工具的基本代码程序块,省去了编写代码的复杂步骤,降低了App的制作难度。在满足菜鸟驿站基本功能的基础上,App完善了后台留言功能,实现客户与客服的顺畅沟通
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网络教学等新兴信息化教学模式逐渐整合于课堂教学。本文以《商务谈判》课程中的“商务谈判有效沟通技巧”教学单元为例,介绍信息化教
摘要:今年广东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在这一大背景下,广东高中智慧校园亟需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培养方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智慧校园的建设能够有效提高学校办学效率、教师教学效率,也能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环境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新高考政策出现的问题,运用智慧校园的建设思路进行剖析,提出了在这一政策下,高中智慧校园建设应当如何创新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为推动广东新高考制度下智慧校园的发展提供思路借
摘要:如今世界大部分国家都步入了信息技术时代。电脑计算机走入了千家万户,并且被应用到社会、经济、人们的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如今的生活、工作、国家管理、经济控制甚至军事管理都离不开计算機的作用。所有的内容都在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和控制。信息科技的应用为人们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网络的出现更是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其对信息数据的管理、传输方面的作用尤其突出。但在这些应用中也为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该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性逐渐进入了高校教学之中。社会性软件时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与其他用户开展学习和交流的一种软件。它为互助协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有利于高效学习的开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社会性软件,探讨了社会性软件在互助协作学习方面的功能,提出了相应的学习模式,期望能够推动高效学习、终身学习的实现。  关键词:社会性软件;协作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
摘要:档案是记录各类信息的重要资料,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档案管理工作不容忽视,传统档案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现阶段,要创新高校档案管理模式,运用先进的技术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高校档案记录着教育教学实际和高校管理等相关资料,还有高校中的人员信息和资料,包括教职工的人事档案和规模庞大的学生档案资料。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先进技术转变档案管理方式是档案管理人员思考的问题之一。本文就结合数字化技术在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