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在下腰椎融合术中应用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xijiuni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双侧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在下腰椎融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年6月~2009年10月,选择性对32例单节段下腰椎疾患行椎弓根螺钉加椎间融合器内固定术,均采用双侧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即Wiltse多裂肌和最长肌肌间隙入路.其中男性14例,女性18例;年龄37~65岁,平均51.2岁;病变节段:L3、46例,L4、517例,L5S19例;病种类型:腰椎退行性不稳12例,极外型或椎间孔型椎间盘突出7例,腰椎滑脱5例,椎间盘原位复发5例,椎间盘源性疼痛3例,均表现为严重的下腰痛伴单侧肢体出现放射症状或无双下肢症状.根据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伤口视觉模拟法(VAS)疼痛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手术平均对间106 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19 ml,术后平均引流量137 ml,住院平均天数13.5 d.术前ODI评分为(37.3±6.1)分,术后3个月时为(19.1±4.7)分,末次随访时为(11.8±3.7)分;术前VAS疼痛评分为(7.2±1.2)分,术后3个月时为(2.5±0.7)分,末次随访时为(2.1±0.9)分,统计分析显示术前和术后3个月或末次随访时的ODI、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均获得24个月以上随访,影像学检查示良好的椎间骨性融合现象.[结论]双侧小切口椎旁肌间隙入路行下腰椎融合术能有效地保护椎旁肌,并达到减压、融合目的,是较实用并容易推广的腰椎后路“微创”手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手术治疗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的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影响.方法 :取我院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患者82例,随机分研究组(腹腔镜手术)与对照组(开腹手术)各41例,评估两组临床
腹壁切口疝是开腹手术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之一,是腹内组织或器官经由手术切口的潜在问隙或薄弱区域突出于体表所形成的腹壁包块。欧洲疝学会将腹壁切口疝定义为:在临床体检或影
ICU病人病情危重,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分解代谢能力增强;且患者通常无法正常 、足量进食,长此以往,营养状况容易恶化从而导致病情加重.而营养不良将直接关系到ICU病人综合治
目的 比较加巴喷丁与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15—2018年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三叉神经痛患者7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加巴喷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nsfusion-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TRALI)和移植物抗宿主病(transfusion associated graft-versus-host disease,TA-GVHD)是日益受到重视的两种
病人男性,26岁.车祸挤压右上腹及左小腿伤后1h,于2005年11月10日急诊入院.
[目的]对Ponte截骨与Smith - Petersen截骨(SPO截骨)治疗僵硬性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方法] 2007年5月~2009年3间收治的单纯后路全椎弓
目的:研究早期帕金森叠加综合症和帕金森的临床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2016年6月—2018年1月收治的58例早期表现出明显帕金森症状,并初步确诊为帕金森叠加综
目的 探讨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2018年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
支原体和衣原体在人类中的致病性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女性生殖道支原体与衣原体感染率在逐年上升,并可致女性输卵管性不孕,妊娠期可上行感染胎盘、胎儿,造成流产、胎死宫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