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地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的问题及策略

来源 :求知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在语言表达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心理、能力及习惯原因。针对此种情况,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转变学生的观念,明确语言表达的意义和价值;创设活动和情境,营造语言表达的环境和氛围;加强指导和训练,提供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高中地理;语言表达;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06-0031-02
  引 言
  当前,国家提出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而这些核心素养的落实,需要教师着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地理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学科,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面临着很多问题。
  一、地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面临的问题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存在各种问题。笔者试图从语言表达的形式这一角度出发,从小组讨论、个人答疑、提出问题、书面答题四个方面来说明目前地理学习中学生语言表达所存在的问题。
  (一)小组讨论方面
  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合作讨论的时候不够主动,不敢在同学面前展示自己的观点;学生能力不同,在讨论时获得的语言发展不均衡。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有些学困生无所事事,或者做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情,这些行为会导致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锻炼和提升。
  (二)个人答疑方面
  在笔者任教的5个班级中,随机抽取12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抽取的学生中,40名学生不敢说,所占比例33.3%;57名学生不愿说,所占比例47.5%;90名学生不会说,所占比例75%(见表1)。不敢说、不愿说的学生占了一部分,绝大多数学生处于不会说这种状态。
  (三)提出问题方面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所讲的教学内容和教材内容提出问题,但也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提问的数量较少。学生在课堂中较少提问,偶尔有学生提出一两个问题。第二,提问的质量低。第三,提问方法不当。学生不会提问,缺乏提问的技巧和方法。
  (四)书面答题方面
  学生的书面表达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字迹潦草,随意性强。学生在做作业或答考试题的过程中,书写不规范、不整洁,随意涂改。第二,逻辑混乱,条理不清。例如,在回答某个地方风力小的原因的问题时,学生只写等压线稀疏,表述缺乏逻辑关系。第三,表达的专业性低。例如,在表达河流含沙量大时,有的学生写“沙沙多”。这是地理语言不规范的表现。
  二、学生语言表达问题的原因探究
  学生出现语言表达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心理原因
  学生出现语言表达问题的心理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自信心不足导致学生害怕在公开场合讲话。由于个人性格和家庭原因,有些学生特别害怕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观点。第二,担心自己受到嘲笑。有些学生怕自己讲得不好,会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还有些学生怕被同学认为是“显摆自己”。
  (二)能力原因
  从表1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绝大多数学生不会说、不知道怎么说。这是因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有:第一,学生知识基础薄弱。学生各科知识基础非常薄弱,导致他们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第二,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学生不能将自己学习的内容经过加工和整理后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第三,没有掌握表达的技巧和方法。学生没有进行过专业训练,不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
  (三)习惯原因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灌输式教学”是教学的主要模式。至今,这种教学模式都深刻地影响着日常教学。学生已经习惯于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较少思考应如何用自己的思路和语言表达知识点。在笔者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有学生谈到从小学到初中都是这样,已经习惯只听教师讲课了。
  三、地理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策略
  基于对以上原因的分析,笔者提出了以下措施。
  (一)转变学生的观念,明确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语言表达能力也日趋重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高中地理教学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1]。由此可以看出,高中地理教学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是有明确要求的。地理学科对学生语言表达也是有要求的,在考试大纲中提出:“描述和阐釋地理事物,能够用简洁的文字语言、图形语言或其他方式描述地理概念、地理事物的特征、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根据这一要求,学生需要学会用简洁明了、逻辑清晰、规范的地理专业术语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二)创设活动和情境,营造语言表达的环境和氛围
  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和活动,笔者在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开展地理课前三分钟活动
  为了让学生敢于表达,笔者开展了地理课前三分钟活动,并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第一阶段,学生分享自己喜欢且与地理有关的内容;第二阶段,教师明确提出地理主题;第三阶段,教师讲解与地理高考相关的内容。学生目前处在第一阶段,因为很多学生怯于在公开场合讲话,所以这一阶段不对主题做要求,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胆量。同时,笔者细心地发现每名学生的优点,并对他们所讲的内容做笔记,以便有针对性地给予他们指导,对于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做得不好的方面也要提出建议,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2.合理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好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研究习惯与创新意识。在实践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冲突及生活实际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并积极交流。例如,在教学“工业地域的形成”时,笔者根据学校附近的工业园区提出问题:“建桥工业园区在哪里,有哪些产业部门,这些产业部门之间有何关系,为什么要集中在一起?”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和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让学生有话可说。
  (三)加强指导和训练,传授语言表达的方法和技巧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学科,有着自己的专业术语。在教学中,学生面临不会表达、表达的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
  1.讲解问题分析的思路和程序
  当学生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分析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分析问题的思路。例如,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应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市场、政策、交通、科技、历史传统,等等。但这仅是一些基本的方面,还不够细致。例如,2016年高考全国卷中有这样一道题:“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根据考试要求,学生需要对这种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细化气候包括的要点,让学生明白要从光照、热量、降水三个方进行气候分析。又如,要讨论地形是如何影响气温高低的,学生需要清楚除了海拔高低、坡向会影响气温外,地势起伏及山脉走向也会影响气温。
  2.分析并准确选用地理术语
  学生表达一个观点时,用词需要清晰、贴切,其主要体现在选择准确的地理专业术语上。例如,高温与炎热、溫和与寒冷、干旱与少雨、多雨与丰富这些描述气温和降水的词是有区别的。对于这些专业的地理术语,学生应熟记和深刻理解其含义,这是用词清晰贴切的前提。学生在学习中应有意识地积累专业的地理术语,并领会这些术语的使用范围,以便在答题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地理核心素养。
  3.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要想让学生地理学科语言表达专业化,读写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学生应多阅读与地理有关的书籍、资料等。除了地理教材,学生要多看地图,多看《国家地理》等杂志。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能够初步感知并了解这些地理专业术语,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写和画。基于中学地理教学目标,在课堂内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一些重要的内容进行默写、默画训练。教师还要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然后学生再进行记忆和修改,直至学生能够完整写、画出正确的内容。
  结 语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地理学科语言表达能力。而对于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课堂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回答,还要关注学生答题过程中使用语言的规范性。无论让学生转变观念,还是创设各种情境,抑或是给予他们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都有助于学生提高地理学科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肖娟(1986.6—),女,四川巴中人,硕士研究生,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地理课程与教学。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入,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财务管理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精细化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适应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精细化管理细致划分了企业发展目标、标准和任务,它主要包括精准决策、精准控制、精准计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紧紧扣住诗歌的文体特点,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支架,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全面解读诗歌,深入探究诗歌的内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审
摘 要: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念的课程,这门课程在提升学生个人素养和健全学生人格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目前,我国初中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核心素养及其教学意义进行分析,并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具体措施,具有教学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与语文教学相融合,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教师应充分探寻传统文化的价值,将其渗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文本学习的过程中感知深厚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
事业单位资产内控与预算管理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并且有利于事业单位健康良性发展。以此有利方面,本文通过了解事业单位资产内控与
摘 要:在当今时代,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人才必须具备的素质。但因为信息技术属于一门比较新颖的科目,且信息技术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严重不足;加之该学科不是高考必考科目,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人们忽略了信息技术教育,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其缺乏原动力,无法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最终出现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缺失与偏离问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高中生信息素养现状及提升策略进行分析。  关
摘 要:高中英语语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高效开展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的英语综合学习能力得到有效优化,为学生英语综合探究能力的形成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在英语语篇学习的基础上,形成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深层次感知,提升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语篇教学进行探究,从思维导图辅助高中英语语篇教学理论角度进行深层次探究,希望能发挥思维导图的重要作用,以促进语篇教学的不断发
摘 要:初中是学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初级阶段。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因此,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实验教学,能将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潜移默化地锻炼學生的思维。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巧妙开展实验教学,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基于此,笔者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在初中物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发展,中国近几年在新经济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引领性的新兴产业。这类新兴产业的诞生不单纯源自技术的先进性,而是近年我国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