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假子制度的历史根源

来源 :人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cjs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中国史上的假子即养子,也叫义儿、义男、养男、螟蛉等。收养子的现象,为世俗所恒有,历代文献不乏记载。究其原因,无非有三端:其一,中国人对于子嗣看得很重,那些缺乏子嗣的人,考虑到终老赡养、家族延续,祖先血食以及财产继承等问题,不得不收养异姓男儿为子。其二,年幼无依者也往往为人所养;我国古代还将妻前夫之子称为假子。其三,养父子双方出于某种感情的需要,这种感情当然也掩盖着为达到某种政治或经济上的目的。历史上一些官僚贵族、军人、地主和商人等就有通过拟制父
其他文献
<正> 党的十三大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明确提出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经济发展战略的首位。这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重要战略决策,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正> 作为《人文杂志》一个忠实的读者,作为社会科学工作者,今天参加这个会,我感到十分兴奋。三十年来,在省内省外,也听到各方面的对《人文杂志》的评价,评价是很高的。我自己也感到有点光荣吧。但是,我想在这儿提一点我的希望。去年,我参加了社联的论文评选。作为一个社联,应该掌握我们目前对学术的要求,应该提出一个要求的水平,这个水平要求达到什么程度,大伙都向这边看齐。我想这个责任,是不是《人文杂志》也应该负担起来?我想应该负担起来。作为我们一个省上的刊物,省委领导之下省社会科学院、社联主管的一个刊物
<正> 本文略论董仲舒(公元前179——104)与王充(27~99)思想之异同。 一、“可效仿者,莫过孔子” 董仲舒是以宗孔而著名的。他认定“孔子立新王之道”(《春秋繁露·玉杯》,下引只注篇名),故著《春秋繁露》以阐发其微言大义,向汉武帝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篇文章是作者提交国际城市经济和规划学术讨论会的论文。此文提出的城市发展的S型曲线模型,是讨论会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成果,受到与会者的关注。现予刊登,以飨读者。
笔者根据果木高接换种(换冠)的原理.试验、推广橙类果树低位接脚换根的方法,使因患脚腐病(根腐病)而濒临枯死的橙类果树又发新枝,实现高产稳产。
<正> 历史学家要能在历史上作出贡献,他必须了解自己所热心的事业的意义,必须对他所处的时代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历史学家进行历史著述,他们开始时的动机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是为了完成官方的任务,有的是为了追求一定的功利,亦有的是为情志所驱使,等等。但是归根结蒂,他们自觉意识和责任感的强弱与否,往往决定他们的著述在后代流传过程中所能显示的价值的大小。从这个角度看,司马迁、班
<正> 近年来,我们延安地区工交企业,按照“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挖掘潜力,提高效益”的十六字方针,紧紧抓住产品创优这个龙头,走活了质量工作一盘棋,取得了显著成绩。截至1988年,永坪炼油厂生产的0号、-10号轻质柴油,延安变压器厂的S7—80—100/6低损耗变压器,延安机械厂的YLB—160深井泵电机、延安电线厂的LJ—16、25、35mm2铝胶线,延安汽车工业联营公司的YQ—140YY原油运输车,延安丝绸厂的散花线绨被面,延安卷烟厂的嘴甲二84
为了解水稻的再生特性,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对30个不同水稻品种(组合)的再生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组合)头季稻加再生稻的产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供试材料间再生率的差异
用木薯茎切段及顶芽作为外植体,诱导木薯愈伤组织的形成.在含2,4-D 1~8mg/L、 6-BA 0.5mg/L、蔗糖30g/L、琼脂7g/L的改良MS培养基上,能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在同样培养基或添加不
以3个甘蓝型黄籽油菜自交系L2、L4、L6为材料,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种皮抗氧化酶活性和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3种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