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清闲的公家人

来源 :杂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月入七千,几个月才去单位一次,其他时间自由支配。”近日,网曝一名女网友与自称黄陵县安监局职工梁海宁的聊天记录。此事经媒体报道后,陕西黄陵纪检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
  偶尔去“喝喝茶”,“逛一下”,其他时间自由支配,月薪就能拿到七千多元,着实令人羡慕嫉妒恨。这无异于戳中了人们对于公务冗员的反感情绪。
  那么,事情的真相到底是怎样的?通过媒体调查,梁海宁所在单位回应,其负责包村帮扶,平日大部分时间在其包村点店头镇关村工作,因而不必参加单位的考勤。可是,村民的说法却大不相同,声称不认识梁海宁,只知道一位姓宋的村官。村支书出来“力证”梁海宁清白,但似乎难有说服力,受到“谁知道是不是上级领导逼其‘串供’”的质疑,因为该村未能提供梁海宁的考勤信息。至于对其工资的回应,是不是还存在其他隐形福利,外人不易得知,而当地纪委也未有一个及时的定论。
  黄陵安监局职工梁海宁受到行政记大过处分,主体责任领导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从当地纪委对责任人的处理结果来看,网络爆料并非子虚乌有。如果梁海宁真的只是“吹嘘”,当地纪委为什么要打他的板子?
  纪委及时介入令人欣慰,不过,事情的处理如果仅仅只限于此,依然令人忧心忡忡。
  “一张报纸一杯茶”的机关公务员“清闲”形象,已不是什么秘密。机构臃肿,严重超编,这是时下很多地方存在的弊病。
  梁海宁的新闻事件,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足可体现民众对公务员队伍管理的关注。如果一些人拿着纳税人的钱,却只是个“摆设”,于国于民都是额外负担。梁海宁的“清闲”,是当地公职人员工作现状的一个缩影,暴露的是当地对公职人员队伍管理的漏洞,类似于“吃空饷”。
  根据我国《公务员法》的规定,勤勉尽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法定义务。
  很多企业有一句警世良言:今天如果你不努力工作,明天你将努力去找工作。公职人员队伍管理同样该有这样的“紧箍咒”,理当让某些“不作为”、“懒作为”者时刻有种压力感、危机感。此事如果止于对责任人“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似乎难以化解公众的焦虑,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地管理部门的当务之急,还需举一反三,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将“编制压缩”、“人员裁减”进行到底,让那些没事可干的人把“坑”腾出来。
  【原载2016年4月23日《工人日报·法治周刊》】
  插图 / 吃空饷 / 勾 犇
其他文献
劝和圖
期刊
《三字经》塑造了许多勤奋读书的典型,其中有“头悬梁”“锥刺股”的自虐自残,“彼不教,自勤苦”;还有“囊萤”“映雪”的诗情画意,“家虽贫,学不辍”。我很赞赏《杂文月刊》2021年5月上原创版《读书何必“悬梁刺股”?》一文,如何读书,值得一问。   其实,早在明朝,《笑林》就将“囊萤映雪”戏谑地称为“名读书”:车胤囊萤读书,孙康映雪读书。一日,康往拜胤,不遇。问何往?门者曰:出外捉萤火虫去了。已而胤
期刊
有成语曰“自欺欺人”,意味一个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其实,人们往往是只想着欺骗他人,从而得到某种便利或好处,而决不想欺骗自己的,所谓欲欺人而不欲自欺是也。然世上果有此等好事乎?   钱大昕是清代的大学问家。其祖父钱王炯“享年92,其长寿与不妄求”的心态有关。他年69时,恩诏赐70以上长者粟帛,乡人多增年以邀上赐,他却正色曰:“人可欺,天可欺乎!欺天而罔上,吾不为也。”钱大昕儿时听闻此语,“心
期刊
看了这个题目,有读者也许会说:“这还是一个问题吗,当然是产生厨余垃圾的地方啦。”甚至有读者可能会奇怪,笔者何以会提出如此“低智商”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多走一些地方、单位、场所,多留心看一看,便会发现,的确有些厨余垃圾桶是放置在根本不会产生厨余垃圾的地方的。   我是图书馆的常客,几十年来,泡图书馆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几乎每个月都要去几次图书馆借阅图书、阅读报刊、查阅资料。 
期刊
杨子明先生的《漏洞》一文(《杂文月刊》2021年4月上原创版),说的是一群鲶鱼遇到溪流途中的拦水坝,试图越坝上游,找那美食世界,而钻进了老农在水坝制造的漏洞处拉起的大竹笼的故事。文章虽短,却寓意深刻。   人生长河中,也会遇到一道道“拦水坝”,面临的“漏洞”也会不少。那些想投机取巧、寻找捷径的人,往往就误入有人设下的“漏洞”。有人不想苦读下功夫,又想得到金字招牌的文凭,于是就有兜售假学历文凭、假
期刊
动物科技大学人事处长熊猫退休了,学校准备提拔一名新处长。   提拔誰好呢?人事处现有两名副处长,野白兔来得最早,多年来分管劳资和职称评审工作,她虽然只有本科学历,但做事比较公正,工作细致,向群众解释政策耐心。穿山甲呢,表现更加出色,他硕士毕业,说得一口流利英语,分管劳动纪律、人员招聘,经常有新思路,在部门很有威望。不过,山羊校长有自己的考虑。学生处副处长猩猩是山林财务部长金丝猴的儿子。一个月前,
期刊
“交流平台”栏目欢迎您的参与。您可就栏目、文章、版式以及题插图等发表意见,可抒发对于杂文、杂文创作的见解,亦可与编辑探讨或与读友交流对于社会问题的见解或疑惑。内容不限,形式不拘,字数二百以内。  投稿方式:寄信至(130022)长春市卫星路5758号(请于信封标注“交流平台”栏目);发送电子邮件至zwxkyc@163.com;发送短信至13844882250。  满地玩具,却已提不起玩耍的兴趣,与
期刊
一年多前,我曾写过《新〈官场现形记〉?》一文,里头讲了三门峡义马市一个收啤酒瓶的小混混聂卫东,“买”了副市长后,在酒席上叹息“我准备了两百万,结果只花了一百万就办成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三门峡市的市委书记连子恒和组织部部长李卫民“比赛”卖官,你卖一个,我也卖一个,为了畅销,不惜竞相降价,于是出现了随行就市的“市场价”,所以聂卫东买的这个“副市长”,原来要两百万,结果价比两家,一百万就搞定啦! 
期刊
我是路面,是建筑工人挥着如雨的大汗,用石子、水泥一尺一尺地向前铺出来的。也可以说,我这美丽的面容是由铺路人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  我是路面,我为行人提供交通便利。不论是大车还是小车,不论是大人还是儿童,我都让你们畅通无阻,绝不设障碍,我甚至都平稳得不让你们觉得颠簸。还有一点,你们可能有所不知,我还有保护下水道和防地震的功能。我为了方便你们,不仅有大道,而且进小巷,把你们送到大门口,让你们告别我时一
期刊
有一句宁波老话这样说:“逐魂装翠鸟(鸟音“雕”),毛羽欠细巧。” 逐魂就是长相丑陋、叫声刺耳、行动诡异的猫头鹰。逐魂也知道自己长得难看,不讨人喜欢,要不,就装装翠鸟吧!只可惜长了一身又黑又粗又硬的羽毛,无论它怎么装,也装不出翠鸟的半点风韵。  当然,大家都明白这是一句比喻。明为说鸟,实为喻人。“逐魂”之所以要装“翠鸟”,为的是伪装美好形象,掩饰自己的丑态,取得群众的信任,以便在江湖上混。  如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