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能力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中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因此小学数学也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重视。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逐渐被素质教育代替,其中素质教育就需要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其它综合能力。在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学好数学的重要因素。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我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知识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就这样的形式下,我国新课程改革开始注重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兴趣、综合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尤为重要的。具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可以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也可以使学生具有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能力,所以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重视。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师关注的话题。
  1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小學生的年龄阶段相对要小,其身心及智力都处于一个迅猛发展的状态,所以小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充沛的精力、好奇的心态,这种种特点都非常有利于对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比如好奇的心态可以促使学生主动观察探索,丰富的想象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动力,而充沛的精力可以使他们更有探索的资本。所以说,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具有足够的优势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在小学学科中,数学是一门具有探索、乐趣、研究等特点的学科,它相比语文而言要更为活跃、有趣。小学生在数学教学中会更容易产生好奇心、积极性,并且在学习过程中数学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因此,数学这一门学科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特点,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2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行动的动力,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学习的兴趣,才愿意在数学中探索发现问题,进而从数学中激发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自己的态度,不应该高高在上一脸严肃,而应该平易近人、亲切温柔,充分的让学生放松紧张的心态,感受到教师的贴切,学生只有从心理上喜欢教师,才会愿意认真听教师的教学。当学生从心理上接受了教师后,教师应该在课堂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保持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幽默生动并富有情感的讲解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教学工具、实物模型等,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学生对于知识也能更加直观的理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
  2.2调动学生的想象力
  世界上有很多发明家的发明都是从好奇开始的,比如牛顿就是从好奇一个苹果为什么向下掉落,从而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好奇和疑问可以激发人的想象力,好奇也可以使人们带着疑问去探索,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立问题情境,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如果简单的问学生4+4等于几,学生或许可以很快进行回答,但是学生无法通过问题进行想象。但是教师如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问,则会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教师问“小明有4个苹果,小红有4个苹果,那么两个人加起来有几个苹果?”对于这个问题,首先学生会产生情境联想,进而对问题进行想象,充分探索思考后得出答案。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现象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3鼓励学生手脑并用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抽象思维还不够完善,所以对于事物的认识往往都是通过直观的事物才能产生具体的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想象,并且要为学生营造创新的机会。学生在自我操作、动脑想象的过程中创新思维也会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学生也可以在探索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在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动脑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小组合作完成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同学的办法,也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可以从中提高创新能力。
  2.4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都是以自身为主体,将绝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用在讲解上。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讨论,并且以教师为主体的讲解教学模式,也使得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素质教育,要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讨论空间,以及给予学生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学生也能从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只有当学生自己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体,学生才能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也能更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国家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式下,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的重点内容,而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其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应该打破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改变教学方式,积极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思考、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创新能力,不仅可以提高成绩,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促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书娥.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现代农村科技,2014,23:73.
  [2]陈文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2:120.
  [3]刘晴.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才智,2013,03:68.
其他文献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在201 O年1月1日建成后,我国对外经济随之进入一个新时期,同时,也给广西提供新的思考空间和发展前景.给广西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1.广西将成为自贸区经
摘 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质量的提高,全面素质教育的实施,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何贯彻新课改理念,完成新时代赋予我们学校的教育责任,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创新的现代学校管理观念。  关键词:教学管理;以人为本;问题分析;策略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刘建超日前在菲律宾当地主流媒体及华文媒体上发表文章,高度评价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发展和经贸合作的重大意义,称自贸区将开创中菲经贸合作新
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企业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大量挑战.很多中小型企业起步比较慢,他们也应该认识和接受自贸区所带来的改变,使各种经济形式得到共
摘要:目前,由于手机网络的影响,很多学生出现了知识体系不够系统、缺乏经典阅读、认知较为肤浅的情况。这些情况反映在剧本创作课堂上,就出现了诸如题材選择、人物缺乏统一和深度、网络内容过多等问题。本文结合笔者艺术高校剧本教学教育经验,综合戏剧影视文学、广播电视编导等多个涉及剧本创作的专业情况进行分析,希望能够给有志于剧本创作的学生一些启发与认知,为艺术高校剧本创作课程创新与发展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思路。  
摘 要: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数学教学课堂也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在此状态下愉快的、积极的学习数学。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作为教师要善于引诱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他创造成
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于2010年1月7日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广西南宁开幕.南宁市官员表示,于1月1日全面启动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南宁推向一个无法替代的交流平台,南宁
广西南宁万宝路水果商行的顾老板尽管已从事水果贸易许多年了,以前贸易成交量都不大.自从2004年中国与东盟实施早期收获计划,开始对500多种农产品降税后,他的生意越做越大.顾
情感教学模式属于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提升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在当前中职英语实际教学中,中职英语教师应当充分认
期刊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干1月1日全面建成.在刚刚闭幕的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上,有关专家指出,自贸区建设会成为中国与东盟文化融合的“加速剂”.rn论坛期间,不少东盟国家企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