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探析

来源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ke02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十字是红十字文化的物化载体,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是透视红十字文化传播成效的一扇窗口。大体而言,近代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经历了一个由排拒到接纳继而滥用的过程。因形似基督教标志,在近代排教反教甚嚣尘上的时代背景中,红十字标志遭到了国人的排拒。因特有的护身符效应,在战火纷飞的岁月,红十字标志逐渐被国人接纳,以保身家平安。与之相伴,红十字标志特有的光环效应,又引发了国人的普遍滥用。在这一过程中,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认知逐步深化,并作了多元解读。国人对红十字标志的反馈如实映射出近代西方在中国的两重性以及国人的复杂心态
其他文献
在高盐稀态酱油发酵过程中,需添加两种酵母,即S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又称主发酵酵母)和T酵母(Torulopsis又称后熟酵母).S酵母的添加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应用较为广泛,呈味
一、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概况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以来的又一次农业产业组织创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家庭承包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
农民工市民化是“虚”的城镇化迈向“实”的城镇化的关键。在“虚”的城镇化下,农民工多处于半城镇化,给他们自身及城乡社会带来诸多发展陷阱。基于“人的城镇化”理论,指出
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民工潮",到90年代初已形成以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为主要特征的"民工经济"."民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它的发展壮大,对推动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