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反思与构建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d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致力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实践与探索工作。但是,受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大都关注的是学生心理问题,常常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作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容易导致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式等偏离学校教育的应有之义,其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大打折扣。要改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必须克服消极心理学中将心理疾病预防和治疗作为关注重点的取向,以积极心理学引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思
  传统的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与变态心理等消极心理现象,这种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研究模式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人类心理的消极层面,而忽视了挖掘人的潜能、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导致心理学的片面发展。这种心理学模式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会导致种种负面效应。
  (一)操作目标上的消极取向
  根据教育部2002年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目标是:以育人为本,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这是一种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但是,就实践层面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却是沿袭消极心理学的模式,更多的关注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消除。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操作目标为例: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身心理行为特征;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三级目标都对人的积极品质关注不够。事实上,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很强的相对性,并没有唯一确定的解决方案,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结构不良问题,因为很多问题不是在学校环境里就可以解决的。
  而且过于强调“问题”常常会导致大多数没有问题的学生也开始注意自己的消极方面,形成关注自身的消极层面、忽略自身积极品质培养的思维定势。
  (二)教育内容上的课程化倾向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取向,就会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与治疗,在事实上造成了教育内容的贫乏和教育资源的枯竭。有些学校还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在课堂上系统讲述心理学的名词、定义、概念,要求学生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甚至于像其它学科知识教学一样,设定知识体系和目标任务。这种用学科教学的方法来操作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维护和促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反而增加他们的学习负担,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化,很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教师教给学生如何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在其他学科教育中,由于科任教师缺乏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而继续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环境没有改变,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难以完全实现。心理健康课程的开设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绝不能完全按照学科教育的方式进行操作。由于心理问题具有偶发性、多因性、隐蔽性等特点,绝非靠什么知识的灌输、原理的阐释就能加以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素质的提高,也不只是靠某门课程的开设就可简单达成。唯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渗透到各个教师的教育观念中,让广大教师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并长期不懈地开展下去,才能真正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否则,片面强调学科化、知识化,只能使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空乏无力。
  (三)教育方式上的专业化倾向
  由于很多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取了以心理辅导课、心理咨询与治疗为主的医学模式,因此在教育方式上常常有追求专业的倾向。即要求教师掌握相当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与技术,通过专业的心理诊断、咨询与治疗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承担起心理医生的职责。过分地追求专业化,常常会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使之游离于学校的其他工作之外,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片面。另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主要应针对的是心理障碍,即心理不正常的学生个体。事实上,我们主要的教育对象应该是常态状况下的学生群体,主要的教育任务是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培养他们的积极品质。关注个体而忽视群体,只能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学生一旦患上像强迫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即便是具有专业技能的心理医生,其治愈率也是很低的,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只能通过药物加以控制。学校中的心理教师由于缺少专业的训练,其实是很难胜任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工作的。
  从总体来讲,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一种将学生看作是病人的医学模式,过于重视心理治疗技术,也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将心理咨询和治疗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往往是针对学生本人及其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目的是以预防和矫正这些问题为主。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积极心理学是在消极心理学或病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心理学自1879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渐放弃了“帮助人们获得幸福”的使命,而专注于治愈战争创伤和治疗精神疾病。由于研究视野局限于抑郁、焦虑、偏执、离婚、死亡、自杀等负性情绪与负性行为方面,心理学逐渐成为“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对正常人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心理学家的重视。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马丁
其他文献
30岁的美国人Johnny R. Williams曾有在摩根大通工作的经验,还拥有芝加哥大学的MBA学位,但自去年开始投简历找工作以来,他获得的面试机会少之又少。因为他是黑人。他不得不决定修改简历,例如删去“曾参加美籍非洲裔学生商会”。37岁的Barry Jabbar Sykes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他毕业于摩尔浩斯学院,拿到了数学学士学位,但这所学校是亚特兰大著名的黑人大学。他在求职中屡屡碰壁,后
区域教育创新有突破    湘桥区作为潮州市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具有良好和扎实的教育传统基础优势,要在经济上实现新的跨越,在社会各项事业上取得新的进展,在日趋剧烈的地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把教育优势化作动力,始终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要从全局的高度、全区的范围精心谋划教育的发展构架,把握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抓住教育管理机制创新、办学体制改革、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学校
迎霜是河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院和河北省林木良种技术创新中心选育的晚熟梨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品质优良、耐储运,2019年通过了河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北省及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推广种植。  该品种树势强健,树姿较直立,树型圆头形,萌芽力强,成枝力弱。主干褐色,叶片椭圆形,花冠白色,花药紫色。中、短果枝可连续结果。每花序有5~8朵花,平均每花序坐果3.8个。果实圆形,平均单果重374
我以为,“厚重”可以成为苏浙教育的标签。  在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我首先看到了文化:“我们的文化:自由争鸣,创新务实,尊重宽容,大气民主”。在我们惯常看到的学校宣传中,都有特色、定位、目标等,但往往缺少“文化”。学校的目标和定位固然重要,但假如没有文化宣扬,目标又如何实现,定位又如何定稳,特色又如何体现呢?   到杭州市崇文实验学校,正好碰上课间休息。学生蜂拥而出,跑向操场,走向空地,无拘无束,
自然资源部在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有关内容。  《指南》首次明确将“农业设施建设用地”单独列为一级类,下设“乡村道路用地”“种植设施建设用地”“畜禽养殖设施建設用地”和“水产养殖设施建设用地”四个二级类,将破坏耕作层的农业设施相关用地单设一类,切实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  (本刊编辑部整理)
“千校扶千校”行动计划实施近一年来,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支援学校以此为契机,在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文化建设、学生互动等方面构建帮扶机制,帮助受援学校转变教育观念,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佛山、中山、兴宁以及潮州市湘桥区等地实施“千校扶千校”的经验刊发出来,以为借鉴。  ——编者    2009年3月,广东省启动了义务教育“千校扶千校”
“练—评—讲”教学法的最大优势就是注重学生的亲身实践与体验,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这一指导思想完全与音乐课教学要求相吻合。这是我们之所以乐于去探究的根本原因。加上它的两个模式——“练—评—讲”教学模式和班级分组助教管理模式每个学生都比较熟悉,所以我们音乐课运用起来更加便利。    “练”:吹拉弹唱,今天我是演员    文化课的“练”基本上是做练习题,我们音乐课则是以吹拉弹唱为主,每一节课我们都以表演的
如果人体肾脏功能衰弱,就会出现阳气虚衰,继而出现头晕、气短、手足冰冷、腰膝酸软、小便失禁等症状。常做摩腰、上举、晃腰、荡腿等简单动作,可以很好地益肾强腰。  晃腰。端坐,双手叉腰,呼吸自然,缓慢向左晃动腰身数十次,再向右晃动数十次。晃动时划大圈,头部亦随之缓慢晃动。早晚各一次。此法对老年尿频、尿滴沥不尽等症状有明显的效果。  荡腿。端坐,两腿自然下垂,先缓缓左右转动身体3~5 次,然后两腿悬空,前
校园因什么而美丽?是花园式的绿色布局,错落有致的亭台、假山,还是精致敞亮的教室,配备精良的各种实验室,还是应试机制下的高分数、高升学率?如果仅仅只是因为这些而美丽,我们对美丽的认识就太过于浅薄和表层,况且这种面貌之美是极易变化的。如果学校只剩下这些有形的硬件、景致、器物以及无形的冷冰冰的分数,缺少了万物之灵长的活生生的人这一主体,那这些也只能是死物,何谈美丽?  校园之美不在于环境、硬件、高分数之
编者按:你做了新学期的班会课计划了吗?是否苦于没有新意、没有新素材?来看看这几位班主任的特色班会课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