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下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xuefu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农业是撬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河北省作为土地、劳动力、生态资源等农业支撑要素最为丰富的地区,高度重视现代农业发展情况,保定市作为环京津带中的重要城市之一,其现代农业的发展近两年有了一定的提升,但在科技水平、产业素质、质量监管以及生态环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本文针对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京津冀 现代农业 农业产业
  1.引言
  农业部等2016年联合发布的《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从三地区农业之间的产业、市场、科技、生态建设、体制机制、城乡协同等6个方面着手,加强建设京津冀地区的现代农业的协同发展。河北省随后出台了《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河北省的现代农业建设将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智慧农业构建、产业融合发展等取得突破、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番、基本形成现代农业新格局的总体目标。而河北省保定市作为京南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新兴科技城,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一方面应积极承接因非首都功能而疏解的产业,同时作为京津冀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积极做好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的建设。
  2.保定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从2016年保定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可看出,保定市近5年内农业现代化的进程速度较快。数据显示,保定市的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丰”,并连续八年突破了100亿斤;市农业局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2016年共建设国家级万亩示范方76个,总产522.9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4.2%;同时,保定市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了67.8%,农业信息化综合水平达65%以上,已建成现代农业园区100万亩,且省级农业园区数量、规模均居全河北省第一;全市截止到目前共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66家,年销售收入474.54亿元,已带动了78.92万农户增收;涿州、白洋淀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科技部批准,并建成涿州、定兴和涞水3个省级蔬菜示范县(市),累计建成省级蔬菜标准园基地45个,截止到目前,保定市形成了由16个省级园区为引领、65个市级园区为主体、33个县级园区为基础、283个乡级园区为补充的现代农业体系。
  3.保定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
  (1)农业科技水平落后
  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决定现代农业的速度与质量。保定市的农业发展中,农业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的体制并不健全,一方面保定市依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未能在农业方面与京津冀地区的农业高等院校或研究所之间形成良好的成果转化机制,农业科研成果与落地转化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另一方面,尽管部分农业科研成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真正落实到农户之间进行转化时,由于技术推广及信息平台搭建的不完善,成果并不能很好的被农民所接收并接受。根据保定市的政府报告,近五年來保定市共建设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132个,培育科技示范户和新型职业农民分别达到25695户和4758人,同时共开通了农业网站栏目400多个,发布的信息量达16万条,访问量达到1100多万次。这些数据对比于保定的农民总数,成果并不十分显著。
  (2)产业素质水平较低
  保定市的部分地区已有特色农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化发展的趋势,如望都辣椒、清苑棚室西瓜、满城草莓等一批特色种植区,但依旧是以个人种植为主,管理与售卖等环节也未能有效的形成规模化运作,机械化作业也未能有效普及,农户并没有享受到规模化经营所应带去的规模经济的效益。土地流转与土地确权政策的实施必然会为保定市各县的规模化经营带来新的机遇,以及与之相匹配的规模化运作的相关要求,因此依托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环京津保地区的各县域地区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可以通过产业化、品牌化、规模化的运作来提高保定市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3)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的监督与管理一直是社会大众所关注的热点,在社会化媒体非常发达与完善的今天,任何一桩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事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社会的关注、恐慌、甚至可以左右一个产业的兴衰。如2017年2月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塑料紫菜”事件,短短几日就在保定市的群众之间就产生了非常广的散播与传播情况,尽管后期有官方辟谣,但还是无可避免的对紫菜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追其原因,农业生产与管理的质量监管体系的不健全,会导致社会对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的质疑,而官方数据的权威性也会因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有所折扣,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某一农产品行业的发展。
  (4)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有待加强
  工业技术的高速发展为保定市乃至河北省的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但其在创造价值的同时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废水、废气等排放不达标,对农业生产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与恶化,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农业理念的推广难度。农业生态环境的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对农产品、农业产业以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都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因此,如何与环保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对抗河北省近些年已经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是保定市和河北省的农业部门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4.保定市现代农业发展战略
  (1)提升现代农业的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一是要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加强京津冀地区间的校企、校农之间的合作,搭建产学研协作平台,强化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频率与效率;其次,应根据保定市农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承接国家、省级的农业创新成果,重点围绕机械化集成、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种子适时适地开发、科学饲养畜禽、养殖渔业、节水节电等方面的科技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引进展开;再者,加快对农业科技的推广,创新推广的渠道,加强基层推广队伍的建设以及推广能力的提升,如推广“专家定点到县、农技包村到户”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推进科技进村入户、打造农机展示推广平台等,大力发展“互联网+”农业。   (2)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升产业素质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要求农业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首先是要求政府应在充分整合土地与农业设备的前提下,从政策、金融、技术、营销等方面整合农业产业的链条,大力扶持种养大户,支持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注重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壮大保定市当地对的龙头企业的业务范围与影响力;其次,充分利用京津冀农业协同发展的契机,落实现代化农业园区的建设与效果,并以园区为平台,聚集项目、资金、科技与人才等要素,引导农民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再者,政府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有倾斜的偏向适合企业化经营的农产品加工或种养业,鼓励其与农民利益联结,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开展农产品的全产业链经营。
  (3)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量的监管,需要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前提,只有农业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才能实现对农产品质量的全局掌控。因此,从进入生产开始到农产品流入商品市场,整个链条的质量监控需要首先从源头处着手,应探索实施对高毒农药实行定点经营或实名购买机制,完善对饲料质量的安全监管体系,加大对违禁添加品进行使用的企业或农户的查处和打击力度;其次,政府可选择试点对农产品的生产进行档案管理和质量追溯,待机制完善与技术成熟,向全保定市进行推广,并通过建立可以进行责任追溯和质量信息查询的质量监督管理平台,以加强对规模化生产者的质量管理。
  (4)保护并治理生态环境,确保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保障,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因此,保护现有的良好环境,治理已污染的面源,要求进行农业生产至少要做到节水、治污、妨害、监测等四方面:节水一方面是要通过改善农田输水管道结构提高效率,另一方面是要从耕作工艺、种子技术等方面節省对水的需求;治污则要求政府应积极向农民宣传科学的施肥、用药的方式方法,改善土壤质量,加大对重金属污染的治理;妨害主要是针对畜禽养殖而言,加大养殖厂改造,强化畜禽的无害化处理,合理养殖,做好畜禽生产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匹配;检测则是主要针对以环京津地区的保定县市的农业圈为重点,对区域内的土壤、灌溉水源定点监测,大力推广先进的检测技术,实现数据信息传播管理的实时化、智能化。
  5.小结
  现代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保定市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计中的重要城市之一,尤其是其环京津县市的农业发展对京津冀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有着多重关联,保定市政府与社会农业机构应积极利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从政策、金融、科技等方面大力支持保定市的现代农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7年度河北省委讲师团课题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日益变化的金融市场环境和新常态的新的经济环境情况下,城商行在发展中面对巨大挑战。各地区经济的差异发展,是城商行经营绩效差异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加清晰的分析我国城商行的区域差异,借助因子分析方法,选取全国各地区49家城商行,按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划分,构建城商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炼十大综合指标进行分析。针对东中西三区域的区域特性分别进行考证分析,得出各区域城商行的绩效特性。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近30年来,中国经历了世界瞩目的高速经济发展。从宏观经济角度出发,运用新经济增长理论的简单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可以从劳动人口增长率、高储蓄率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来分析原因,同时讨论中国经济是否可以持续高速发展。  【关键词】 宏观经济学 经济发展 展望  1 城市发展壮大,城镇人口比率增长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城镇化人口比率很低。改革开放,使得占绝大多数的非城镇人口——即农民(此处指的是富
期刊
【摘 要】 文化产业是投资回报最好的行业之一。目前各个领域相互融合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文化领域已经越来越多的与其他行业交叉发展。由于文化产品盈利具备长尾效应,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方面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最后从消费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与日俱增的消费热点。  【关键词】 文化产业 投资 分析  前 言  从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来看,其可挖掘的潜力巨大,特别是随着人们物质文化水平的提升,近年来
期刊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受存、贷款基准利率多次下调、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等市场和政策性因素影响,存贷款息差收入持续大幅走低。从2017年初起,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政策利率,如:中期借贷利率、逆回购利率等,不少人认为央行这是在变相的“加息”;同时为了合理调控市场流动性总量和结构,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安全,央行还出台了“降杠杆、限错配、去通道、抑套利”等一系列监管政策;此外,央行今年首
期刊
【摘 要】 “逆全球化”思潮逐渐涌现,全球化面临重大的战略调整,这种“逆全球化”新形势与其说是全球化的终结,不如说是以中国为引领的新兴经济体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上海自贸试验区要抓住新一轮全球化的机遇,对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在1+3+7“雁形阵”中作为“领飞雁”,深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进一步发挥排头兵作用,引领中国自贸试验区改革。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宏观层面深入研究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期刊
【摘 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发展的主要要素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那么,如何把握这时代的机遇,这是摆在每一位图书馆管理人员面前的课题。本文主要对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浅析了知识经济条件下对图书馆发展方向的思考,提出我国应当加强图书馆人才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用创新的理念去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知识经济 图书馆 新兴管理  图书馆作为我国国民
期刊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作为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定位技术,蜂窝物联网的定位技术成为关注的焦点。其能够在物联网处于空闲状态或通话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其地理位置等信息。利用物联网的定位信息,运营商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种增值业务。能够预见在未来几年内,基于蜂窝定位技术的物联网将得以迅猛的发展。本文着重从蜂窝物联网定位技术专利状况方面进行分析,便于国内蜂窝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找准位置、提前
期刊
【摘 要】 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给中巴贸易提供了便利的桥梁,中巴多年来的贸易合作也由此转入强盛期。本文通过分析巴基斯坦在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巴基斯坦在第三产业发展中的需求以及中国的能及的供给,寻找中巴未来合作的契机,由此提出两国在第三产业方面的合作潜力。  【关键词】 中巴经济走廊 第三产业 产业合作  一、巴基斯坦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巴基斯坦的服务业发展
期刊
【摘 要】 当前中东地区冲突、战乱不断。叙利亚危机至今已经持续了6年,其成因是国内矛盾的累积,是地区恐怖势力的染指,也是国外霸权势力、宗派势力博弈的结果,同时是世界大国和地区大国相互争斗的叠加。本文试着从叙利亚危机的发展历程及危机产生前后中东地缘政治格局变化分析未来地区政治格局的走向。  【关键词】 叙利亚危机 中东 地缘政治格局 发展  阿拉伯古书曾经有这样一句话:“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
期刊
【摘 要】 既有的关于计划行为理论在消费行为领域的研究可分为预测个体消费行为、网络消费和跨文化适用三类,对该理论的应用有直接、扩展或分解三种方式,同时计划行为理论在应用于消费行为的研究中也存在局限。  【关键词】 TPB 消费行为 研究述评  一、TPB在消费行为领域的应用  随着营销学以及心理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对消费者消费行为意向的研究逐步走向深入,并开始借用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对消费意向进行预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