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布莱希特"间离"戏剧理论反观我国古代戏曲,可见剧中人念诵后世诗词、引用后世称谓等"错位"现象,及剧作家通过场上演述者身份的转变或娱乐观众,或借演述者之口进行评论干预,都是造成"间离"的重要方式。我国古代戏曲"间离"特征的形成有"文"与"艺"两方面的原因,"文"体现在剧作家逞才使能和"不平则鸣"的创作动机驱使,"艺"则体现在戏曲借鉴和吸收说唱艺术激发观众参与和审美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