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米水分吸附速率研究

来源 :粮油食品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2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5种温度(10~35℃)、3个相对湿度(RH 65%、RH 86%、RH 100%)环境中,测定初始低水分(3.85%~4.21%)、正常水分(9.50%~10.32%)、高水分(18.29%~18.65%)黄玉米样品含水率随时间的变化,并采用扩散方程描述其变化规律。在RH 65%~100%范围内,黄玉米初始含水率越低,在10~35℃下的水分吸附速率越大。温度较高,吸附速率或解吸速率则较大。对初始含水率低于4.21%的黄玉米样品,分别在RH 65%、RH 86%、RH 100%条件下,20~35℃的水分吸附速率在120~144 h内急剧减少,而10℃水分吸附速率在192~216 h内缓慢减少。正常水分的黄玉米在RH 65%条件下,20~35℃水分吸附速率均在72 h内快速减少,10℃水分吸附速率则在84 h内较快减少;在RH 86%或RH 100%条件下,20~35℃水分吸附速率均在96~120 h内快速减少,10℃水分吸附速率则在120~144 h内较快减少。初始水分高于18%的黄玉米在RH 65%、RH 86%解吸速率、RH 100%吸附速率在48~72 h内快速减少,之后变化缓慢。
其他文献
研究了60 m×21 m平房仓磷化氢横向环流熏蒸系统设计方案和横向环流熏蒸技术在小麦储藏中的应用工艺。密闭小麦粮堆内部磷化氢浓度检测结果表明,在磷化氢横向环流时粮堆内各
目的:优选紫菀的最佳蜜制工艺.方法:以水溶性浸出物和紫菀酮含量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选炮制工艺.结果:以加蜜量、炒制温度、炒制时间3个因素进行考察,紫菀最佳的蜜制工艺为加
为防止高压输电线路绝缘子污闪事故的发生,本文以纳米TiO2和聚四氟乙烯(PTFE)微粉的复合填料与水性氟碳树脂制备了一种的表面具有自清洁效应的纳米TiO2/PTFE复合氟碳防污闪涂层
<正>湖北特色农产品的潜力发挥和空间提升还有一些不足:1.特色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低。我省种养结构、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不优,粮经结合、农牧结合的高效模式研发不够,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