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yaw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中极其有效的途径和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记忆,是值得倍加珍惜的人类心灵世界和精神家园。本文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特色品格和创新思路的分析,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思考。成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的有益尝试。
其他文献
《老子》之“道”作为宇宙的最高原理及终极存在,乃无形无象无限之大全;“言”因指涉经验世界而落于形迹。“言”之表达的有限性与“道”的无限性之间存在着距离与冲突。为了解
在涉及康德逻辑观点的评价这一问题上,当代哲学和逻辑流行的看法是康德只是简单地继承和重复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传统;康德的逻辑观在当代已经被(例如,弗雷格的逻辑哲学)彻底取代,其
在关于康德认识论的探讨中,有一种广为流传并且长期被认同的观点,那就是认为物自体是刺激人的感性产生“杂多”的最终成因。但这种观点却是在误解康德本意的基础上才被提出的,因
思想政治教育学在哲学社会科学大家庭中是一名年轻的成员,自1980年代创立以来,发展迅速。现在不但有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而且建立了从全国到地方完整的思想政治
近代中国经济史教学中资本概念称谓更多的是历史习惯的延续,其内涵和外延并非名副其实,不能很好地表达其本身的含义。基于此种原因,为了研究和教学的方便,我们可以将资本概念
全球化是一系列的多维度的社会过程,其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全球社会各个方面的相关联性,从而使全球社会的各方面结合为一个相互关联的紧密的整体。全球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法律全
从西方传统的理性概念出发,分析“理性”及其衍生的理由、合理性等相关概念,通过聚焦当代道德哲学以理性和理由建构证成原则的两大代表——斯坎伦和帕菲特——在这几个概念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