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解密21世纪国家高中历史课标之能力要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898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21世纪国家高中历史课标对学生的学科能力提出了要求,特别是2017年版的课标提出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了全面的要求,高屋建瓴,同时又把能力要求核心化、科学化、过程化,体现出能力为重,过程当先,科学并举。
  [关键词] 数字解密;历史课标;能力要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6-0054-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中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可见,学生的能力培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目标。而学生的能力培养又是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来实现的。那历史学科,特别是高中历史学科又承担着怎样的能力培养使命呢?我们不妨从2017年版课标的课程目标对能力培养要求的诠释中寻些端倪。
  一、从“三维目标”到“五个核心素养”——能力要求核心化
  2003年版课标的课程目标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构成,从学科能力培养上看,前两个课程目标都有所体现。“知识与能力”强调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则强调在进一步认识历史的一般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这三个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知识是懂,方法是做,能力就是成。虽然也强调了学科能力,但并不突出,对能力的要求是发散的。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重知识、轻方法、弱能力的现象。这种现象很明显违背了课程目标。
  2017年版课标则对此做了明显的改变,将历史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目标。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它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都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能力培养要求,但具体要求和侧重点不一样。唯物史观:掌握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透过现象找到本质,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时空观念: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史料实证:以史料为途径,注重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能力,通过史料教学,促进学生思维独立性的发展,帮助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史料解释: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家国情怀:要求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强调情感能力要求。总之,课程目标的最大变化之一,就是能力要求的核心化,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学科能力提出全面的要求,高屋建瓴。
  二、從“19等级”到“9大部分”——能力要求科学化
  “19等级”是2003年版课标在必修课程部分对能力等级要求的描述用词数,同样在必修部分,2017年版课标对应的描写用词数只有9个,具体看下表:
  2003年版课标的课程内容有19个等级的能力要求,共考查了172个能力要求;2017年版课标则只有9个等级的能力要求,共考查了71个能力要求。无论是能力等级还是能力要求总数看似都锐减了,那是否说明新课标对学科能力要求弱化了?再仔细研读一下课标,结果却截然相反。首先,从能力要求的等级来看,2003年版课标虽然数量很多,但很多能力要求的表述相近或相似,比如了解和知道,概述、概括、简述和讲述,列举和说出,比较和分析等,这些能力要求虽然是细化,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师生很难去细分,甚至也没有太多必要去细分。这样所谓的细化就是“臃肿”,对其“瘦身”便是必然。2017年版课标9个等级的能力要求明确、层次清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很容易量化,指导性更强。其次,从考查等级总数量来看,172个减少到71个,数是减了,但其实量却是增了,因为新的课程内容是以专题通史的形式来编写的,几乎每一个等级要求都包含了诸多历史事实。不同的历史专题,考查的能力要求又不同。例如,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部分,2003年版课标要求“列举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017年版课标则要求“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及意义”。很显然,能力要求等级是“由繁到简”,教学内容却是“由骨感到丰满”。能力要求也“各有千秋”,2017年版课标的能力要求部分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了。
  三、从“0”到“22”——能力要求过程化
  2017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表述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就是多次使用“通过”这词,这在2003年版课标中是没有的。必修部分共25个专题,而有22个专题中都强调“通过……,认识……”,这都成了新课标的“黄金搭档”。“通过”是强调过程、方法,“认识”则是提出能力等级要求。例如通过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的了解、知道,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的概述、分析,理解不同时空条件下历史的延续、变迁和发展,认识历史发展的本质和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基于历史事实,能力要求在过程化中层层拔高。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要通过过程,经过锻炼,让学生在过程中体会,在过程中凝聚,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做中学,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金相成先生曾将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一般层次:记忆能力、阅读能力、识图填图能力、归纳比较能力等。第二阶段为较高层次:分析能力、综合能力、评述能力。第三阶段为最高层次:史料解析、撰写历史小论文能力。这也符合了2017年版课标能力培养的基本理念。从无到有,从生到熟,最后内化,从基本能力向高级能力的进化,让培养学生的学核心素养成为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
  新课改指导思想之一是立德树人,要求高度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关注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变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从2017年版课标的学科能力要求来看,其充分体现出能力为重,过程当先,科学并举。通过学科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养成相对稳定的、不可或缺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最关键和最必要的共同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李传绪.新课改形势下高中历史史料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
  [2] 郑林,等.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历史学科能力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因其定位、目标、人才培养模式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学术型教育和工程设计型教育,所以,高职教育管理专业的案例教学也有其特殊性.研究高职教育
为社会、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教育产品,是最现实的服务;帮助学生获得技能、顺利就业,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质量;用现代教育经营观念改造传统教育管理观念,把教育经营作为职业
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加速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传统的教学模式正在受到新的教育观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而计算机的软硬件的快速改进和更新,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MCAI)提供广
[摘 要]英语阅读理解的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初中英语教师可从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掌握阅读技巧、积累语法知识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理解;初中英语;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22-0039-02  英语阅读理解的教与学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
本文通过PHC管桩静压法施工工艺在浙能嘉兴港独山煤炭中转码头项目内港池和内河码头工程中的成功应用.重点阐述了静压法沉桩施工工艺及其关键工序。该工艺因其施工工艺简单、
水电站机组调节保证计算是电站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过程十分复杂。笔者通过给定电站基本条件,并给予理想化,对调节保证计算过程进行演算。首先由电站条件,确定转轮、蜗壳、尾
公路桥常用的预制箱梁,因其断面尺寸小,浇筑施工控制难度较大.本文针对相关的技术问题,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总干渠为例,阐述了其跨渠桥梁预制箱梁的施工技术控制方法,供同类工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在我国正在从研究走向商用,目前主要采用三种3G标准.基于第二代移动通信GSM平台之上的3G技术--WCDMA的技术演进及前景应当给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