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新兴玉米进口大国,其采购数量猛增。中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数据称,1-5月份中国玉米进口187.7万吨,2011年同期进口仅2.5万吨,同比增长达到令人咋舌的74倍。玉米价格传导在所难免。
美国玉米价格正在不断攀升。从美国的玉米到中国的猪肉,新的价格螺旋上升曲线似乎正在呈现。
一个月前,Michael Gurka听起来有点像痴人说梦,而一个月后,他却成了最受瞩目的预言家和投资人。
作为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资产管理公司Specturm Asset Management 管理总监,6月,当玉米价格因为低于小麦涨幅,而被国际饲料买家作为小麦替代的时候,Gurka却在接受商业电视台CNBC时预计称,“玉米价格大放异彩的时候马上要到来了。”
因为美国玉米产区的炎热情况似乎在不断恶化,是1988年以来未曾见过的糟糕局面,1988年曾出现类似气候,造成美国史上损失最惨重的旱灾,玉米产量锐减逾30%。
7月4日周三是美国国庆假日,而周二,美国玉米和大豆主产区肆虐的高温将CBOT玉米期货推高至3年半新高,从6月中旬至今玉米价格已经上涨了约30%。汤森路透调查预计,高温和干旱或将令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再度下滑2.5%。
全球担心食品涨价的神经再度紧绷,首先就是亚洲买家。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交易员说:“如果涨势继续,亚洲买家们将面临麻烦。”日本和韩国已经购买了近2300万吨玉米。
下一个悬疑会是中国的猪肉吗?中国是新兴玉米进口大国,其采购数量猛增。中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数据称,1-5月份中国玉米进口187.7万吨,2011年同期进口仅2.5万吨,同比增长达到令人咋舌的74倍。玉米价格传导在所难免。
今年以来,中国生猪市场行情下降严重,《中国玉米网》6月29日新闻引述数据称,与2011年价格高位相比,生猪价格下降近50%。猪肉价格每公斤仅14元,2011年最高达22元。中国国家发改委甚至公告建议,农民缩减生猪养殖规模,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
中国生猪预警网的监测数据则显示,截至6月25日的前一周,全国猪粮比价连续第12周低于盈亏均衡线,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至43元/头,2011年同期第25周达到高点783元/头,猪市再次呈现暴涨暴跌的怪圈。
《第一财经》引述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的话称,现在生猪产能不是持续性过剩,而是阶段性过剩,随着今年春节以来人民币升值,国产生猪的价格比国际上高出三分之一,进口生猪量同期增长1.1倍,抑制了市场对国内生猪的需求。
但玉米价格向生猪价格的传导,恐怕只是时间问题。暴涨暴跌后,等待中国猪肉的是否是又一个暴跌暴涨的怪圈?
眼前一幕让人不由回溯。美国玉米涨价,中美同呼吸,可不是共命运。
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全球食品价格指数1月继续上涨3.4%,达到231点,是该组织1990年开始监控食品价格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美联储堪萨斯分部报告,粮价上涨也让美国中西部的农地价值倍增,直接造富当地的银行、设备制造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债务偿付也大幅提高,降低了不良贷款,使得贷款人的收益也大幅提升。
食物供应者美国农民受益了,食品消费者美国公众呢?
联合国数据显示,在目前的粮价通胀中,越发达的国家受到的通胀和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越小,穷国在2010年食品价格同比高出约20%,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2011年食品价格总共只上升了1.5%。而瑞士信贷预计,亚洲除日本外,到今年中期食品价格涨幅应达到15%。
粮价飙升食品稳定,美国做到了;玉米涨价传导到中国猪肉,结果如何?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旅居美国旧金山
邮箱:yanina.zhao@gmail.com
美国玉米价格正在不断攀升。从美国的玉米到中国的猪肉,新的价格螺旋上升曲线似乎正在呈现。
一个月前,Michael Gurka听起来有点像痴人说梦,而一个月后,他却成了最受瞩目的预言家和投资人。
作为总部位于芝加哥的资产管理公司Specturm Asset Management 管理总监,6月,当玉米价格因为低于小麦涨幅,而被国际饲料买家作为小麦替代的时候,Gurka却在接受商业电视台CNBC时预计称,“玉米价格大放异彩的时候马上要到来了。”
因为美国玉米产区的炎热情况似乎在不断恶化,是1988年以来未曾见过的糟糕局面,1988年曾出现类似气候,造成美国史上损失最惨重的旱灾,玉米产量锐减逾30%。
7月4日周三是美国国庆假日,而周二,美国玉米和大豆主产区肆虐的高温将CBOT玉米期货推高至3年半新高,从6月中旬至今玉米价格已经上涨了约30%。汤森路透调查预计,高温和干旱或将令今年美国玉米产量再度下滑2.5%。
全球担心食品涨价的神经再度紧绷,首先就是亚洲买家。一位不愿透露身份的交易员说:“如果涨势继续,亚洲买家们将面临麻烦。”日本和韩国已经购买了近2300万吨玉米。
下一个悬疑会是中国的猪肉吗?中国是新兴玉米进口大国,其采购数量猛增。中国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数据称,1-5月份中国玉米进口187.7万吨,2011年同期进口仅2.5万吨,同比增长达到令人咋舌的74倍。玉米价格传导在所难免。
今年以来,中国生猪市场行情下降严重,《中国玉米网》6月29日新闻引述数据称,与2011年价格高位相比,生猪价格下降近50%。猪肉价格每公斤仅14元,2011年最高达22元。中国国家发改委甚至公告建议,农民缩减生猪养殖规模,扭转生猪产能持续过剩。
中国生猪预警网的监测数据则显示,截至6月25日的前一周,全国猪粮比价连续第12周低于盈亏均衡线,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水平至43元/头,2011年同期第25周达到高点783元/头,猪市再次呈现暴涨暴跌的怪圈。
《第一财经》引述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顾问冯永辉的话称,现在生猪产能不是持续性过剩,而是阶段性过剩,随着今年春节以来人民币升值,国产生猪的价格比国际上高出三分之一,进口生猪量同期增长1.1倍,抑制了市场对国内生猪的需求。
但玉米价格向生猪价格的传导,恐怕只是时间问题。暴涨暴跌后,等待中国猪肉的是否是又一个暴跌暴涨的怪圈?
眼前一幕让人不由回溯。美国玉米涨价,中美同呼吸,可不是共命运。
201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全球食品价格指数1月继续上涨3.4%,达到231点,是该组织1990年开始监控食品价格以来的最高水平,超过2008年“粮食危机”时的最高纪录。
与此同时,美联储堪萨斯分部报告,粮价上涨也让美国中西部的农地价值倍增,直接造富当地的银行、设备制造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债务偿付也大幅提高,降低了不良贷款,使得贷款人的收益也大幅提升。
食物供应者美国农民受益了,食品消费者美国公众呢?
联合国数据显示,在目前的粮价通胀中,越发达的国家受到的通胀和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越小,穷国在2010年食品价格同比高出约20%,但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2011年食品价格总共只上升了1.5%。而瑞士信贷预计,亚洲除日本外,到今年中期食品价格涨幅应达到15%。
粮价飙升食品稳定,美国做到了;玉米涨价传导到中国猪肉,结果如何?
作者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旅居美国旧金山
邮箱:yanina.zhao@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