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技术在不同类型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bysj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在胸腰段骨折的应用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6月采用微创手术治疗并有随访资料的胸腰段骨折患者共183例,男性126例,女性57例;年龄18~68岁,平均38.9岁。T11 22例,T12 61例,L1 71例,L2 29例。骨折按Gertzbein分型,A型145例,B型34例,C型4例;Load-sharing评分,4分51例,5分56例,6分17例,7分12例,8分24例,9分23例。根据微创手术策略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MIPPSO)治疗22例,小切口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SISPSO)治疗102例,胸腔镜或头灯光源辅助的小切口胸腰椎前路手术(SIATS)治疗31例,后路小切口270°减压重建术(270°DRS)治疗28例。Frankel分级评定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伤椎Cobb角的矫正和丢失及评估椎管减压范围及愈合情况。

结果

183例患者均一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2~60个月,平均35个月。MIPPSO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2~100 min,术中出血量为35~55 ml;SISPSO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48~68 min,术中出血量45~65 ml;两种术式治疗患者的Cobb角矫正8°~19°。SIATS手术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0~220 min,术中出血量160~1500 ml,术后X线检查显示脊柱序列和生理曲度基本恢复正常,Cobb角矫正15°~25°;术后出现肺不张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害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270°DRS治疗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60~280 min,术中出血700~4700 ml,术后Cobb角矫正15°~28°,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所有病例术后随访未发生内固定器松脱、移位及断裂,植骨均融合。所有椎管占位病例术后CT显示椎管腔扩大,减压彻底。除1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外,其余术前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均恢复1级或以上。

结论

合理运用微创技术治疗胸腰段骨折效果满意。

其他文献
肝切除术作为目前治疗肝脏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其技术不断完善和成熟,许多肝脏中心把围手术期病死率也控制在1%~5%,但术中或术后出血仍然是影响肝切除术成败和预后的关键[1-2]。2002年Habib教授在射频技术治疗肝脏肿瘤的基础上发明了射频凝固器(Habib 4x,美国瑞达公司),将射频技术应用于肝切除实质离断,从而真正向无血肝切除迈出了重要一步。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我们应用Habib
期刊
【摘要】左江花山岩画是我国首个岩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艺术领域中具有极高的文化、旅游与艺术价值。本文以花山岩画为研究对象,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如何提取创新花山岩画的造型元素,探究花山岩画造型元素在包装设计、招贴设计、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式,以期为花山岩画造型元素与现代视觉传达设计领域融合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花山岩画;造型元素;视觉传达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J
期刊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42例微创通道下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加MIS-TLIF手术治疗的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不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8例,女性24例,年龄48~79岁,平均61.7岁。病变节段为L3~4 4例,L4~5 26例,L5~S1 12例;其中间歇性跛行伴单侧下肢症状24例,伴双侧下
目的评价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髂动脉长段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TO)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的病变长度>5 cm的髂动脉CTO患者139例(157条患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93例(105条患肢),女性46例(52条患肢);年龄50~96岁,平均年龄(77±10)岁。TASCⅡ分型:B型18例,C型89例,D型32例。采用左肱动脉和(
目的通过直接检测人体大隐静脉与桡动脉内皮细胞释放的一氧化氮及平滑肌细胞膜电位信号,对比两者一氧化氮和内皮超极化因子(EDHF)作用的差异。方法分别将长度为5 mm的桡动脉(n=8)、大隐静脉(n=23),以及压力扩张后的大隐静脉(PV,n=9,将肝素生理盐水注入大隐静脉管腔,使压力维持在100~600 mmHg,1 mmHg=0.133 kPa)血管条放置于37 ℃血管灌流室中,依次加入乙酰胆碱(
在常规的腹部手术中,主刀医师通常站于患者的右侧。而对于肝脏手术,因肝脏位于右上腹,主刀医师对左手的使用十分有限,通常仅应用在辅助肝脏游离、展开肝离断面和直接压迫出血点这三个方面上。我们中心多年来采用"左侧站位(简称左术位)指引"的方法,即主刀医师站于患者的左侧,充分使用左手来准确引导半肝离断和控制深部出血,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目的比较术中计算机辅助微创脊柱外科手术(CAMISS)与传统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包括2006年1月至2011年3月所有接受胸腰段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配,随机进行CAMISS治疗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通过比较CAMISS与传统开放手术的各种参数,包括手术时间,估计失血量,术前、术后72 h腰背痛视觉模
为了进一步促进国内外腰椎外科领域学术交流,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解放军第三○六医院骨科、《中华外科杂志》编辑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编辑部联合举办,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市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腰椎外科学术会议"于2011年6月4-5日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外的800余位脊柱外科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
目的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S-TLIF)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O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结果。方法自2006年6月至2010年5月,371例Ⅰ°或Ⅱ°腰椎滑脱症患者接受TLIF和腰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男性134例,女性237例;年龄37~85岁,平均50.4岁。采用可扩张通道下单节段TLIF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患者172例(MIS-TLIF组),
病例1 男性,51岁。患者因腹部增强CT发现肝脏左外叶占位5 d,于2012年10月15日收入我院肝胆外科。患者曾因胰腺体尾部占位于2004年10月28日在外院行胰体尾肿瘤切除联合脾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细胞瘤。2005年12月超声检查发现肝内多发转移灶,间断行3次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效果不佳。2008年3月患者因“肝脏多发肿物”收入我院移植外科治疗,入院后行腹部MRI检查,结果示肝脏多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