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出版媒介融合的发展与趋势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olongjiu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媒体和旧媒体交替的过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媒介之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为实现阅读和认知更大自由的媒介融合。文章试图通过大学英语教材出版领域媒介更替和融合的发展历程,认识不同媒介的叙事方式,找出媒介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并展望未来有可能出现的新媒介融合方式。
  【关键词】教育出版;媒介融合;大学英语教材
  【作者单位】伊静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一、关于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的定义是指将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出版媒介融合是指在出版过程中,通过多种传播技术(音频、视频等)将信息知识内容整合融汇,最后呈现给大众的一系列互为合作的运作规则。需要强调的是,出版媒介融合不仅是形式融合,还是内容融合。
  二、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
  根据媒介形式产生和应用时间的先后,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材出版媒介融合可分为四个阶段:纸质+磁带、纸质+光盘、纸质+光盘+互联网、纸质+互联网+移动媒介。
  1.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纸质+磁带
  诞生于1963年的磁带(Magnetic tape)作为声音图像资源的有效载体,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音频和视频资源存储、流通的最主要形式,在教育出版领域成为音频、视频教学的主要形式。众所周知,英语教学需要大量听力、口语教学内容,因此,磁带成为外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以美国TDK和Advent为代表的公司对磁带录音介质质量的完善和录音技术的升级换代,以及日本索尼公司Walkman磁带随身听的大量普及,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大学校园,随处可见不是戴着耳塞听歌就是在听灵格风、英语九百句以及大学英语听力的大学生。每个大学都设有语音教室用于大学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学,老师在主控机上播放磁带,学生完成听力训练和口语练习。语音室还会低价提供翻录带(2—5元不等),条件好一点的学生则会去书店购买正版录音带。纸质教材加磁带成为大学英语学习的主流资源,在纸质出版权和音像出版权分离的情况下,与纸质教材出版社有合作的音像出版社便依托纸质教材从中获益。
  磁带作为音频、视频资源的载体存在一定局限性,比较突出的是磁性材料不能长久保存、音视频质量不稳定、录音机音频输出采用线性方式,这使得在播放听力素材时操作不便捷、播放设备损耗大等。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磁带的销售高峰后, 90年代初,CD的发行量超过了磁带。尽管如此,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领域,磁带在英语学习上的主导作用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
  2.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 纸质+光盘
  正因为磁带在储存和播放上存在诸多局限,20世纪80年代,作为磁带录音技术和播放机技术的领导公司,荷兰飞利浦和日本索尼自我创新开发了新的储存媒介——光盘(Compact Disk,简称CD )。与磁带相比,光盘具有存储量大、音视频质量高、耐用、操作便捷和性价比高等优点。之后出现的CD-ROM技术使光盘储存资源的形式和播放载体的多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丰富了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
  世纪之交,计算机的普及光盘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垫定了基础。进入21世纪后,我国大学在校学生电脑拥有率有了很大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每百位在校大学生拥有电脑的比例为30%,高年级电脑拥有率更高。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大规模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扩招和新校区建设,以计算机为基础设施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代替了以磁带播放功能为主语音实验室,计算机的普及使得以CD-ROM为载体的教育技术得到了施展的空间。
  在大学英语教材出版上,CD-ROM不仅作为磁带的代替品出现,而且改变了教材出版的呈现形式。在纸质+磁带时代,由于纸质教材与磁带销售分离,分属不同的出版社,学生需要分别购买,磁带的定价也比图书高。一套大學英语教程4个学期需要4本教材,每1册教材需要4—6盒磁带,按照每盒磁带6元计算,4册书磁带需要近100元,因此学习成本较大。CD-ROM出现后,只需1—2张薄薄的光盘,其定价一般为每张3—5元,在使用体验和定价上更有优势。另外,出版社还利用CD-ROM 的优越性,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不仅包括教材上的内容,还增加了视频和音频材料,提升了学习者的学习和消费体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权不像音像制品出版权那样受到原有制度的限制,纸质出版社申请到了电子出版权,这样就使得纸质教材的编辑和CD-ROM的编辑工作可以在一社内完成,保证了编辑出版流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
  CD-ROM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出版的外在形式,也改变了教材编辑的传统方式,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教师辅导用书的出版形式。出版社利用CD-ROM对音频、图像和文字信息较强的处理能力开发电子教案,不仅能提供教师用书上的内容,还能提供丰富的背景知识(background information)。另外,利用PPT的形式教学可以使课堂更加生动,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因此,在教师用书上附电子教案 CD-ROM就成为主流教师辅助教材的出版形式。之后,出版社为了增强教师电子教案使用的便捷性,利用CD-ROM可写的优势,开放了电子教案文本,教师可以以出版社提供的电子教案为模版,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制作个性化的电子教案,这增强了出版社与使用者(教师和学生)的出版消费互动。
  3.21世纪初到21世纪10年代:纸质+光盘+互联网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互联网在外语教学上的作用就通过很多途径得以开发,如与教材配套的英语学习网站等。但在我国,真正让互联网技术为高校英语教学服务则源于2003年开始的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这项改革的宗旨是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弥补大学英语教学师资和课时的不足,将自主学习中心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为此,教育部高教司出台相关政策布置全国4家最主要的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社开发自主学习系统,推进全国高校建设大学英语自主学习中心。也正是在这项政策的推动下,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社顺势开展数字化出版转型的探索。
  这一阶段,英语教材所呈现的组合形式为纸质教材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学生可利用计算机登录出版社有声资源网站下载视听录音材料,在自主学习中心或者寝室利用账号登录建立在校园局域网上的自主学习系统进行自主学习,光盘作为音视频资源的载体也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随着音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提升,音视频载体如MP3/MP4、智能手机等推陈出新,光盘的缺陷也越来越明显,因此图书附光盘的形式也越来愈少。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确实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出版社在数字化网络课程的建设中认识到数字化媒介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开发了一系列数字产品,如口语考试系统、测试中心、四六级考试学习卡、作文批阅系统等。尽管在这一时期大学英语教材数字化开展得如火如荼,但一个现实摆在出版社面前,就是数字化教材更多是只赚吆喝不赚钱,真正赚钱的还是纸质教材。原因在于,英语教学本身就是需要面对面互动的课堂教学,计算机只是个辅助手段。于是出版社便将大学教材数字化的重点放在纸质教材配套学习资源的开发,其目的是为学校使用教材提供更多更新的资源,以增加纸质教材的使用黏度。整合了音视频、文字素材和测试系统资源的课程中心更符合学习者的多元学习需求,整合了电子教案、示范课、备课资源的备课中心则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授课指导和资源。另外,在盗版严重的情况下,互联网融合纸质教材的优势也得到了一定彰显,出版社利用一书一号的办法,即每一本书提供一个登录课程中心学习的账号,可以有效地控制盗版教材或者二手教材。
  4.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纸质+互联网+移动媒介
  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有些新旧更替是根本性的,如纸质到互联网的更新,有些变化则是完善和创新,如互联网到移动媒介,前者改变了媒介本质,后者则改变了媒介的呈现形式。移动学习的蓬勃发展得益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4G以及正在开发的5G 技术使得学习资源的传输更加快速,手持移动载体的普及尤其是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的使用量逐年扩大。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拥有量为5亿部,2018年预计可达到8亿部[2],此外,手持平板电脑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图1为2014年我国高校无线网络建设的调研情况,显示我国高校无线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这为高校移动学习提供了技术保证,再加上国家、地方以及高校对信息化教学的大力扶持,使得移动学习成为探索解决诸多高校英语教学困境的技术出路之一。
  首先,出版社在大学英语教材出版上与学校教学保持一致,利用移动学习的优势开发教材辅助资源。如与教材配套的英语单词查询APP、爱背单词APP、爱听外语APP 等,学生只要下载APP ,扫描纸质教材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与课堂教学配合学习。无论是在就餐还是运动都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扩大了英语学习时间的维度,增加了英语语料的输入数量和频率。这种学习的可移动性和便捷性不仅符合目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习惯,颇受教师和学生欢迎,而且增强了教师和学生对纸质教材学习的黏度,保证了学校对纸质教材的信赖。


  其次,出版社把互联网平台上的学生课程中心和教师备课中心转化为APP或者微信公众号等移动应用,使得学生学习和教师备课更加便捷。为了提高课堂外教学的体验质量,出版社还开发了大量以移动学习为概念的外语学习产品。例如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研发的一款外语听力练习与测试应用——听力随身练,可以充分利用条形码以及QR二维码技术,实现图书与音频资源和解析资源的互动。用户可通过二维码识别软件扫描图书上的二维码,自动下载听力随身练应用,然后利用应用内的扫码功能再次扫描图书的二维码,即可获得图书所有音频授权,下载播放图书配套音频。用户完成听力测试后,将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再用应用内的扫答题卡功能扫描答题卡,就能获得听力测试完成情况的统计报告,以及对应单元的正确答案和解析。诸如此类的产品层出不穷。
  三、出版媒介融合的特点与趋势
  通过以上四个阶段的回顾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技术对出版形態的改变是革命性的,它可以颠覆一个传统的产业,如建立在录音带研制基础上的音像出版行业,它还可以扩展产业的边界,不再是单一媒介的内在式发展,外延式扩张使得出版更具竞争力。市场是出版媒介融合的无形推动力,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市场体系从产品制作流程、定价体系到营销方式在技术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技术和市场两股力量的作用下,出版媒介融合用多形态和多功能的外在形式呈现媒介功能的一体化。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无论市场和技术如何改变,出版媒介如何融合,出版的本质没有变化,那就是记录和传播人类文明。因此,出版媒介融合的基础仍然是如何提炼和传播人类足以传世的文明。我们同时注意到,教材出版媒介融合发展的四个阶段——从磁带、光盘、互联网学习平台到移动学习应用,是一个由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这一点对语言学习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听和看是单向传输的语言输入训练,目前各种媒介形态大部分的功能都是输入型功能,而语言学习必须是双向的、互动的。也正是这个原因,英语教学领域一直秉承信息技术只能作为辅助外语教学的手段理念。这不仅是外语教学规律的要求,也是目前信息技术无法实现师生全互动教学的问题和现状决定的。解决这个问题仍然要依靠媒介技术。笔者认为,或许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可以看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模式来解决外语学习互动教学的问题。届时,现存的教材出版媒介如何与之融合,我们拭目以待。
  [1]傅玉辉. 大媒体产业:从媒介融合到产业融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张亮,吴晓兵. 无线校园建设与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教育网络,2015(4).
其他文献
作者:[加]苏珊·平克 著;青涂 译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定价:69.00元  提要: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际沟通的主體,人际关系的维系越来越被社交媒体上的点赞、转发和评论代替,在冰冷的互动中,我们失去了真实与温度。面对面的人际关系与接触能让人感受到如村落生活般的归属感,它是一个人免疫力、复原力和影响力的真正来源。虽然互联网拥有毋庸置疑的优势,但是我们还需要想方设法腾出更多的时间
期刊
【摘 要】 中国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出版数量以及图书馆馆藏数量逐年增多,中国文学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也在日益扩大,传播力不强仍然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最大痛点。中国网络文学欧美热为研究中国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引发我们对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再度思考。  【关 键 词】中国文学;网络文学;翻译出版;走出去;传播力  【作者单位】郭竞,中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是中华文化
期刊
【摘 要】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iPad、智能电视等的普及,数字童书在为儿童带来不一样的多媒体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APP应用作为数字童书的应用工具,是各出版社的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少儿出版社更是蜂拥而上,全力开发各种类型的APP。文章对少儿类APP应用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少儿类APP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并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开发的爱童书APP为例
期刊
【摘 要】在Web2.0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伴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智能终端多屏幕的信息流模式已经形成。传统出版机构采用移动端应用,对出版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成为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发展重点。本文根据全新的数字出版格局,以科学出版社的“爱医课”在线医学教育移动应用APP为案例,对传统出版社在开发使用中的在线教育移动应用APP开发与运营现状进行深入探讨。  【关 键 词】
期刊
作者:八月长安 著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45.00元  提要:《时间的女儿》是八月长安的首部散文集。2012年,八月长安曾有过一次一个人的欧洲之旅。那次旅行她遇见了很多人和很多事,人生也是这样。作者从哈尔滨到北京,從北京到东京,到上海,到许许多多没去过的地方,遇见许许多多的人。这些人、这些事都是时间上很重要的节点。八月长安从自己的人生旅途出发,探讨成长故事、旅途经历,展现形形色色的人
期刊
作者:唐江山,赵亮亮,于木 著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定价:49.00元  提要:网红的火爆让网红这一概念进入了大众视野。本书介绍了网红的种类、演变,并揭示了如何成为一个网红以及如何使网红在互联网时代通过电商、微商和广告来变现。随着网红的出现,很多网红经纪公司应运而生。同时,本书还分析了目前比较成功的网红案例,让大家可以学习其成名方式,并对网络经济做出貢献。
期刊
【摘 要】 微信出版具有低成本、便捷、精准、按需出版等特点,能规避传统出版中存在的风险,对用户吸引力大,凸显微信出版的巨大优势,可通过产品、广告、品牌、OTO模式、定制出版等来盈利。但微信出版的潜在危机也不容小觑,大多数公众号被淹没在微信的海洋里,版权保护成难题,社会资源整合度低。微信出版需对症下药做更多创新。  【关 键 词】微信出版;微信公众号;盈利模式;危机  【作者单位】余人,河北大学;何
期刊
【摘要】文章以《癌症·真相》的策划出版为例,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原创科普图书的畅销之路:培育没有“背景”的中青年作者;瞄准拥有众多粉丝的网络活跃者;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充分调研目标市场,发现市场空白点;内容为王,运用接地气、生动的语言打造有用又有趣的原创科普作品;依托新媒体,采取精细化营销策略,做原创科普图书的“爆品”。  【关键词】原创科普图书;畅销;探析  【作者单位】胡洪涛,清华大学出版社。  开
期刊
【摘 要】 数字音乐平台的定位不再囿于简单的音频播放,而逐渐向连接用户的垂直社交平台转变。网易云音乐利用自身平台培养用户跟帖文化,主攻社交音乐领域,其平台上的音乐评论自成一派。文章选取网易云音乐热歌榜TOP30为研究样本,综合用户评论数量、精彩评论文本内容及点赞量等数据探析音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在音乐传播方式方面,“影视+音乐”形式效果突出,流量歌手的粉丝传播优势明显;在用户音乐需求方面,音
期刊
【摘要】在我国现行版权法框架下,平衡微博领域的利益关系最根本的是要调整版权合理使用制度,使其更具弹性、灵活性与包容性。为此,对合理使用应采取开放立法的思路,并针对微博传播利用特点建立合理使用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微博;版权;合理使用;诉讼  【作者单位】李晓瑜,郑州市委党校。  在版权法领域,“合理使用”(fair use)是指不经权利人许可免费使用作品的法律制度。虽然合理使用概念的提出已经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