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探查及防治

来源 :陕西煤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51585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查明陕北矿区东川煤矿隐蔽致灾因素,采用低空遥感、地面地质调查、热红外、物探、钻探、采样测试等综合技术手段,查明了煤矿存在采空区积水,废弃井筒导水、漏风,煤层自然发火,采空区大面积悬顶,坚硬顶板、过沟开采等煤矿迫切需要解决的隐蔽致灾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抽水、回填、防渗,定向钻孔帷幕注浆治理水害;井筒注浆封堵、裂缝回填全面封堵漏风通道,密闭墙隔离、监测、开采诱导垮落处理大面积悬顶,短钻孔水力压裂初采初放、定向长钻孔分段水力压裂实现坚硬顶板超前弱化治理的综合探查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工
其他文献
以二号煤矿四盘区多次发生过油型气涌出事故为背景,以采空区自然发火在线监测为目标,通过对矿井地质调查、生产设计及传统监测存在缺陷的分析,设计出矿井采空区自然发火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四大系统组成,可以实现监测的动态化、实时化和精准化。通过现场使用发现系统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高灵敏度的特点,实现了对采空区内部煤炭自然发火指标CH4、O2、CO、CO2、C2H4等气体浓度的快速分析。较传统色谱分析
矿井水害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为了有针对性地制定水害防治措施,冶坪煤矿在进行开采设计时对可能存在的水害类型及威胁程度进行了研判。从充水水源出发,结合采空区积水和地下水补给等水文资料,认为应重点做好洛河组含水层的防水工作,而延安组和直罗组、地表水、大气降水对矿井的生产影响较小。开拓工程位置及层位选择时,应保证大巷涌水的排出,在实际采掘工作中必须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水原则,探放水方法应以钻探为主,并严格按照所制定获批的作业规程操作,而地表水防治时应以工业场地沟道改移和排水沟修筑为主。相关的分析方
随着5G、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新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发展,常规化的刮板输送设备控制系统无法满足智能化开采技术的需求,各系统融合、数据综合利用等新型控制系统发展势在必行。在煤炭装备高端化、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对刮板输送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刮板输送设备智能控制系统将分3个阶段发展,一是由常规驱动控制转变为变频驱动,进而逐步向数据融合型控制系统发展;二是在实现多信息互通、共享的基础上刮板输送设备的智能控制系统逐步发展成以单元型和多级协同为特点的控制系统,实现逻辑的串、并联合理组合,达到高效
对采煤沉陷区进行稳定性区划,有助于决策者对稳定性不同的采煤沉陷区采取适宜的修复手段和利用方式.选取府谷县新民镇的13个煤矿作为评价样本,根据区域地质情况和煤矿开采特
煤矿工作面综采设备主要指井工开采用采煤机、刮板输送机(包括转载机、破碎机)、顺槽皮带机、主井皮带机。目前工作面综采设备通常采用逆煤流启动,即采煤末端设备主井皮带最先启动,采煤源头设备采煤机最后启动,这种启动方式导致后级设备空转时间过长,造成浪费资源和能源。从节能降耗、减少设备磨损的角度,提出矿井工作面综采设备顺煤流启动思路,并对顺煤流各级启动控制方面进行论述,给井工开采提供另一种思路,以便更好地解决后级设备空运行时间过长的问题。
通过收集、整理隆德煤矿2-2煤层各工作面采空区涌水量数据,分析其涌水量特征,并利用各工作面采空区多年涌水量统计数据归纳总结得出各工作面采空区涌水量的衰减率。利用隆德煤矿实测“两带”观测孔数据,对2-2煤层、3-1煤层冒落带、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进行计算及分析,并根据相关文件以及保水采煤的要求,对采煤导水裂缝带切穿土层隔水层区波及至松散沙层区域需进行限厚或填充开采,以降低导水裂缝带发育高度;得出2-2煤层上覆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其煤层上覆正常基岩、风化基岩含水层,3-1煤层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2-2煤层采空区积水、
慈利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种植历史悠久,其中尤以陈皮、五倍子、黄柏等最为有名。慈利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属“药食同源”品种,人药以陈久者为良。慈利陈皮经多次检测,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标准,主治痰饮咳嗽等症状。
通过采集工作面煤样进行程序升温,现场埋管测定各种气体数据,分析了工作面、采空区、隅角和回风巷的标志气体分布规律,结合数据分析得到临界温度,确定西川煤矿4号煤层自然发火标志气体的临界值,建立了采空区分级防控防灭火技术体系,有利于防治煤矿火灾。结果表明,CO、C2H4气体可以主要作为煤自然发火的指标气体,C2H2、C2H4/C2H6、C
以陕西横山采油厂白狼城集输站滑坡治理工程为例,分析论证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对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与地震、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及评价。通过滑体的空间形态、滑坡变形特征及其危害、滑坡变形破坏及形成机理分析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并根据治理区的地形地貌、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采取施工抗滑桩,辅以挡土墙、深高压旋喷桩、渗水井及坡面平整压实,排水工程等整治措施对滑坡进行治理,取得良好效果,该滑坡在陕北黄土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山塘村地处安仁县永乐江镇,曾是国家级贫困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只有1160元,村集体经济负债20多万元。近年来,山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年底,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5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5万元,并先后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休闲村”“湖南省生态文明村”“湖南省精品乡村”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