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涛:丰富金融供给 优化信托功能

来源 :银行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qi007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培育新动能和新业态是转换关键,一方面,科技变革显然是重要驱动力,科技强国的认知和呼声近期也愈发热烈,有目共睹;另一方面,现代金融服务也是重要驱动力,尤其是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这既点明了金融展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揭示了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具体到信托行业来看,以1979年中信国际信托成立为起点,我国信托行业历经了40年的发展变革,资产管理规模也不断壮大,成为金融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可以说与改革开放同步经历了风雨历练。那么支撑信托行业持续发展的根本经验何在?未来发展方向如何选择?2018年年底信托业协会召开的年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同志指出,信托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主动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积极助力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升级的财富管理需求,履行好新时代赋予信托业的责任和使命。
  上述讲话深刻总结了信托行业的发展经验以及未来的行业定位,结合“资管新规”及信托监管细则的相关要求,信托行业也需要迎接未来发展的“新常态”, 需要深度思考如何以专业化为新动能、以主动管理为新手段、以差异化经营为新模式,丰富优化供给侧的产品和服务,打造核心竞争力。
  个人认为,信托行业深化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紧密围绕信托的两大核心功能,即金融功能与财富管理功能。这两大核心功能分别对应着更有效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更到位地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两个功能需要协同并进,共同发展,这样才能促进信托行业有机融入我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
  具体来说,信托的金融功能是指信托公司围绕资产及价值转换,运用股权、债权、证券化等多元灵活的金融工具,通过信托产品的方式提供金融整合服务,这个功能是我国信托公司作为持牌金融机构的特有优势,是服务实体经济最为灵活有效的金融供给。信托的财富管理功能是信托制度的本源功能,主要通过家庭信托及家族信托等服务信托形式,专注财富规划、分配和传承,以本土化管理为主要场景, 为国民财富管理保驾护航。信托的这两大核心功能,连同慈善和公益信托作为特殊的制度安排,共同构成了信托服务最重要的三种类型。
  中航信托从2009年底展业开始,就树立了战略驱动的发展方向,以金融整合服务商为发展定位,围绕“私募投行专业化驱动、资产管理策略化驱动、财富管理服务化驱动”三大转型驱动力,培育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持续探索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
  在发挥信托金融功能方面,紧密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选取高端制造、新一代信息、教育医疗等九大战略行业及细分,为实体企业提供多元精準、差异化的金融整合服务。例如,在服务支持通航产业方面,中航信托已经连续两届成功承办中国通用航空双创大赛,推进“产业引领,资本联动”的航空产业发展新模式; 在持续推进绿色信托研究与实践方面,中航信托牵头落实绿色信托标准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国家战略和信托行业转型;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中航信托积极与节能环保、食品安全等涉及国计民生的中小微民企合作,提供投贷联动的综合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健康成长;在发展普惠金融方面,中航信托自2011年开始布局普惠金融业务,目前已经成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普惠金融资产近500亿元。
  在发挥信托财富管理功能方面,中航信托强调财富管理的体系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以账户为载体, 提升专业化的综合服务能力。在家族信托与财富管理领域,公司积极与新加坡华侨银行、瑞士宝盛集团及贝恩公司广泛交流,探讨家族信托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商业模式创新,将信托的金融功能与财富管理功能有机结合,助力我国中产阶级的财富健康成长与传承。
  在优化提升信托服务水平方面,中航信托积极探索服务信托的创新商业模式, 打造开放的服务信托平台,依托信托科技和场景金融,提供金融整合服务。中航信托在业内率先提出信托科技的发展理念, 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以数字能力建设为核心,围绕信托资产的数字化重构、信托服务的数字化重塑和公司治理的数字化再造等维度展开。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信托公司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时代主题下,有效发挥信托的金融功能和财富管理功能,将会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拓展空间。
  (姚江涛系中航信托党委书记、董事长)
其他文献
近几年,我国的债券市场发展迅猛, 截至2019年5月,债券市场总量已经逼近90万亿元,是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还非常大,但与美国、日本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债券市场托管余额仅为美国的三分之一。  可以从几个方面对我国债券市场进行分析。从结构看,我国信用债规模达到22.5万亿元,占比达到26%,已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重要组成,信用债里面41%是城投债,59%是产业债,截至目前城投债存量规
期刊
推出或深化的。这一段时间,正是金融监管风暴来袭、网贷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爆雷、经济去杆杆取得成果、金融市场低迷以及美国挑起贸易战与技术战,中国金融业正面临巨大考验之时,也是金融科技蓬勃发展、银行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全面深入的时期, 还是资管新规等新的监管办法出台,以及加大对民营经济金融支持等服务实体经济等新要求纷纷出台的时期。令人欣慰的是,金融相关机构专注于金融创新机制建设,通过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与管理创
期刊
智能技术快速发展,金融科技带来行业巨变  当前,数字经济欣欣向荣,据统计, 2018年底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1/3 强。同时,以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似乎也悄然而至,诸如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脑机技术、5G、物联网、量子技术等正在不断取得突破,巨大调整变革的时代已显端倪!  智能化是指事物在网络、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下,所具有的能动地满足人类各种需求的属性。比如无人
期刊
本届中国金融创新奖的主题非常突出,一是创新,二是科技。我认为,创新和科技也是银行成长的关键词,从传统银行到现代银行,科技创新是最主要的桥梁。对于科技创新,我想从以下几方面去谈。  第一,創新永无止境。银行主要的作用有三,一是支付,二是连接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桥梁,三是服务实体经济的载体。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引领。以支付领域为例,中国支付领域的创新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从先进支付到刷卡支付到二维码支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中美经贸摩擦、技术断供的当下,我们要坚持创新、持续创新、驱动创新,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的“造血干细胞”,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首先,戰略是基础。所有创新案例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产品的创新方向与其战略布局是一致的。创新既需要投入资源,更需要长期思考。按照战略重点和战略方向去创新往往意味着思考得久,也舍得投入。只有
期刊
对中国银行业的转型,我想谈以下四点。  第一,今天的中國银行业可谓冰火两重天。一方面,四大行的利润超过了2300 多家上市公司;而另一方面,2019年已有15家银行延期披露年报或季报。  第二,今天的银行业面临从重资产到轻资产的转型。从数据看,2007年银行的总资产量是53万亿元,11年间增长了5 倍,超过了美国金融风暴时的增长速度。但同时中间业务收入却在下降,利差逐步缩小,重资产模式难以为继。上
期刊
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基石和本源,服务实体是金融的天职和宗旨。当前,我国面对的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内部经济增长动能承压,金融与实体经济失衡的结构性问题突出,迫切要求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服务行业改善供给结构,在自身“稳” 的前提下带动经济走“活”,切实提升金融服务的水平和质效。  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永恒的一体两面。从我国现状看,金融供求呈现出总量合理,但结构性失衡的情况。总量合理,体现在社融增速、M2
期刊
目前,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减弱,我国金融行业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业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 稳步推进改革转型,切实加强全面风险管控,积极应对多重挑战,各类金融机构保持稳健经营。在围绕金融创新,深入推进转型创新的过程中,如何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资金“脱实向虚” 等问题
期刊
服务实体经济始终是金融工作的主旋律,也是金融行业的本源初心。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与各级金融主管部门更是推出多项举措,在促进创业创新、支持民营小微、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的突破,积极效应持续显现。北京银行主动对接相关决策部署,积极履行本地银行的责任与使命,在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彰显品牌价值。  一是抓好大项目,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围
期刊
今年2月,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提到,2018年虽然持股遭遇了206亿美元的亏损,但是其公司的复合年增长率仍然达到18.7%,在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下仍有40亿美元的盈利。仔细研究发现,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实质上是一个包含了保险及多元化投资的金控集团,且是一个有点中国文化味道特别是家庭文化特性的大型企业组织。2018年我国GDP总量突破了90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经济发展到了亟待进行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