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官方對高麗信息的獲取及認知--從《宋會要·高麗門》的佚文綫索說起

来源 :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y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朝會要專設“高麗”一門,記録宋與高麗通交故事,其原本已佚。《宋會要·高麗門》佚文綫索表明宋真宗時期依賴高麗使圑而獲知朝鮮半島時局信息。宋人基於現實政策的考量,没有將高麗納入其情報關注範圍之内,但亦不加辨别地接受高麗製作、傳遞的信息,將之編入會要。在信息的加工與認知方面,宋官方高麗源起叙事仍然要延續觀念中的華夷秩序,對高麗王建建國史事之信息有所揚棄。因此,宋官方高麗叙事的信息獲取、認知程度存在“聚焦”“失焦”的不均衡性,這種不均衡性是由東亞多元政治格局的現實性,以及宋人的華夷觀共同作用而造成的。
其他文献
1984年,我台一台BVP-300P摄像机由于一个部件松动,造成瞬间短路,使电源几次严重烧毁。经检查,其故障现象如下。
"亮陰"一詞,自古争訟不斷,漢代産生了"居廬"與"信默"二説。後世"亮陰"一詞基本上成了帝王守喪的代名詞,人們大體都認同"亮陰"與三年之喪有關。實際上,"亮陰"與"三年之喪"無必
《明实录》一直被认为是可信程度较高的史料,备受明史研究者的重视。笔者目前从事《明神宗实录》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发现其中亦有不少错误之处。兹以人名记载之误为例,分类略举之
十八班虽然在梁初才正式公布,但其整体结构及运作规则最晚在刘宋後期就已基本定型。齐、梁间的不同,仅在於个别官职的班序而已。在十八班制下,官员的升迁严格遵循班序,而在高班时
明代兩京帝陵主祭官員人選歷經數次變化。在正統中期,先由宗室親王主祭變爲駙馬主祭;至正德、嘉靖時期,再由駙馬主祭變爲外戚與聯姻帝室的勳臣主祭;最終自萬曆朝起,勳臣成爲
“同死生之域”是中古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它有现世成仙、逝後升仙和自杀求仙三种不同趋向。这些趋向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道教从初始向深层发展的轨迹,而尸解是探索此变迁过程的重
最常用的ENG摄像机是日本Sony公司的BVP-300P;其最常用的供电方式是通过14芯的CCQ系列电缆供电。在ENG方式中,即由BVU系列录像机通过CCQ-2AR电缆向摄像机供电。在抢拍新闻过程
歷史上的信息流通問題,關係到政治史、社會史、文化史諸多方面,是極富研究價值的課題。所謂“信息”,天然具有流動性質,是研究者討論“運作”、追蹤“過程”的題中應有之義。
VPR-2系列1英寸螺旋扫描C格式录像机是美国安培公司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产品,目前,在我国仍有部分省级以上电视台在使用。这类机器操作简便,按其图像和声音的技术指标与当前安培
关于“苏莫遮”(“飒磨遮”)的来历和性质,学界众说纷纭。其中最有启发性的意见是德国学者认为“飒磨遮”与梵语的对音是samatja(阳性词),原指一种伴有音乐舞蹈的公众集会。本文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