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策略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n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教师通过恰当精妙的导入,能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尝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导入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  导入策略 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25-01
  1.课堂导入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意义
  所谓课堂导入就是在一节课开始的前几分钟,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的建构活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充分体现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和育人价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紧扣新的课程标准,探索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生物学科知识薄弱,科学思维欠缺,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效率低;部分教师上课还是以讲练为主,教法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课堂效果比較低。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本人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学习状态、知识生成状况,从课堂导入环节着手,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兴趣和规律的教学对策。
  2.课堂导入的实施策略
  2.1分析学生,奠定基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学情分析,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必由之路,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能力等,是教师设计出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也是教师合理设计导入的方式方法,导入的深度和广度的依据。
  2.2研究教材,合理规划
  研究教材是教师的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而又深刻的内容,是设计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要想课堂导入成功,教师要知课标,熟教材,明学情和懂认知规律。
  2.3运用导入技巧,构建生动课堂
  生动的课堂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导入作为课堂的起始环节对激发学生课堂后续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导入的有效性提出三点建议:
  2.3.1巧计悬念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巧妙设计问题悬念,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求知欲望,调动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生物学科是一门有趣的自然学科,但是由于高中考试压力,教师高频率的考试练习,普遍学生认为生物学习很枯燥,学习兴趣不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实践中发现,精心设计教学导入环节会起到事半功倍作用,而创设学习情景,提出问题悬念,以问题驱动学生思维,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3.2事例导入,激发学习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注意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和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通过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来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与他们息息相关,切身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习生物知识的积极性。例如“免疫调节”时,通过PPT展示儿童打疫苗图片,学生都打过疫苗,瞬间产生共鸣,纷纷说很痛啊,痛哭了,教师就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打疫苗针会痛,但是为什么家长还是坚持给孩子打疫苗呢?疫苗到底是什么物质?又有什么功能呢?创设生活实例情景,引起学生共鸣,活跃他们思维,调动学习主动性起到很好的效果。
  2.3.3复习导入,承上启下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识要提升到一个新台阶是需要已有知识作辅垫。在讲授新课之前,教师挖掘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联系,对原有知识加以概括和复习,提出研究的问题,自然地把学生吸引到新课的学习中来。这种导入方法能巩固了学生的原有知识,为新知识的建构奠定基础,又明确了学习任务,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寻找问题答案的愿望。例如在讲“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时,通过引导学生回顾细胞膜的成分、流动镶嵌模型以及细胞膜是细胞系统的边界,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然后提出问题:哪么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膜的呢?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是相同的还是不同呢?通过复习为学生的探究新的知识做好辅垫,又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课的学习。
  2.4反思与评价
  进行教学反思与评价能使教师及时反思导入环节存在的问题并做出调整,积累经验,使教学活动不断改进,确保教学环节合理高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生评价和自我反思评价:导入是否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选用的内容和方法是否得当;是否与新知识联系紧密,富有启发性;是否衔接恰当,引入自然;时间掌握是否恰当紧凑。
  3.结束语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高中生物课堂导入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教学实验表明,有效的课堂导入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了他们对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
  [ 参  考  文  献 ]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正威,赵占良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3.
  [3]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黄娇丽.高中生物课程导入的有效策略.《素质教育》.2016.
其他文献
【摘要】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也面临重大改革,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语文教学需要将语文素养的培养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高考角度出发,将语文素养的培养与高考需求进行结合,探讨出教学对策,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高考 高中语文 语文素养 结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期刊
将提钒尾渣用于制备地聚合物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固废综合利用方式,但在传统的地聚合物制备工艺过程中,由于需要使用碱溶液来激发原料进行反应,在大规模工业应用时会面临一些问题,包括(1)碱溶液比较黏稠性且具有强腐蚀性,不易运输、保存,还容易造成腐蚀危险。(2)现场应用时不易控制,容易在服务年限发生“泛霜”开裂,造成构筑体的结构破坏,带来工程安全隐患。针对这些不利因素,本研究尝试将提钒尾渣与激发剂与激发剂
氨氮污染会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物甚至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氨氮也是黑臭水体治理的关键指标之一。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具有高生物活力和良好的稳定性,是生物法去除氨氮的研究热点。本课题首先分离出对高氨氮环境有一定耐受性的菌株,探究其脱氮特性、生长特性及氨氮去除性能的影响因素。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固定化微生物菌剂的制备条件,并确定了最优参数。对氨氮去除过程进行动力学研究,并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菌剂的实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高级氧化技术,能够直接利用光能实现对有机污染物的深度氧化去除,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光催化材料中,钙钛矿光催化材料因具有特殊的晶体结构和高效的光催化效率而备受关注。目前大量研究主要通过可控合成、离子掺杂和半导体复合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光催化效率,使其满足光催化应用的更高需求。近年来,光催化剂和电子受体的耦合被证明是一种可有效提高催化降解污染物效率的方法。过二硫酸盐(PS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绿色等优点,在环境净化和清洁能源合成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铌、钽酸盐因其具有优异的铁电、压电和光电性能,以及良好的异相催化活性及化学稳定性,在多功能环境材料领域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常规方法合成的铌、钽酸盐光催化剂存在光响应范围窄、光生载流子复合率高和光利用率低等不足,因而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应用。为此,本研究以低温湿化学法合成的铌、钽酸盐光催化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构筑
水体中砷污染被认为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毒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现水中砷的高效去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环境价值和社会效益。论文以各种廉价易得的含铁物质为原料,基于协同碳酸钙原位诱导生成高活性新生态铁的新思路,围绕当前水体除砷存在的具体问题,在混凝沉淀除砷、吸附除砷和零价铁除砷方面开发了系列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水体除砷体系,并开展了相关理论解释。取得的主
【摘要】 近年来,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关系不再如以前那样单纯而充满信任,当学生在校发生德育事件时,学校、老师都承载着太重的舆论压力。本文就从班主任的角度来阐述:如果班主任能用心关爱学生,换位思考,尊重个体差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一定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德育悲剧”,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   【关键词】 智慧和爱 换位思考 个性 发展 点亮人生   【中图分类号】 G635.1
期刊
光催化作为高级氧化技术(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之一,具有绿色高效和无二次污染的优势,已成为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具有可见光驱动性和高化学稳定性,是针对有机废水降解的极具潜力的光催化材料。然而,光生载流子重组率高、比表面积低等不足使g-C_3N_4的催化性能受到抑制,对其进行化学修饰和复合,是提升g-C_3N_4光催化性
【摘要】 语文教学活动开展中要做好传统文化渗透工作,通过渗透传统文化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初中语文教学中在进行传统文化渗透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主要分析了初中语文在渗透传统文化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加快传统文化渗透工作的进行。   【关键词】 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问题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