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网索+钢筋梯联合支护技术在大断面煤巷的应用

来源 :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23区回风巷道采用锚网(索)架36U型钢支护工艺成本高的情况,探索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降低支护成本的支护方式。为此,在23区回风巷进行锚网索+钢筋梯复合支护技术的工业性试验,文章对锚网索+钢筋梯复合支护方案原理、技术参数和施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通过对巷道围岩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煤巷变形量极小,且未出现断锚杆和退索等情况,复合支护效果良好。
  关键词:煤巷;锚网(索);钢筋梯;复合支护
  中图分类号:TD3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15-0136-02
  随着矿井采深的增加,巷道受采动应力叠加影响支护困难。由于传统的大断面、高强度、锚网(索)架36U拱型可缩支架复合支护技术存在支护成本较高、工人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因此,在目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探索既能确保顶板安全,又能降低成本、劳动强度的支护形式,成为矿井支护创新改革的必要任务,因此,在矿井23区回风巷开展采用大断面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支护技术的工业性试验,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节约支护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地质概况
  23区回风巷沿2-3煤层顶板掘进,巷道走向:115°~130°,倾向SW,倾角8°~15°,巷道位于21采区三条下山东翼,上部为110大巷煤柱,下部为已采毕的2101工作面,东部为23采区。采深380 m,煤厚14.1~16.9 m,上半部以半亮型块状硬质煤为主,下半部为半暗型煤,含多层夹矸,结构复杂。直接顶为1.0~8.0 m厚的细砂岩、泥岩,上部致密坚硬,不易垮落。
  2 支护原理
  针对23区回风巷地质状况和周围应力情况,采用锚网(索)支护为核心、配以钢筋梯、钢丝绳为筋骨的主动支护方式,能够充分发挥锚网(索)的主动支护作用。先采用加长锚杆、锚索主动加固围岩支护,形成一层有效的组合加固拱,充分发挥围岩自身的承载能力;沿巷道轮廓方向布置5根钢筋梯,沿巷道走向以拱顶为中心均匀向两帮打设5根钢丝绳,钢筋梯与钢丝绳呈“十字”交叉型,形成密集支护,增大巷道顶板强度,达到主动与被动支护相结合,锚网(索)主动支护为主,钢筋梯、钢丝绳被动支护为辅,减缓了巷道变形;变端锚为全长锚固,提高了锚杆的锚固力,从而增强围岩的自身承载能力,保持围岩稳定性。
  3 支护设计方案参数及施工要求
  ①锚网(索)支护断面采用斜墙半圆拱断面,锚网规格:下宽6.6 m,拱基线处净宽6.0 m,净高4.6 m(直墙高1.6 m),锚网断面24.2 m2。顶、帮全断面铺设菱形金属网,拱顶打ф22×2 600 mm钢筋锚杆,间排距600×700 mm;两帮打ф20×2 500 mm全螺纹钢筋锚杆,间排距600×700 mm,顺巷道轮廓方向配钢筋梯支护,钢筋梯由5节组成,每节长2.5 m,搭接长度为100 mm,中间一根位于正顶部,其余四根分别位于两帮均匀布置。顺巷道走向按照锚杆间排距分别布置5组钢丝绳,钢丝绳每根长5 m。确保顶板形成密集支护,拱顶加打ф17.8×6 000 mm锚索,两帮加打ф17.8×8 000 mm锚索加固,顶板每排5根,两帮每排2根,锚索间排距均为1 500×1 400 m,所有锚索垂直巷道轮廓线打设,每根锚索配为二块方形钢板托盘,规格分别为:300×300×10 mm和200×200×10 mm。
  ②巷道采用综掘机进行掘进,割煤、运煤完成后,必须先及时剔除顶、帮活煤活煤,尽量保证巷道成型,为实施锚杆等主动支护创造有利条件,保证锚杆孔的倾斜角度和孔深,锚杆孔应与煤层主层面斜交,角度应在20°以上,锚杆锚固力:顶锚杆7 t,帮锚杆4 t;锚杆托盘必须压紧钢筋梯,未接触煤层面部分必须垫实。锚杆位置按规程要求精确定位,前后成行,上下成排,金属网片铺平伸展,钢丝绳拉直涨紧,并用锚杆压牢,保证整体质量良好。
  4 支护效果及效益分析
  为全面获得巷道稳定情况,检验设计是否合理,考察巷道支护效果,对巷道围岩变形、锚杆锚固力等指标进行了动态监测。
  4.1 巷道围岩变形监测
  ①测点布设。在掘进机后每5 m布设一个测站,每个测站布设三个测点:两帮距底板以上各布置一个A点和B点,巷道顶板正中位置布设一个C点(如图1所示)。每次观测A、B之间的距离AB和C点到AB的垂直距离OC。
  ②监测结果分析。巷道围岩变形监测统计见表1,由表1分析可知,巷道施工以后20天内两帮和顶板最大移近量分别为140 mm/d和68 mm/d,巷道变形在20以后基本稳定,变形量极小,且试验段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形及裂缝、断裂现象,未出现断锚杆和退索等异常情况,支护效果良好,实际效果见图2。
  4.2 效益分析
  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支护与锚网索架36 U拱型支架复合支护相比,在巷道有效净断面相同的情况下,掘进断面减小了8 m2,提高了断面利用率,并且不架拱型支架,劳动强度低,支护材料费用减少。根据支护成本核算,采用锚网索架36 U拱型支架复合支护每米巷道成本约为9 646元,而采用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支护每米巷道成本约为3 876元,每米可节约5 770元材料费,经济效益可观。
  5 结 语
  大断面锚网索钢筋梯、钢丝绳支护技术在23区回风巷应用,实现大断面、高强度的支护观念,在充分保证通风、运输及行人断面的前提下,提高了巷道断面利用率,减少了巷道维修次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锚网索支护增强了顶板围岩的自承力确保了巷道顶板安全,加快了掘进速度,有效地延长了巷道使用年限,解决了以往工作面贯通后,采面上、下巷修护工程量大的问题,减少了二次修护材料投入,并且支护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
  参考文献:
  [1] 李书勇.注浆与锚索复合加固在软岩支护中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13,(3).
其他文献
针对瀑河水库渗漏严重的问题,为保证大坝渗流稳定和减小渗漏量,通过分析库区地质资料,推荐采用土工膜水平防渗处理方案.根据库区天然铺盖等厚度图分析和必要的渗流计算,确定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越来越快,通信行业也正在积极适应这一变化,目前,我国实行的电信拆分与整合、鼓励竞争就是很好的应对举措。
砖混结构是指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的设计计算性不是很强,主要的是概念设计和构造设计。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际工作与理论联系,找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省段南沙河倒虹吸工程为例,对大型预应力箱形倒虹吸结构进行了三维有限元分析计算,得到了各种工况下的受力结果,验证了结构尺寸及配筋,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
第三系灵山组砾岩胶结程度较差,且软硬不均,该地层中修建水工隧洞难度颇大。保定市大水系湾子隧洞主洞全长4468m,在第三系地层中修建如此规模的隧洞在河北省尚属首例。煤矿悬
概述了GPS快速测量技术测量原理、工作流程、测量成果处理及误差分析等,分析提出该项技术应用于水利工程测量的优势和局限性。
应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对贮灰坝的安全状况进行了实时在线分析和预测,预测了水位变化时贮灰坝的安全系数,分析了贮灰坝安全系数的影响因素,具有很好的工程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