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的感动与反思”作文导写与演练

来源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tus3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 题 呈 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材料一:疫情期间,一段湖北省某县城医院门口,一名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因嫌病房条件不够好,拒不入院治疗,一名护士向他跪求入院的视频戳中了无数人的痛点。
  材料二:福建某男子发病前隐瞒从武汉返乡的经历,到处参加聚众宴会,致使4千多人被居家隔离,其中7人被确诊。
  材料三:某市,一些人嘴里喊着“武汉加油”,但只要一听到身边有武汉人,就立马变脸,唯恐避之不及,甚至出现驱逐武汉人的闹剧。
  材料四:大年三十晚上,曾在武汉服役17年的河南老兵王国辉听说疫情后,赶紧装上自家的蔬菜,驾车连夜送往武汉火神山医院工地,驾车回到老家后,他开始自我隔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引发全民关注。无数的人们带给我们内心的感动与深深的反思。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疫情之下,民生百态带给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 题 指 导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题干给出的四则材料均是由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的新闻改编而成,审题时首先抓对象,材料所涉及的人物有四类:医护人员、患者、自保者、志愿者;然后分析他们各自行为的是非对错:如护士跪求,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的天职,但医护人员也是有尊严的,非常时期,护士跪求病人完全是出于良好的职业操守与仁爱之心,怎不令人敬佩?如河南老兵自发的援助行为是他重情重义、乐于助人的体现,回家后自我隔离的举动是他严守纪律、责任心强的体现,怎不令人尊敬?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理由的。材料一中的病人有自己的顾虑,病房条件达不到预期,没有安全感,万一救治不力反而交叉感染岂不更恐惧?材料二中的男子聚会前并未发病,也许是认识不足,也许是过于自信,或许带有侥幸心理。材料三中的市民愿意祝福他人,但前提是不危及自身,疫情严峻,谨慎一点不好吗?不是说不添乱就是为国做贡献了吗?他们的行为对不对呢?肯定是不对的,那他们错在哪里?他们错在没有大局观念、没有责任心、没有仁爱之心。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疫情防控,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全国一盘棋,不能因小失大。
  结合写作任务“谈谈疫情之下,民生百态带给你的感受与思考”,立论的基础就是你为什么感动,为什么愤慨,为什么反思,而论点就是通过这些感受与思考,你认为应该怎么做事,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就是你写这篇文章的意义所在。
  行文时,可以用细节彰显人性之美,抒发自己的感动;也可以斥恶扬善,思考我们该如何立身处世。题干要求选好角度,考生首先要找到能激起写作冲动的材料和出发点,其次是選择角度。选择角度不仅要考虑你想写的,还要考虑你会写的,然后要注意化浅显为深刻,即抓住主要角度和根本点,不及其余,但要把这一点说通,说透;还要注意讲求客观、公正。
  另外,注意写作风格。我们在《外国小说欣赏》里学过叙述腔调,写作文要从闲谈的口语上升到文学创作的语言。
  佳 作 示 例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武汉,让春节热闹的气氛戛然而止。伴随着恐慌、迷茫、混乱,甚至死亡,这场疫情给国人上了一课。疫情过后,我们要做的是培养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在疫情曝光初期,各地接连出现了抢购食品、疫情谣言满天飞的情况,不少人在疫情面前失去了理智,变得盲目而冲动。做好疫情防控,我们首先要具备科学的态度。
  喊“武汉加油”的口号很容易,唱“逆行天使”的赞歌也容易,但现实却是,长途货车司机的湖北车牌让他寸步难行,医护人员被投票阻止进入小区回家,前线工人被当作传染源……正是因为科学常识的缺乏,让我们在面对来路不明的巨大危机和挑战时会习惯性的担忧。这是疫情下的人们因内心不安所做出的正常反应,可以理解,但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情绪无限放大,地域歧视并不能给疫情防控带来帮助,反而会加剧人们的恐慌,给防治疫情添乱。据专家介绍,病毒以呼吸道传播为主。如若我们能做到平时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病毒感染。
  这场疫情同样也检验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人文素养。福建某男子隐瞒从武汉返乡的经历致使4千多人被隔离,也许他只是没有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掉以轻心了;某县城医院门口,一患者因病房条件不够好拒绝入院治疗,也许他只是担心防护不力,与病友交叉感染更危险。但他们在应对社会危机时的做法暴露了其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董卿说“枪响之后没有赢家”,疫情防控不是一人一时一地的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每个人都要有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履行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疫情看似隔离了彼此的联系,但事实上却将我们联系得更紧了,因为疫情的防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我们可以借此疫情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病毒知识、防控知识等,建立理性思维,培养科学精神。我们要重拾对自然的敬畏,克制自私的本能,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不要让自己成为没染病的病人,把自己隔离在毫无意义的绝望里。
  疫情既是一场灾难,也是一次全民思考进步的契机。希望疫情彻底结束,希望救援队伍不再有伤亡,也希望每个人都能通过这场疫情树立科学精神,提高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小时候,我特别想买一台俄罗斯方块游戏机。这东西现在仍然有,不过已经成了古董级电子产品。当时,买一台要花100多块钱,我一个月的零花钱也不过30多元钱。正好,我家附近开中医铺子的老头问我:“反正你暑假那么长,放假了没事做,帮我收蝉蜕怎么样?”  夏天太阳最大的时候,有些蝉就脱壳了。我逛遍了方圆十几公里大大小小的树林,举着竹竿粘那些棕黄色的透明蝉蜕,脖子都仰酸了。收集了一口袋蝉蜕后,我小心翼翼地拿去换
1  在霜之森的腹地,今天的最低气温是零下一百五十九摄氏度。  就我所知,如果与这个宇宙的绝大多数地方相比,这样的温度其实不算太低——要知道,如果换算成热力学温标,也就是“开尔文”这个古老的单位,外头的气温其实还有上百度之高。不过就一颗有生命的类地行星,尤其是像西米里亚这样发展出了复杂的地表生态系统的行星的赤道地区而言,这里却实在是冷得有些过分。无尽的严寒就像一层看不见的裹尸布,紧紧地将整个世界的
组建于国难之时的西南联大,聚集着全国的精英头脑,但略微让人惊讶的是在那样一个特殊的时期里,不同风格的衣服,奇妙而和谐地出现在校园中,个人的品位也由此外化了出来。  女生们的耀眼夺目且置一旁,联大的男生们似較劲般地尽显风流。北大的男生喜穿长衫,文质彬彬,如同乡村学究;清华学生不乏西装革履者,如同归国华侨或时髦商人;南开学生则多穿夹克,头戴软底的小礼帽,有的还戴一墨镜,如同美国电影中的侦探,既神秘又威
一只千足虫在滑腻腻的天花板上爬行。  我在床上伸了个懒腰,心满意足地打了个哈欠,然后定住了。  这他妈的是哪儿?  墙纸残破不堪,脱落处露出脏兮兮的白色墙壁。衣柜上挂着一面裂开的镜子,凹陷床垫上,污渍多得我不敢多想。窗外的霓虹灯招牌照亮了房间,透过半开的门,可以看到房间外邋遢的洗手间。空气潮湿得可以喝一口。千足虫似乎是除我之外房间里唯一的活物,而我敢肯定我不认识它。  我做了个深呼吸,平复心跳。不
早知道金庸写的武侠小说红遍大江南北,可是真正走进他的作品才知那是一个丰富的宝藏,才知他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作家。  他的武侠世界中,武功的奇招迭出、环环相扣、变幻莫测、美妙绝伦,那是等而次之了;男女爱情的情由心生、自然流露、至纯至美却是现下很难寻觅到的,只能徒生遥羡之情;而人性的率真随性、纯洁善良、洒脱无羁更使现下物欲横流的庸俗凡尘难以企及。  金庸的江湖,爱恨情仇人间有,纯美上善世间无。  金庸~
高考作文时,选择什么样的素材,怎样使用素材,其实是大有讲究的,并不是“捡到篮子里都是菜”。平时训练时,有些学生不注意积累新鲜素材,要么选用林语堂、林徽因、林清玄等“三林”例子,要么选用汪国真、周国平、王国维等“三国”例子,要么选用泰戈尔、伏尔泰、列夫·托尔斯泰等“三泰”例子。  试想一下,这样的素材怎能吸引阅卷老师?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优秀作文,大部分是靠活用素材和善用素材来吸引阅卷老师的。平时生活
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
“人机大战”主题征文  第1节  “你是否愿意告诉我,你是人,还是机器人?”  “这需要你来判定。我可以告诉你的是,在上一场测试中,我通过了图灵测试。不过,假如我是人,你知道,我当然也可以通过图灵测试。”  “确实如此。那么,下面我有若干问题要问你。”  第10节  公元2116年。  人类认为,他们已经退无可退。  所有的,是的,所有的重要决定,都已经由机器人代替人类作出。人类仍然可以创作戏剧、
“画坏了就可以不交作业了么?你都高三了!”  这一堂课,先生没有讲得像过去那样平稳。蔷云坐在位子上,也觉得特别不舒服。又到了星期六晚上,蔷云吃完晚饭,重新硬着头皮去搞那张倒霉的工程图。班上有六七个同学准备去滑冰。周小玲在蔷云旁边,一面换衣服,一面做动员:  “你怎么能不去呢?今天冰场开幕。一年统共能滑几次冰啊?错过了一次就少一次。今年冰场扩大了二分之一,新添了两个小卖处,重修了三个存衣室。说不定,
名师介绍  李伟杰 / 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湖北省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高中语文教研员。  前 言  2019年4月23日,作为全国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8个省市(湖北、湖南、广东、江苏、福建、河北、辽宁、重庆)发布本省市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大家一直期待与之相配套的高考考试说明出台。而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