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过程中尿液外漏的研究进展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93342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留置气囊导尿过程中发生漏尿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导尿管的质量、型号、导管插入的深度、尿道括约肌松弛、气囊注入液体量、夹管时机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留置导尿 漏尿 研究进展
  随着导尿管不断更新改进,留置气囊导尿管取代了传统尿管。留置导尿作为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操作技术,是观察病情和治疗疾病必不可少的措施,广泛用于排尿困难、麻醉和手术后患者的尿量观察。而留置尿管后常发生漏尿,造成局部感染、失禁性皮炎、压疮等并发症,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近年来,许多护理工作者对留置气囊导尿漏尿原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
  1 导尿管质量对漏尿的影响
  在留置尿管前常规仔细检查尿管质量,并向气囊内注入气体,首先观察有无漏气,其次还要查看气囊大小、形状、囊壁厚薄、有无畸形。气囊充盈后尿管应位于气囊中心且呈圆形,这样气囊才能均匀覆盖膀胱颈处,与尿道内口完好吻合,受力均匀,避免漏尿发生。
  2 导尿管型号对漏尿的影响
  临床上,老年留置尿管患者发生漏尿,常选用较大型号的导尿管来克服漏尿现象。刘珍红[1]认为对年龄较大、尿道口松驰的患者,应选择口径较大的导尿管,一般选用20-22F号的导尿管较好,对于男性老年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前列腺增生,可选择尖端导尿管,以减少导尿时对尿道的损伤。徐妍妍[2]等研究认为单纯地选择较大型号导尿管,漏尿情况并不能改善,反而增加患者的不适。过大型号的导尿管易引起尿道刺激症状,患者出现尿道口刺痛及频繁尿意等不适,致使患者不时用力排尿。此外,型号大的导尿管,硬度相对较大,气囊注水量较多,易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括约肌、逼尿肌等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运动,尿管与尿道内口不能很好贴紧而漏尿。另有研究认为患者在初次使用导尿管时尿道处于收缩状态,如果导尿管过大可增加插管难度,增加尿道损伤风险,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尿道肌肉可扩张性舒张,初次使用导尿管型号并不能满足完全封闭状态,可增加漏尿发生率[3]。刘正刚等认为对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应序贯选用尿管,对首次导尿选择适用于患者的最小型号尿管,每2周更换尿管时,选用大一号的导尿管,依次递增型号( 序贯式选择)能有效减少漏尿发生。疏海东认为尿管太粗容易压迫尿道黏膜导致患者尿道上皮坏死,诱发局部感染,出现尿道刺激症状发生漏尿;尿管过细与尿道不能完全吻合,留有间隙,导致尿液外渗。一般选择气囊导尿管以 16-20F 为宜。麻玉秀等认为尿管型号的选择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年龄段相同的男女患者,男性患者使用的产品规格略大,特别是老年男性患者使用的规格更大。王晓云认为对初次留置尿管者老年男性一般采用18-20F的气囊尿管 ,老年女性一般采用 16-18F的气囊尿管。朱廷芳认为部分女性患者因生产原因致尿道口狭小,同时女性尿道扩张性强,老年女性性激素水平下降会发生尿道口萎缩,尿道松弛,如果尿管型号过小易发生漏尿。
  3 导尿管插入深度对漏尿的影响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指出:男病人导尿插入深度约20-22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2cm;女病人插入深度为4-6cm,见尿液后再插入1-2cm。杨梅等认为导尿管插入过深,尿管头端可能落在膀胱体或膀胱底处,而非膀胱三角区,此时导尿管气囊与尿道内口无法紧密贴合,膀胱内尿液沿导尿管边缘漏出,且往往漏尿量较多。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导尿操作常规,熟悉尿道解剖及女性尿道偏短的特点, 插管时见尿后再进 1-2cm,不能过深,然后向固定气囊内注液15ml 左右,再将尿管轻轻外拉至尿液不外溢为止。李梅认为插管时动作要轻柔 ,不可强行插人 ,气囊导尿管必须见尿后再插人 4-5cm ,向气囊内注入10-20ml生理盐水后向外回拉至有阻力时为止。李永霞认为气囊尿管插入深度:女性10-12cm,男性26-28cm,此长度保证了尿管气囊端全部进入膀胱,见尿液后再插入4-6cm 。
  4 尿道括约肌松弛对漏尿的影响
  范继梅认为老年病人特别是长期卧床者会阴部肌肉弹性差 ,尿道括约肌松弛 ,引起漏尿。应更换较大导尿管减轻病人漏尿。黄群英认为生理退行性变化而导致老年漏尿现象占54%,这是导致漏尿的主要原因,常见的有尿道括约肌松弛、膀胱容量改变、前列腺增生等。
  5 气囊注入液体量对漏尿的影响
  气囊注水量不足时,气囊易漂浮于尿道口上,因而产生漏尿;气囊注水过多可引起气囊内压力过大,压迫尿管至引流不畅而漏尿。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评分标准中规定为10-15ml,基础护理学提出按照气囊容积注入液体。徐妍妍[2]认为按照常规尿管气囊注水15-20ml时,气囊张力过大, 易漂浮于尿道内口之上,使气囊与尿道内口不能紧密贴合而致漏尿。而减少5ml,降低气囊张力,使气囊与尿道内口紧密贴合,可减少漏尿发生。
  6 夹管时机不当
  长期留置导尿管病人,尿道紧张度下降,夹管时间过长,膀胱内尿液积聚增多,压力增高,迫使少量尿液经球囊边缘渗入尿道而溢出。范继梅认为病人夹管间歇放尿 ,一般 2-4h 放尿一次 。彭勃等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对于输液多、饮水多及用脱水剂治疗的患者缩短夹管时间,清醒患者自诉有尿意时, 及时开放尿管也可有效避免漏尿。
  7 小结
  在临床使用气囊导尿管留置尿管过程中,引起漏尿的相关因素很多,对漏尿问题的关注及提倡人性化的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我们严格遵循操作规程,根据老年患者生理特点及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则可有效预防和纠正老年患者漏尿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珍红,方 铃,林 洁,龚海蓉.40 例 ICU 留置导尿患者漏尿原因分析与对策[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5):66-67.
  [2]徐妍妍,秦学娟,沈小芳.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留置导尿漏尿及其并发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3):1155-1157.
  [3]刘正刚,叶密贤.序贯式选用尿管对需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泌尿系并发症的预防作用[J]. 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5,36(5):23-24.
其他文献
农村的用电问题屡出故障,针对配电线路的主要故障文章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将农网的主要故障类型分为五种:自然不可控因素、人为因素、污闪造成的危害、外力破坏造成的危害和电线管
【摘 要】 目的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某院接诊的15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组(n=78),观察组给予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照组给予患者院前常规护理,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预后,包括救治总有效率和救治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救治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救治后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评分均
目的探讨经皮经肝胆结石取出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2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经皮经肝途径取石。首先在超声或者X线透视引导下完成PTC
近年来,LTE技术在移动互联网络中的应用逐渐加深,称之为3G时代到4G时代的过渡技术。移动通讯对承载网提出能够适应IP业务传送的要求。文章首先介绍了TD-LTE技术,PTN技术,IP地址规
本文就医疗设备维修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财产综合保险及附加设备损坏险应用于设备维修管理的新思路。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矿井的每个地方都会用到机电设备,机电设备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维修管理机电设备的力度进行加强,对维修技术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将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和辅助设计人员进行工程和产品设计、修改、显示和图形输出的一种现代设计方法。本文简要论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系统的软硬件构
目的:对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优缺点的分析.方法:选取从2017年7月到2018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总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41例.将
目的 观察人胎海马结构小白蛋白 (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的分布。 方法 取孕龄为 30周的人胎尸体 ,用ABC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显示PV免疫反应性神经元。 结果 海马结构的各区
随着我国计算机产业和微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于安全技术防范建设方面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视。我国的司法部是主要负责与安全防范相关的管理工作的主要政府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