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道主义视域看《双城记》人物遭遇和文化气质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xuan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狄更斯在其作品中,因为反抗暴政而受到争议。《双城记》体现最多的是作者的人道主义精神。小说通过对人物形象和文化气质的分析,表达了作者黑暗社会的批判,彰显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情怀。
  关键词:人道主义 《双城记》 人物形象
  英国19世纪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创作的小说《双城记》给中外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其中也包含大量的短篇小说,都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狄更斯的作品《双城记》犀利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状,揭示了早期资本主义的罪恶本质,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政治法律制度,真实再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狄更斯与夏洛蒂·勃朗特、萨克雷等人被马克思称赞为英国现代杰出小说家,小说《双城记》是其杰出代表作品之一。
  一 《双城记》概述
  19世纪英国文坛上有一位伟大的作家查尔斯·狄更斯,他是唯一一位可以和莎士比亚媲美的作家。批判主义精神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体现,是英国文学的宝贵财富,对后来的英国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对他进行了高度称赞,称赞他是“时代的旗帜”。《双城记》是其杰出的代表作,更是吸引了无数读者来阅读。张世红是《双城记》一位评判家,从人道主义角度对其进行了评述,小说讽刺了封建统治的残酷统治,对这种无人性的罪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同时对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热情的歌颂。在《双城记》这篇作品中,狄更斯是资产阶级的代表,崇尚人道主义,对人道十分信奉,同时又是一位理想主义浓厚的人,在作者心中,希望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好,认为善良和爱能够引导人民朝光明走去。其中,梅尼特医生的亲身经历更是说明了这一点。狄更斯在《双城记》作品中更能体现爱超越恨的主体思想,这也是人道主义主题思想的表现。另外,詹凯和朱洁更是对这一作品中所体现的人道主义进行颂扬,他们称赞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也是文学作品的主旋律。《双城记》的背景是血腥的法国大革命,这种阴森、恐怖的氛围丝毫不影响作者对人性美的颂扬,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善良的本性,那就是爱的力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有卡尔顿、德伐日太太和曼奈特医生等。作者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刻画,探讨小说所体现的人性美,同时对无情的黑暗社会进行了讽刺,反对暴力革命,希望人性美和善良能够超越恨所带来的影响,人道主义思想意识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在英国文坛上,查尔斯·狄更斯是位名副其实的文学巨匠,也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对民主有着强烈的要求,对当时社会的不公平进行了无情的声讨,主张要尊重并捍卫人的尊严,每个人的权利都是平等的,这些平等的权利要求每个人都享有幸福的权利,也都平等地享有从事劳动的权利。小说《双城记》是19英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同时也为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小说内容上体现了作者对人性中善良的热情颂扬。小说《双城记》让我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看到了当时社会人们的生活状况,不同人物的遭遇和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人道主义倡导博爱与仁慈,这也是作者要表现的一种创作思想,也许我们已经无法亲目睹那个社会的真实情况,但是,我们却能从作者的小说中窥见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状况,人道主义精神所体现的思想与这种残酷的社会现实是格格不入的,也是一种强烈的反讽。狄更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出发,揭露了社会的黑暗矛盾,也揭露了权势贵族的恶行,并深层地挖掘了社会矛盾。
  二 《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小说分为《复活》《金钱》和《暴风雨的踪迹》,系统地讲述了梅尼特医生复杂的矛盾心理和具有戏剧性的人生场景。小说背景是法国大革命,故事发生的两个城市是巴黎和伦敦,是对19世纪英国的真实写照。英国社会突出的社会矛盾和巨大的社会差距,引发了作者迫切希望改良这种社会风气,解决突出的矛盾。狄更斯通过小说中人物遭遇的刻画,深刻剖析了小说中的人性,为读者呈现了人道主义视域下,人们盼望革命的合理性及对这种残酷社会的疯狂报复,希望能够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化解这些仇恨。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一种世界观,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郭月琴和臧嫦艳是《双城记》两位评论者,他们从小说人物形象和气质文化的角度入手,探讨了法国暴力大革命,反映了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尖锐的矛盾,两个国家的城市巴黎和伦敦分别代表着这两个国家的阶级立场,通过对小说人物遭遇的描述,对人性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另一个层面展现了人道主义的复杂性,这种复仇的疯狂报复有着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同时这种合理的革命性又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小说中每个人物形象都有不同的特征。作者对人性中的善良进行热情的称赞,深深被这种道德修养所感染,崇尚这种仁爱精神,在小说作者看来,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如果自己的道德水平提高了,内心的这种怜悯之心就会产生,有利于实现社会的美好。基督教讲究仁慈的精神,如果一种革命违背了这种内在的仁慈,那它将是一场暴力革命,容易导致最终的恶果。爱可以化解仇恨,仁慈和宽恕是和平的代名词,真实这种内在的人性美能够替代阶级斗争所带来的残暴。狄更斯所写的这部小说《双城记》有真实的内涵,那就是对圣诞精神的颂扬,这种精神也就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体现在人物遭遇上,这些人物有路西、戴尔那和梅尼特医生等。人道主义重视强调仁爱和宽恕,这种内在的人性美能够从根本上化解阶级所产生的对立,能够化解敌对阶级的仇恨,不仅如此,而且能够抚平人性心灵的扭曲,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超越。
  評论者黄睿曾经评论说,在《双城记》中体现了人道主义的精神和艺术风格,小说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充分体现了对贵族阶级的憎恨,希望革命能够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些美好的愿望在小说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此外,作者小说还采用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方法,这种写作手法将现实象征着未来。《双城记》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但是正是这样一部历史小说却反映着现代生活。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狄更斯感受了社会阶级的尖锐矛盾,这种矛盾对立下进一步拉大了贫富差距,而当时英国也爆发了像法国一样的革命,小说所暗含的作者意图是在提醒英国执政者不要走法国暴力大革命的老路。狄更斯巧妙地运用了写作技巧,充分展现了自己对人性美的颂扬,这种人性的光辉是值得每个人拥有的。人道主义精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矛盾。当然,不可否认,《双城记》还存在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依然不能掩饰作者那种进步的思想。人道主义精神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国内作者田源对狄更斯的《双城记》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小说无情评判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暴力,提到小说中的人道主义能够让法国人民对大革命有个清醒的认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小说《双城记》为读者展现了法国革命的变幻莫测。作者是反对革命的,特别是暴力革命,所描述的人物形象无疑不是对人道主义的最好体现,这种人性美是道德领域的范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社会行为,无情地评判了混乱的社会现状,让人们对人性美开始有了认识。   三 《双城记》人物遭遇和文化气质
  小说《双城记》塑造了一个上层统治阶级的人物艾佛蒙德侯爵,这个人物形象是典型的反面人物,是暴政的代表,是个十足的恶魔。小说对其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该人物做了很多的恶行,这种罪行无法数出来。乘坐马车出行的他将贫民加斯帕德的儿子给压死了,可是其连看一眼都不看,只是很随意地扔下了一枚金币,然后便离开了;这个人物形象还有好色的一面,为了霸占美貌的少妇,不惜采用任何手段,最终酿成了德伐日太太一家四口的死亡;为了揭发艾佛蒙德侯爵的这种恶性,梅尼特医生出来主持公道,然而最終却被关进监狱,尝受了长达18年的监狱之苦。
  梅尼特医生是一个有着核心地位的人物之一,是一位很有价值的人物。梅尼特医生对监狱中的每一个人都平等对待,而且还亲自给看守者和罪犯治病。长时间的监狱生涯让其精神失常。最后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终于有了好转,精神也到了恢复。女人露西不惜辗转奔波,解救监狱中的父亲,奔走于英国和法国两个国家之间,最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成功解救了自己的父亲。正是源于这种亲情,她不辞劳苦地照顾着自己的父亲,并最终使其恢复了正常。精神恢复正常的父亲还亲手撮合了女儿和代尔那的婚姻,女儿那种贤良淑德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艾佛德蒙侯爵的仇恨在心理滋生了,这种躁动的蔓延在心底膨胀着,整个法国革命都处在风雨来临前的飘扬中;为了伸张正义,小说中的另一个人物形象加斯帕德星在夜里翻过了侯爵的院墙将其杀害;巴黎贫民区的农民借助雅克的方式实现对政治的探讨,这些平民内心非常躁动,期待着大革命的到来。封建贵族特权的思想和封建专制制度在侯爵这里得到了顽固的维护,并声称压制是一切哲学最好的证明,然而他和他的家庭却做着见不得人的事。侯爵的人物形象完全不符合狄更斯笔下的人道主义精神的表现,这种封建恶魔必然为社会所不容,最终将会被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成为万劫不复的罪人。侯爵的形象是当时封建贵族势力的一个典型代表,这种人物的没落,也是当时封建社会没落的一个缩影。谁要是违背人道主义精神,必将为社会所不容,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没有任何人能够阻止的了。小说中的侯爵是一个腐朽、飞扬跋扈的封建贵族势力典型代表,这种人物形象完全与作者笔下所推崇的人道主义精神是格格不入的,小说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被复仇者杀害是罪有应得,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狄更斯身上所体现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四 结语
  小说《双城记》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正义革命的肯定,对暴力革命的反对,这是一种矛盾的心理态度。小说中塑造了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从这些人物形象背后,我们能够窥见作者身上体现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人道主义精神是隐藏在作者身上的内在美。狄更斯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精神是用来和残暴的革命斗争的武器,人道主义精神在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是作者所要寄托的一种感情。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确实对欧洲传统道德标准的有力碰撞。
  参考文献:
  [1] 田源:《黑暗与暴力的双重批判——浅析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2] 张萦琪:《试析〈双城记〉中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年第5期。
  [3] 邱细平、王桃花、何素芳:《〈双城记〉中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解读》,《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4] 郝建设:《狄更斯人道主义精神在〈双城记〉中的体现》,《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第3期。
  [5] 万耀兰:《原型理论观照下重译现象的动因》,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论文,2012年。
  [6] 赵朝:《论〈双城记〉的人道主义特征》,《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第34期。
  [7] 韩睿:《论〈双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所折射的人道主义精神》,《青春岁月》,2014年第5期。
  [8] 王霓:《从〈双城记〉看狄更斯人道主义思想》,《芒种》,2014年第11期。
  (梁建业,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2012级在读博士生)
其他文献
北京市密云县房地产开发总公司是密云县唯一具有国家一级资质的房地产开发专营公司,并取得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证书和“用户满意的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单位”等殊荣。
我们在沈阳市府北小学参观时,訪問了三年級班主任周淑凱老师。听她談了关于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的經驗。現在介紹如下: 从宣傳教育开始周老师認为,对学生进行卫生健康教育,除
一、弄清题干要求,掌握思考方向找出题干中的显性信息或者隐性信息,有的同学认为题干就那么几句话,有什么好审的,我看了一眼都能背出来。但背出来了也不等于你就审清楚了。另
本文总结分析了黄海钢铁公司1995年连铸生产技术情况。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Huanghai Iron and Steel
一九五九年秋季的小学语文课本是就一九五八年秋季的本子加以修订的,换了一部分课文,修订了一部分课文的文字,相应地修改了一部分练习。初小第一册,准备课和拼音字母两部分
小学美术学科的性质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本,通过动手、动脑,借助一定的媒介,巧置适宜的学习场景,优化课堂教学,才能为学生架起学习知识和积极思维的桥梁,提高学生学习
美术活动时,隋震的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他犯起愁来,这边看看,那边瞧瞧。 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不画了?你画得多好!”隋震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的水笔没水了,没法涂蓝天了。”赵子超
法人一词、是指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企业法人是法人的一种类形,它包括国有企业法人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企业法人必须具备
25年前,有一批小小的神秘客人,从中国乘专机抵达澳大利亚。在粪积如山、蚊蝇四起的草原上大显身手,挽救了澳大利来的畜牧业。它们就是“大自然的清洁工”之称的屎壳郞。今天,这批移民的后代已经安居乐业,它们仍在从事它的英雄祖先那平凡而伟大的职业。让我们跟踪采访英雄的第n代(可能是第25代吧)子孙,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揭开它们的工作、生活的秘密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关系成为相当普遍的一种社会关系。因此,公正、及时、正确的处理劳动争议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