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odo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学校把历史学科视为非主要科目,课时设置偏少,甚至在初三时,有的学校直接取消了历史课,导致本来课时就少的历史课教学时间更少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有效开展历史课堂教学。其实,教师应充分利用好有限的教学时间,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一、实施以活动教学代替课堂讲学模式
  很多历史教师以讲学替代学生的理解和思维,与课堂教学目的相违背。在这种模式下的教学活动,不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致使教学质量不高。因此,教师经过教学交流和探索,充分实施以活动教学替代课堂讲学的模式,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参与课堂实践。
  活动教学延伸课堂教学的形式包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先烈遗像、拜访历史事件参与者等,事后写观后感,抒发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看法。在活动教学的引导下,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活动内容、活动目的,让学生参与讨论、实践,认真总结和反思活动过程和结果。
  实践证明,活动教学更符合初中生好动的特点,且亲身实践的教学成果,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记忆和运用,不仅记忆时间长,而且能灵活运用。
  二、充分利用问题导入开展教学
  在问题导入教学时,教师要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其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最后,导入的问题能够引出课堂教学的结论。开始上课前,教师可以导入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结束课堂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导入问题,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在课后的自主思考和探究,也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明确了问题导入课堂教学问题设置的方法和目的后,教师要科学地引导学生参与问题的讨论。如在教学有争议的历史典型人物秦始皇、武则天等人时,教师可以开展小组讨论,使学生在辩论中明辨是非。这种问题导入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总结和反思问题,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也广泛运用于教学中,网络与教学的整合,给教学带来了更多便捷。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为学生带来了视觉和听觉的强烈冲击,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首先,初中生对多媒体教学的印象更持久;其次,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如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播放相关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纪录片,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教师还可以深入根源,剖析历史背景、事件原因、结构和关键人物等,有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静态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动态的影像资料,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四、教师以较高的专业素养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深入剖析历史事件,就能有效调动学生思考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所以历史教师要积极强化个人专业素养,广泛阅读历史书籍,突破初中历史知识要求的范畴,深入挖掘历史深度,横向理清历史发展的线索,纵向加深对社会历史的理解;其次,教师要及时更新历史知识,了解当前国内形势和国际形势的动态发展,明确国际形势下的各国历史发展背景和发展原因;第三,教师应充分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敏锐的思维、独特的见解提升教师的素养,从而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教学并非一成不变的讲学,而是需要与时俱进的,所以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策略,科学调整教学内容,拓展教学资源,使初中历史教学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收到最优的教学成果,从而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双芫学校)
其他文献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学科。新课程理论提倡物理创新教学,目的是根据现代科技社会对人发展的基本要求,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21世纪现代国际人才。  实施创新教学,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生的学习探究为主体,以学生素质整体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在初中物理教学的创新之路上摘得一些硕果,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