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巧用拓展训练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c1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改如火如荼的进行,拓展训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简要阐述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中职体育教学的意义,分别从利用拓展训练丰富体育教学活动、利用拓展训练培养促进身心发展以及利用拓展训练提升体育教学效率等方面,提出中职体育教学巧用拓展训练的策略,以此来提升中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关键词:中职体育;体育教学;拓展训练;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41-01
  在以往的中职体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通常是教师先展开讲解与示范,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课堂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教学的效果不理想。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中职体育教学,能够有效突破上述问题,丰富体育教学的方法,保证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教学思考。
  一、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中职体育教学的意义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项目,要求中职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实现知行合一的目标,将素质拓展训练引入中职体育教学意义显著。简单地说,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拓展训练,除了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之外,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师生和生生的互动。现阶段,体育教学越来越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拓展训练能够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而且在素质拓展训练中可以让学生愉快参与活动的同时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进取意识与精神。不难看出,在中职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拓展训练具有非常深刻的教育意义。
  二、中职体育教学如何巧用拓展训练
  (一)利用拓展训练丰富体育教学活动
  中职体育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提升他们的身体机能,然而中职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学生常常会在文化课知识的学习上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体育学习重视程度不足,很少积极地展开体育锻炼。此外,受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学的氛围比较沉闷,甚至有学生会產生抵触心理。把拓展训练引入中职体育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
  比方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障碍取水”这个拓展训练,指导学生将海绵系在腰间,把海绵吸满水,然后度过独木桥、爬网再爬上高台,之后将海绵中的水运送至高台上的容器中,每4名同学为一组,比一比最终哪个小组的容器中水最多。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丰富体育运动的形式,锻炼中职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有利于提高他们的体能素质。
  (二)利用拓展训练培养促进身心发展
  中职的体育教师在利用拓展训练展开体育教学时,应科学地选择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进一步优化中职体育教学的效果,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教师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挖掘他们的体育潜能当作训练的重点,在拓展训练中促进中职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提高自身的合作意识,提升他们的协作能力。体育教师在带领学生展开拓展训练时,可以积极地进行户外训练,比如巨人梯、荒岛求生以及翻越求生墙等等。
  以拓展训练翻越求生墙为例,体育教师可以先选择一面高墙,让学生不借助任何工具想办法翻越这面墙,在大部分学生尝试失败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人梯”的方法再试一试,结果所有的学生轻而易举地翻越了高墙。在此基础上,体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成功的原因,使其意识到团队合作的价值,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一方面可以达到理想的体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提升合作能力、协助能力……有助于推动中职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发展。
  (三)利用拓展训练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体育教师在选择拓展训练内容时,需要考虑到学校室内和室外的教学环境,采取情境体验或模拟情境的方法展开体育知识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体育教师还可以适当地融入交流环节和模仿等环节,组织学生在室内围绕着某个拓展训练的内容展开沟通和交流,然后到室外展开实践,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值得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需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很容易受到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影响体育学习的效率,这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兼顾每一位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
  比方说,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浮桶架桥”的拓展训练时,教师可以先在水面上使用木桶建立一个浮桥,让学生从一头走到另一头,在此期间不可以落水,而且还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顺利通过。教师可以先向学生示范一遍,让学生知道浮桥是可以走人的,然后让学生一个接一个地尝试。在学生活动期间,可能会因为害怕或紧张等心理导致活动失败,体育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顺利经过浮桥。
  结束语
  综上所述,把拓展训练融入中职体育教学可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为此,中职体育教师可以充分参考上述教学策略,把拓展训练与中职体育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丰富体育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蒋道红.试论拓展训练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实施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1):76-77.
  [2]张瑞金.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策略探讨[J].中国培训,2020(10):67-68.
  [3]李佳楠.开展拓展训练提升中职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才智,2020(16):123.
  (作者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浙江   宁波   315000)
其他文献
摘 要:人文性是历史学科特征之一,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以人文性为主题构建教学设计,要关注教师,学生,课本中的历史人物这三个“人”的要素。教师通过自身的思考和理解,从学生的角度重构教材,激活历史中的“人”,活跃课堂中的“人 ”,凸显历史学科的人文特性。  关键词:人文性 ;历史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68-02  雅斯贝尔斯在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初中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标准,教学目标已经不仅仅局限在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有关生活问题。初中物理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涉及的知识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其中的物理知识相对复杂抽象。学生通过对生活的联想,使其形成一定的情感认知,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及积极性
期刊
摘 要:2020年因为新冠疫情的出现,在线教学随之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心理微课则是疫情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文以心理微课“唤醒积极情绪的力量”为例,尝试探讨疫情期下心理微课的设计,即主题选择要着眼学生需求,微课设计要基于心理学理论,微课模式要体现“心理味”和“线上学习”的特点。  关键词:新冠疫情;心理微课;积极情绪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
期刊
摘 要: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在UMU互动平台、3Done建模软件、希沃白板、微课、思维导图等多技术融合的环境下进行跨学科的项目学习。学生在充分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简史的过程中,学习如何使用现代科技——3Done,设计具有创新性和艺术性的陶瓷模型。  关键词:多技术融合;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6-268-01  一、为何引入项目学
期刊
摘 要:劳动技术教育加入小学教育规划是符合农村地区教育实际的一项合理的措施,劳动技术教育在于培养学生们的基础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让学生们形成爱劳动的观点。文章分析了村级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优势和缺陷,弥补村级小学劳动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以期促进村级小学劳动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村级小学;劳动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
期刊
摘 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中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04-01  十九大报告提出:社会
期刊
摘 要: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教学依据,在高三复习课堂上引入学生熟悉的经典文学作品片段来进行史料教学,利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激活历史课堂,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思辨能力,提高备考效率。  关键词:高中历史;经典文学史料教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行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065-02  一、在高中历史课
期刊
摘 要:隐喻的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思维的基本特征就是隐喻的,是文学作品生成与理解的重要机制,是作家们创作时必不可少的利器之一。通过研究隐喻可以进一步理解隐喻的语义本质以及形式特征,进而增强对作品文体特征的洞察力和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可以说,隐喻是贯通作品、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桥梁。如何理解隐喻与文学主题建构间的关系,本文以《哦,香雪》一文为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隐喻;文具盒;火车  中图分类号:G633
期刊
摘 要: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当今社会是信息迅猛發展的大环境时代,与中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日益增多,例如辨识方向、运用地图、交通运输、躲避灾害、识别天气、自主旅游等活动。因此,在中学生阶段,提供给学生与其周围环境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十分重要。特别是当前全球人口、资源、环境面临多重矛盾,我们迫切需要调动学生对于周边环境的能动认知,形成人地协调的发展观念。从
期刊
摘 要:“灰姑娘”可谓是世界上流传最广、最受人们欢迎的民间故事,在经典的传承过程中,也形成了相对固化的“灰姑娘模式”。这一模式被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借鉴发挥,莫泊桑的《项链》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它的影响。但是,伟大作家的伟大之处在于,不仅在于传承经典,更要突破经典,《项链》不仅仅写了一个渴望通过“灰姑娘”式际遇改变命运但最终失败的悲剧女子,更是写出了一个以诚实、辛勤的劳动,弥补过失,渡过难关的有主见的女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