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rnel_gdi_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高校学生教育中,德育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长期事业。因为德育不但影响着个体素质的养成、品质的好与坏,也关系到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在德育工作中,不但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也要培养他们自律的能力。
  关键词: 高校学生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269-01
  一、德育的范畴
  德育是人类教育普遍永恒的范畴,一个秩序井然、风气优良、管理有力的社会需要德育,同时人类的物质文明建设需要德育提供动力和保障。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是保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德育也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发展要求和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内化和外化,把一定社会的主导思想、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品德的一种教育活动。对于德育的理解,我认为有广义和侠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相当于“智育”、“體育”和“美育”等划分的,其中包括“品德教育”、“思想教育”、“法规教育”、“心理教育”、“政治教育”等五个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在目前我国德育工作开展中,大部分指的是广义的大范畴,也就是教育者按照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其具有正确的观念、丰富的情感以及坚定的意志,不断提高道德境界。尤其是在当下普及高等教育的情况下,在全国大学生中,90后甚至00后所占比例日益增多,一个学生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当前社会的发展,那么德育工作的开展就十分必要了。
  二、德育的任务
  高校的德育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目的决定的。关于德育的任务,主要是要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思维能力和道德评价能力,从而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习惯,得到社会的认可。
  1、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当代大学生深刻理解和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树立和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要培养他们爱劳动、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等品质。
  2、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以及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一定的政治观念。
  3、要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形成一定的道德判断力。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认为,个体发展就是个体与环境不断进行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对自身经历的建构过程。其中,他对于道德的分析,是从个体如何根据自身的经历对社会关系、规则、法律和社会习俗作出判断的角度出发的,他看来,一切道德的实质在于个体遵守一定的规则。
  三、开展德育的重要性
  1、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当前社会的发展,与大学生的品质好坏有很大关系。德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政治稳定、创新文化内涵等方面。在我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通过学校教育德育工作培养粗“内圣外王”的人来“治国平天下”,因此,“三纲五常”、“忠”、“孝”的道德要求使人成为阶级统治的顺民。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关于得与失培养具有资产阶级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参与国家的管理。社会主义国家也同样重视德育作用和影响。可见,德育教育,尤其是在目前高校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也同样是一个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
  2、 德育在教育中的作用。
  任何教育,任何高校中,德育教育都要做为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整体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目前学校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过程中,无一不贯穿着德育的开展,可以说,德育教育不仅起到衔接和桥梁的作用,而且为整个教育过程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整体教育活动的展开并且顺利进行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高校开展德育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道德品质,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心头上的星空和道德定律。”换句话说,道德的另一个层面是自律,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尤其是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当下,自律更是目前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品质和修养,他们的课余时间增多,自己支配的时间越来占的比重越大,如果不能自律,不能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那对他们的影响将是非常大的。因此,德育对整体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3、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意义。
  德育教育关系到高校学生人格品质的养成和发展,对于他们的道德成长、精神追求和未来发展规划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大学生虽然在年龄上已经成年,但是他们的心智处于成熟与非成熟之间,情绪上也不够稳定,独立性与依赖性也是一同存在,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交替出现等现象,可见,他们的可塑性和发展性都有很大的空间。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德育教育一定要贯穿于整个教育中,这样才能稳定他们的情绪,培养他们优秀的品质。
  根据翻阅大量资料和在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来看,目前高校在德育教育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式:讲课中引导、课外活动贯穿、德育课堂开展等等。比如,专门开展道德讲堂,让诚信、爱心、真诚等必要的道德品质深入学生内心。
  四、总结
  学生的道德养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任务,他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学生在不断经历、不断学习中逐步完善和提高。而道德教育作为当前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一线教师,一定要把德育做为一项长期事业。要有坚持不懈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参考文献
  [1]高校学生工作发展的内涵、途径及机制[J]. 时长江,黄玉霞.思想教育研究.2008(08)
  [2]新编教育管理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吴志宏等主编, 2000
  [3]创新高校大学生党建模式,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新途径之探究[J]. 孙天才,孙洁.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2 (12)
  [4]高校大学生社团党建工作初探[J]. 徐玉明.黑河学刊.2012(01)
  [5]90后大学生管理的新特点及方法[J]. 冯川.才智.2017(24)
其他文献
摘要: 世界军事变革的兴起和发展,为军事后勤变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环境。转变后勤保障由军队自身包办的思维方式,建立军民兼容的后勤社会化保障体制,推行、发展、完善兼容型社会化保障,是世界各国军队后勤调整变革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物资保障社会化、商业标准生产、社会物资储备系统、市场物资供应  【中图分类号】E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248-01  军队
期刊
摘要: 多维互动教学融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于一体,能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强烈兴趣和注意,激发其求知欲,使学生在德育课的学习中更好地“走向自觉”,能较好地解决教与学的矛盾,也有利于学生开拓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这就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开放性。开放的德育就需要我们以开放的姿态、开阔的眼界去面对那些“超常规”和“不可思议”的事情,让学生在具体事件面前更自主全面地权衡和思考。本文笔
期刊
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面展开,政府监管部门和一些经济行业对信用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步增长。信用管理是一项理论性和操作性均较强的工作,信用管理教育是我国教育的一个大胆尝试。为此,本文就高校信用管理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 信用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优化  【中图分类号】G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
期刊
摘要: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正在作为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资源,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知识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最主要的财富来源。企业的生存发展从以拥有的自然资源变为金融资本为主,转变为当今以知识资本为主的核心要素,产品作为知识载体的企业命运支撑,尤为重要。所以,知识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于企业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应用,成为现代企业的必然发展趋势。  关键词: 企业知识管理内涵
期刊
摘要: 通过了解建材行业质量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和过程,根据实际系统用户的需求分析,采用B/S模式设计开发质量管理系统、软硬件结构图、具体实现方法和运行结果。通过本系统的使用,实现了水泥生产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生料,熟料等质量数据的全面系统管理,提高了协会与企业的管理效率,实现规范高效生产。  关键词: 水泥质量管理信息系统;B/S;面向对象  【中图分类号】TP2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中图分类号】DF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257-01  军民融合的战略思想由来已久,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从“军民兼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到“军民融合”四个阶段,也可以概括为“单向转移”、“双向转移”和“融为一体”三个阶段。而军民融合技术是“军民融合”战略中最重要最活跃的一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装备体现战斗一力,而军民融合技术集二者于一身,
期刊
摘要: 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情绪劳动领域研究成果对管理与服务类高职学生的情绪劳动能力培养进行了策略探讨,提出开展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动态评估跟踪、重视情绪劳动能力培养类专业课程开设、深化社交礼仪课程的情绪劳动能力提升功能等策略培养学生情绪劳动职业能力,打造管理与服务类专业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 高职;学生;情绪劳动;  【中图分类号】F40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
期刊
摘要: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航天企业科研项目管理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应用创新项目管理理论找出其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期创新航天企业的科研项目管理模式,推动我国的航天事业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 航天企业;项目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V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222-02  引言  自党的十八以来,一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改革正在引领着我国的各项事业进
期刊
摘要: 新时期,我国继续推进军民融合工作,在国防工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经济社会和国防现代化发展要求相比,国防工业军民融合还存在诸多问题。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工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我国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基于此,本文针对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尝试研究现代治理体系在国防工业军民融合发展中的应用,为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236-1879(2017)18-0255-01  一、案例教学法概述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本着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的宗旨,遵循教学大纲的要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