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标准化 急诊分诊流程
急诊分诊可以判断哪些患者需要立即被救治,以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分诊时还要防止分检不足或过度分检,以避免急诊资源的浪费。护士分诊的依据多为患者主诉、症状,凭经验分诊,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不能保证病情分级和分科的准确性[2]。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3] 是急诊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4],为实现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急诊患者的管理效能,我院急诊科于2013年7月引入MEWS制定标准化的急诊分诊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急诊患者18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982例,女860例;年龄18-89岁,平均53.5岁。选取2013年7至2014年6月急诊患者2447例为实验组。其中男1292例,女性1155例;年龄18-84岁,平均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组织与实施。由科主任、护士长、3名质控组长组成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负责培训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护士长、护理组长负责监督指导,通过培训,所有医护人员均能熟练掌握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参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MEWS评分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遵循科学、客观、全面、具体和完整的原则[5]将患者的整个急救过程简明、扼要的记录及体现,方便急诊护士病情评估、转运交接及记录。
3.数据处理
根据数据采集的不同方法及统计学的不同要求,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医护人员对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前后满意度由86.71%提高至95.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对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前后满意度的比较
4.2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后,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由92.30%提高至97.1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5.讨论
Mews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常用的生理指标给予相应的分值,根据不同分值制定出不同的医疗护理干预原则,一且分值述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就必须尽快进行积极治疗。我院引入Mews制定的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使医护人员在繁忙的急诊分诊工作中,能够有重点、有层次的关注每一位就诊患者,做心中有数,忙而不乱,能在患者病情恶化前采取必要的医疗护理干预。最大化的提高急诊患者的管理效能。基层医院医疗资源有限,而Mews评分简单、实用,便于被医务人员撑握、应用,为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引入MEWS实施标准化的急诊分诊流程管理前,由于分工不明确,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标准化的流程,没有明确的护理目标及时间要求,导致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同,从而造成患者得到的抢救效果也不尽相同。而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后,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护理人员的分工包括评估、判断、通知医生、紧急处理、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监测、保持舒适、安全,护理人员除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外,头脑中还应有一套合理、严谨、有序的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分诊流程,护士由原来的被动执行医嘱转为主动进行各项抢救操作,医护配合默契,从而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分诊腕带方便,易携带,使特殊情况下患者的身份识别及交接更加安全便捷,避免了以往急诊患者口头交接存在的缺陷隐患,医护人员对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前后的满意度分别为86.71%和95.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以新,刘丹丹,梁汉东,等. 高州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4):304-306
[2] 翁杰慧,方艳伟等. 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在颅脑损伤中的设计与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5-7
[3]张敏,周巍.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 中华急诊医学,2011.20(3):330-333
急诊分诊可以判断哪些患者需要立即被救治,以保证患者安全,同时,分诊时还要防止分检不足或过度分检,以避免急诊资源的浪费。护士分诊的依据多为患者主诉、症状,凭经验分诊,缺乏具体的量化指标,不能保证病情分级和分科的准确性[2]。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3] 是急诊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类处理的重要工具之一[4],为实现急救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急诊患者的管理效能,我院急诊科于2013年7月引入MEWS制定标准化的急诊分诊流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急诊患者18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982例,女860例;年龄18-89岁,平均53.5岁。选取2013年7至2014年6月急诊患者2447例为实验组。其中男1292例,女性1155例;年龄18-84岁,平均51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组织与实施。由科主任、护士长、3名质控组长组成质量控制小组,科主任任组长,护士长任副组长,负责培训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护士长、护理组长负责监督指导,通过培训,所有医护人员均能熟练掌握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参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指导原则》、MEWS评分为指导,结合临床实际,遵循科学、客观、全面、具体和完整的原则[5]将患者的整个急救过程简明、扼要的记录及体现,方便急诊护士病情评估、转运交接及记录。
3.数据处理
根据数据采集的不同方法及统计学的不同要求,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4.1 医护人员对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前后满意度由86.71%提高至95.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医护人员对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前后满意度的比较
4.2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后,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由92.30%提高至97.13%(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实施前后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比较
5.讨论
Mews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对常用的生理指标给予相应的分值,根据不同分值制定出不同的医疗护理干预原则,一且分值述到一定标准(即“触发”水平),就必须尽快进行积极治疗。我院引入Mews制定的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使医护人员在繁忙的急诊分诊工作中,能够有重点、有层次的关注每一位就诊患者,做心中有数,忙而不乱,能在患者病情恶化前采取必要的医疗护理干预。最大化的提高急诊患者的管理效能。基层医院医疗资源有限,而Mews评分简单、实用,便于被医务人员撑握、应用,为基层医院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引入MEWS实施标准化的急诊分诊流程管理前,由于分工不明确,护士只是机械地执行医嘱,缺乏标准化的流程,没有明确的护理目标及时间要求,导致护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不同,从而造成患者得到的抢救效果也不尽相同。而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后,护理人员与医生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护理人员的分工包括评估、判断、通知医生、紧急处理、确认有效医嘱并执行、监测、保持舒适、安全,护理人员除了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外,头脑中还应有一套合理、严谨、有序的以护理程序为指导的分诊流程,护士由原来的被动执行医嘱转为主动进行各项抢救操作,医护配合默契,从而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抢救时间。同时,分诊腕带方便,易携带,使特殊情况下患者的身份识别及交接更加安全便捷,避免了以往急诊患者口头交接存在的缺陷隐患,医护人员对实施标准化急诊分诊流程前后的满意度分别为86.71%和95.0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 邹以新,刘丹丹,梁汉东,等. 高州市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对策思考[J].中国医院统计,2008,15(4):304-306
[2] 翁杰慧,方艳伟等. 表格加焦点式护理记录单在颅脑损伤中的设计与应用. 实用护理杂志,2013.(29)7:5-7
[3]张敏,周巍.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临床中的应用及进展. 中华急诊医学,2011.20(3):330-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