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st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把这五个字放在标题位置的时候,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对王朔老师的崇拜之情,看上去很美,短短一个标题都隐藏着王式语言的幽默与批判,的确,这五个字的组合,实在是太居心叵测了,以至于一贯喜欢刨根问底,凡事必钻牛角尖的楞头青总是要问一声,那实际上呢?实际上美吗?
  类似的追问,终于躲闪不及的发生在我身上,问的不是王老师的书,也不是张元导演改编的同名电影。
  张元导演的电影从海外载誉归来,艰难登上中国院线的头几天,正值春天到来,不由得总想借助观影之机顺便丰富一下苍白贫瘠的感情生活,可惜苍天无眼,时不我待,早已有人在冬天就抢先做好了迎春的准备,看来什么事都要趁早,不光是出名。寂寂无名、莫莫生长的我,于是发恨心,把观影的目的本末倒置。大好春光,怎么能一个人在胶片中度过,于是守株待兔,等来的结果是《列车惊魂》、《一球成名》两个名不转经也未见得转的海外二流大片,毫不犹豫把《看上去很美》挤出了中影电影院的上映表。
  正在我感慨错失观影良机的时候,大学生电影节拉开序幕,这个活动对于中国电影那真是像春天般一样温暖,甭管质量水平如何,来得都是客,是骡子是马都给观众们放出来看看。
  4月10日,五时许,得知晚上六点整,小西天电影资料馆放映两部国产片,其中就有《看上去很美》于是呼朋唤友前去观看,由于第一个影片实在是提不起兴致,所以借着该片九十分钟的时间,极尽吃喝之能事,神侃胡吹等重要工作全部落实之后,一干人马杀到资料馆门前,吃了重重的闭门羹。没想到张元导演的“铁丝”不少,不惜经受第一部影片漫长的折磨,早早就坐满了影院。资料馆工作人员只好十分歉意地疏散了我们这些观影意志不甚坚定的看客。众人口中皆念念有词,作鸟兽状散去。
  鄙人回到家中,心情那是相当的郁闷,又一次错失良机,上网一查,发现11号上午在北师大北国剧场,免费放映两部国产片,《租期》、《塔克拉玛干》,当即下网关机早早入睡,翌日一早赶赴北国剧场。
  来到北国剧场,临时被通知,鉴于路学长导演在大学生心中“铁丝”也是不少,所以免费活动又要收票。一番波折后,凭借我一张无知年幼的脸,终于稳妥地坐在剧场里,此时才想起给单位打电话,谎称生病请了两个小时的假,看完《租期》就得马不停蹄赶赴革命生产第一线,谁知此时灯光暗下,银幕上赫然打出五个大字《塔克拉玛干》,主办方临时调整了放映顺序,《租期》第二个放映,两个小时的假只好拖延至半天,谁让咱也是国产电影的“铁托”,索性奉献了。
  看完《塔克拉玛干》之后,不明智地上了一趟厕所,只好站着看完《租期》,两部影片演完已经是快到中午1点,不等《租期》结尾字幕滚动完毕,我已冲出北国剧场,一不留神撞上一个在门口欣赏海报的影迷,该影迷执着地问了我一个问题,这俩片如何?
  看着他期待的眼神、坚毅的身影,又赶上春暖花开,电影盛事在场之际,我只得处变不惊地告诉他一个五字箴言:看上去很美。至于对方如何意会,我就不甚了解了,上班心切的路上,不禁发誓,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去看看《看上去很美》。
其他文献
走马观花CCBN2006    2006年3月,第14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CCBN)在北京国际展览馆隆重开幕。众多广电厂商与IT厂商愈发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其中包括HDV在内的数字高清概念和产品独领风骚,成了最抢眼的角儿。    索尼2006新品:  HDV HDD DVD齐上阵    2006年4月6日,主题为“影像大观”的索尼2006数码影像新品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共发布了7款
期刊
2006年3月,佳能公司发布了旗下三款普及型数码摄像机MV960、MV940和MV920。三款新机均采用2.7英寸16∶9宽屏LCD和全新的高分辨率16∶9拍摄模式。其中一款MV920,以3000元的大众价位和优异的操控性能以及拍摄效果,一上市便赢得了相当的关注。  MV920是MV800系列的升级版,各方面性能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MV920的光学变焦达到了25倍,使得广角更广、长焦更长,再
期刊
训练目的:本期分析的两部短片都选自长期影像记录工程“我心中的2008”。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影视短片创作”课程的固定选题,“我心中的2008”自北京申奥成功之际就已开始策划,2004年正式启动,我们希望通过与一届又一届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多角度、多视点全程记录2008年奥运会给普通人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这一影像记录工程将会一直持续到2008年奥运会举办,届时将会结成一部生动而富有价值的影像社会
期刊
帕尔·罗伦兹至今依旧是美国纪录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他以自己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关注来展示自己的电影风格,表达个人对美国现实的独特感受。同时,他也以其音乐、解说、画面三者完美结合的叙事风格为美国及全世界的纪录电影创立了一种规范的类型模式。  1905年12月11日,帕尔·罗伦兹出生于弗吉尼亚。读大学时,罗伦兹做过《西弗吉尼亚月光》喜剧杂志的主编,叛逆执著的个性让他在今后的日子里多次受
期刊
导演:清水崇   演员:冢本晋也宫下朋美  片长92 Min  发行2004年  类别剧情/恐怖/神秘      DV能不能被称之为电影,这在中国影像发烧友的心中依旧是个结不开的麻疙瘩。像质差,影片内容薄弱,镜头瞎忽悠,这些都是多少年不变的毛病。  所以啊,DV永远也不能和胶片媲美,DV不是电影啊。有人说。  但清水崇的电影《稀人》就是DV拍摄的。  凭什么?因为人家是日本恐怖片界的奇才?拍了《咒
期刊
“拼贴”一词,辞源出于法语coller,解释为“胶粘,to stick”,在英文中,它既是一个动词也是名词。当这个词被引入到艺术创作之中的时候,他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拼贴”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思路或者说是创作手段从此诞生了,并且渗透到各个艺术种类当中。而且随着艺术家们创作形式的逐渐丰富,他就像打开瓶子后跑出来的魔鬼,在各个领域显示着力量和灵性。  而在影视领域,德国的达达艺术家也运用胶片碎
期刊
作者:陈仁和  出品:个人创作  长度:3分25秒  类型:风光片      作者告白:  一切城市中繁忙的景象在秋日的公园里变得如此轻松、惬意,阳光是温暖的、柳叶是金黄的、流水也被天空染上了蔚蓝色……影片的结尾以一片孤单飘零在湖中的落叶和水岸对面的那片与湖水相映成趣的金黄的杨柳作为结束,形成孤独与热闹、生与死、聚与散的强烈对比。  天高云淡、流水飘零,杨柳随风起舞,在金黄的秋日里窃窃私语,笑谈秋
期刊
纪录片作者的拍摄动机是否真挚而高尚,那些超越了所谓道德底线拍摄出来的影片中所折射出来的,就一定是人道主义关怀吗?  很多人都对南非摄影家凯文·卡特拍摄的那张反映苏丹饥荒的照片《饥饿的小女孩》印象深刻。画面上,身体因饥饿而极度虚弱的小女孩正艰难地向救助站爬去,在她身后几米远的地方,一只秃鹫正虎视眈眈地等待时机。照片在《纽约时报》发表后,无数读者把电话打到报社,询问小女孩最后是否得救。同时,也有越来越
期刊
2006年4月27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照相机械影像器材与技术博览会(2006 China P&E)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召开。除了各类数码相机新品之外,DV以及相关器材也成了广受关注的焦点。    索尼带着即将推出α系列数码单反相机的悬念来到佳能和尼康之间,但不要忘了在DV领域,索尼是响当当的头把交椅。除了完整的消费级数码相机产品线之外,完整丰富的DV产品线成了索尼吸
期刊
吧主说话: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观众往往会被那群做摇滚乐的人的真实的生活所打动,尤其是片头部分的细节刻画,用杨老师的话说 :“那是只有那个特定人群才会有的生活。”     作品:《喜鹊喳喳叫》  时长:30分钟  类型:剧情片  制作设备:DVCAMSONY—PD250P  出品:中国戏曲学院    内容简介:  Fuit和通古与雪葬乐队的关系非常好。乐队要巡演但是缺少一名Bass手。两人都会弹B
期刊